13.某初中科學(xué)興趣小組的同學(xué)在探究 淀粉的消化作用”課題時,設(shè)計的實驗方案如下表,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試管編號12345
饅頭碎屑或塊適量碎屑適量碎屑適量碎屑適量碎屑適量碎屑
唾液有無2mL唾液2mL清水2mL唾液2mL唾液2mL唾液
是否攪拌攪拌攪拌A攪拌攪拌
溫度37℃0℃100℃
加入碘液2滴
A.如果該興趣小組選用1、2號試管進行實驗,其實驗變量是唾液
B.要探究舌的攪拌對饅頭的消化作用,應(yīng)選用1、3號試管進行實驗,那么A處的處理方法是不攪拌
C.如果選用1、4、5號試管進行實驗,可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的影響
D.選用1、4、5號試管進行實驗時,先加入唾液溶液,再用“水浴法”達到設(shè)定溫度,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加入碘液檢驗

分析 在研究一種條件對研究對象的影響時,所進行的除了這種條件不同以外,其它條件都相同的實驗,叫對照實驗.
為探究饅頭在口腔中的消化,分析表中數(shù)據(jù)可知:該小組設(shè)計了三組對照實驗:1號試管和2號試管為一組,變量是唾液;1號試管與3號試管、為一組,變量是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1號試管與4、5號試管為一組,變量是溫度.據(jù)此解答.

解答 解:A、在1、2號試管中,除唾液不同外,其它條件都相同,因此選用1、2號試管進行實驗,其實驗變量是唾液.故A正確;
B、要探究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對饅頭的消化作用,就要以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為變量設(shè)置對照實驗,實驗中,把饅頭切成碎屑是模擬牙齒的咀嚼、舌的攪拌;所以應(yīng)選用1、3號試管進行實驗,那么A處的處理方法是不攪拌.故B正確;
C、1號和4、5號試管,除溫度不同,其他條件都相同,因此是以溫度為變量形成的對照實驗,目的是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催化活性的影響.故C正確;
D、用1、4、5號試管進行實驗時,先加入唾液溶液,再將1號試管放在37℃水中,5號放在100℃水中,而4號放在冰水混合物中,經(jīng)過一段時間后加入碘液檢驗.故D錯誤.
故選:D.

點評 掌握探究實驗的方法和步驟是解題的關(guān)鍵.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若卵子與攜帶有Y性染色體的精子結(jié)合形成受精卵,那么該受精卵發(fā)育成胎兒的性別( 。
A.有可能是男孩B.有可能是女孩C.一定是男孩D.一定是女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需要哪些條件?某同學(xué)選取有白斑葉片和綠色葉片的牽牛花進行如圖所示的綜合探究實驗.請回答下列問題:
(1)請你設(shè)計一個簡單方案,以排除葉片中原有的淀粉對實驗結(jié)果的影響:
(2)將你處理后的裝置移至光下數(shù)小時,再將這四片葉子取下,放入盛有酒精的小燒杯中,隔水加熱,使葉綠素溶解到酒精中.
(3)清洗后,分別向這四片葉子滴加碘液,下列選項中變成藍色的是A、D、F
A.甲葉未覆蓋鋁箔的部分    B.甲葉覆蓋鋁箔的部分
C.乙葉     D.丙葉的綠色部分        E.丙葉的白斑部分      F.丁葉
(4)本實驗中有 3 組對照實驗:乙葉和丁葉形成的對照實驗的變量是二氧化碳;甲葉和丙葉的實驗結(jié)果說明光合作用需要光和葉綠體.
(5)牽;ㄟM行光合作用所需要的水分是通過植物蒸騰作用所產(chǎn)生的拉力運輸?shù)饺~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a、b、c、d分別表示某一概念或名稱,它們之間的從屬關(guān)系如圖所示.據(jù)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注:只考慮從屬關(guān)系,不考慮圖的比例關(guān)系)( 。
A.a和b分別表示反射和第一信號系統(tǒng)條件反射,c表示條件反射,d表示非條件反射
B.a和b分別表示光合作用和同化作用,c表示異化作用,d表示新陳代謝
C.a和b分別表示酵母菌和蕨類植物,c表示真菌,d表示真核生物
D.a和b分別表示雌蕊和雄蕊,c表示胚珠,d表示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是人體部分生理活動示意圖(①~⑦表示生理過程,Ⅰ、Ⅱ表示血液類型).分析回答有關(guān)問題:

(1)完成圖中②過程的主要器官是小腸;
(2)食物中蛋白質(zhì)通過②過程進入血液的物質(zhì)是氨基酸.“毒膠囊”中的有害物質(zhì)經(jīng)②過程后至少需2次經(jīng)過心臟才能到達腎臟,對腎臟造成傷害.
(3)Ⅰ與Ⅱ的血液成分相比含量明顯減少的物質(zhì)有尿素、尿酸(答出兩種即可).
(4)醫(yī)生在檢驗?zāi)巢∪说哪蛞簳r發(fā)現(xiàn)了較多的紅細胞,如果是腎臟有疾病,可能是腎小球出現(xiàn)了病癥.
(5)已知甲、乙、丙、丁四人的ABO血型各不相同,丙、丁的紅細胞能與B型血的血清發(fā)生凝集反應(yīng),又知丁的血清能與乙的紅細胞發(fā)生凝集反應(yīng).現(xiàn)有一Ο型血的患者需要輸血,則可接受甲的血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脊椎動物由水生向陸生進化的過渡類型是( 。
A.兩棲類B.爬行類C.鳥類D.魚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暴露在空氣中的食品比真空包裝的食品容易腐敗變質(zhì);生豬肉比煮熟的豬肉容易腐敗變質(zhì);加鹽腌制的魚比鮮魚存放時間長.
(1)通過上述資料,你提出的問題是:①暴露在空氣中的食品比真空包裝的食品容易腐敗嗎?②生豬肉比煮熟的豬肉容易腐敗嗎?③新鮮的魚比用鹽腌制的魚更容易腐敗嗎??
(2)根據(jù)你提出的問題,請你作出相應(yīng)的假設(shè):)①暴露在空氣中的食品比真空包裝的食品容易腐;②生豬肉比煮熟的豬肉容易腐敗;③新鮮的魚比用鹽腌制的魚更容易腐。
(3)小亮同學(xué)設(shè)計了一個實驗方案:取三支試管,編號并做以下處理:
試管編號1號試管2號試管3號試管
處理方法加入新鮮的肉汁,置于30℃環(huán)境中加入新鮮的肉汁并煮沸,置于30℃環(huán)境中加入新鮮的肉汁并煮沸,置于0℃環(huán)境中
本方案中1號試管能與2號試管形成一組對照實驗;3號試管能與2號試管形成一組對照實驗.
(4)隨著時間的推移,你認為最先發(fā)出臭味的是1號試管,最后發(fā)出臭味的是3號試管.
(5)通過上述實驗可知,在低溫條件下保存食品的時間較長,因為在這種溫度下微生物的生長和繁殖受到抑制.
(6)通過上述探究實驗,請你寫出兩種保存食品的方法.巴氏消毒法和腌制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種子萌發(fā)需要一定的外界條件,下列選項中,哪個條件不需要( 。
A.適宜的溫度B.一定的水分C.充足的光照D.充足的空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可以作為監(jiān)測空氣污染的指示植物是( 。
A.苔蘚植物B.藻類植物C.蕨類植物D.被子植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