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若顯微鏡的目鏡是16×,物鏡是10×,則觀察到的物像的放大倍數(shù)是( 。
A.16×B.10×C.26×D.160×

分析 顯微鏡成像的特點是倒立放大的像.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目鏡倍數(shù)×物鏡倍數(shù).

解答 解: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等于目鏡與物鏡放大倍數(shù)的乘積,放大的是物像的長度或?qū)挾龋跨R的放大倍數(shù)是16倍,物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10倍,因此該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16×10═160(倍).
故選: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了顯微鏡的成像特點.顯微鏡的放大倍數(shù)是目鏡倍數(shù)與物鏡倍數(shù)的乘積.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毛細血管的管壁( 。
A.較厚、彈性大B.較薄、彈性小
C.較厚、彈性小D.只由一層扁平上皮細胞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水稻與草的關系是( 。
A.競爭B.合作C.寄生D.捕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人體缺乏( 。⿻r,易患壞血。
A.維生素B.維生素B1C.維生素CD.維生素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動物和人體的個體發(fā)育的起點是受精卵.√ (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為顯微鏡的結構示意圖,請據(jù)圖回答問題([]內(nèi)填序號,橫線填文字)
(1)使用顯微鏡觀察標本前,先要對光,轉(zhuǎn)動轉(zhuǎn)換器使低倍物鏡正對通光孔.
(2)在載玻片上寫下數(shù)字“b”,用顯微鏡看到圖形是p.若要看的更清晰則要調(diào)節(jié)[⑧]細準焦螺旋.
(3)若在顯微鏡中看見的物像在左上方,要把它移到視野中央,載玻片應向左上方移動.
(4)在觀察物像時發(fā)現(xiàn)視野較暗,則可以調(diào)節(jié)[⑤]遮光器和[⑥]反光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4.經(jīng)科學家研究認為,大象的細胞與小鼠細胞的大小有明顯差異.×(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有關顯微鏡使用的說法中,不正確的一項是( 。
A.對光時,應使用低倍物鏡
B.放大倍數(shù)越大,則視野越暗
C.若想把視野左側的物像移至視野中央,玻片標本應向右側移動
D.轉(zhuǎn)換高倍物鏡后,不能再使用粗準焦螺旋調(diào)節(jié)焦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自然環(huán)境復雜多變,動物在進化的過程中,逐漸形成了各自獨特的運動方式.鳥類的身體呈流線型,前肢特化為翼,其運動方式是飛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