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8.將下列生物與右側的內容進行合理的搭配.

分析 傳染病是指由病原體引起的,能夠在人與人之間、人與動物之間傳播的疾病,具有傳染性和流行性的特點,依據傳播途徑的不同,人類傳染病可分為四類:消化道傳染病、呼吸道傳染病、血液傳染病、體表傳染。

解答 解: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呼吸道傳染病;先天性色覺障礙通常稱為色盲,屬于遺傳病,近親結婚的后代易得色盲;白血病是一類造血干細胞異常的克隆性惡性疾病,可用骨髓移植的方法治療;艾滋病,即獲得性免疫缺陷綜合征,是人類因為感染人類免疫缺陷病毒后導致免疫缺陷,并發(fā)一系列機會性感染及腫瘤,嚴重者可導致死亡的綜合征.主要通過血液傳播;冠心病是一種由冠狀動脈器質性(動脈粥樣硬化或動力性血管痙攣)狹窄或阻塞引起的心肌缺血缺氧(心絞痛)或心肌壞死(心肌梗塞)的心臟病,亦稱缺血性心臟。l(fā)病與高脂肪飲食、缺乏運動等有關.
故答案為:

點評 掌握幾種常見病的一些知識是解決本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遇到巨大聲音要迅速張口,使咽鼓管張開,保證鼓室內外氣壓平衡,以免震破鼓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節(jié)肢動物的主要特征是體表有外骨骼,足和觸角都分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現(xiàn)在用青霉素治療一些傳染病的效果比三十年前的效果差了許多,其原因是(  )
A.環(huán)境污染嚴重了B.青霉素的生產方法與以前不同的
C.人體產生了抗藥性D.病原體產生了抗藥性的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在以下幾項中,能正確描述光合作用過程的是( 。
A.二氧化碳+水$→_{葉綠體}^{光}$有機物+氧
B.二氧化碳+氧$→_{葉綠體}^{光}$有機物+水
C.二氧化碳+有機物$→_{葉綠體}^{光}$氧+水
D.二氧化碳+有機物$→_{葉綠體}^{光}$氧+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小明今天早餐吃了一碗稀飯、一個雞蛋、兩片豆腐干及一些青菜.請結合右圖分析下面的問題:


(1)從平衡膳食的角度評價:這份早餐食譜合理嗎?請簡要說明理由.營養(yǎng)全面.
這些食物主要是在人體的小腸被消化和吸收的.
(2)小強經常偏食、挑食,有時甚至暴飲暴食,最近出現(xiàn)了胃痛,圖中表示“胃”的是③.(填序號)
(3)人體中最大的消化腺是肝臟.
(4)從圖中可以看出,消化系統(tǒng)包括消化道和消化腺兩個部分.
(5)如果你給地方性甲狀腺腫提供飲食建議,你認為應該選擇的食物組合是C
A.大骨湯、紅薯、白菜             B.雞蛋、鮮魚、豬肝
C.海帶、紫菜、碘鹽               D.肥肉、土豆、冬瓜.
(1)該同學將饅頭切成碎屑、做成漿糊并振蕩,這是為了模擬牙齒的咀嚼和舌的攪拌作用.
(2)該實驗的目的是觀察唾液對淀粉的消化作用.
(3)實驗D過程中,[1]號試管中顏色變藍,原因是1號試管中加入的是清水,清水對淀粉無消化作用,淀粉沒有被分解,.[2]號試管漿糊顏色不變藍,原因是2號試管中加入了唾液,漿糊中的淀粉被唾液中的唾液淀粉酶分解為麥芽糖.
(4)該實驗過程中,設置兩只試管的作用是形成對照.
(5)如果將C過程燒杯中的水換成5℃,再重復D過程,這兩個試管中漿糊的顏色都會變藍.
(6)實驗過程保持37°的原因是37℃接近人體體溫,酶的活性最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請仔細閱讀下面材料,分析并回答問題:
中國首個模擬月球基地生命保障系統(tǒng)的實驗艙“月宮一號”2014年5月20日開艙,3名志愿者在艙內封閉生存105天后安全走出,標志著“月宮一號”成功完成我國首次長期多人密閉試驗.“月宮一號”由一個綜合艙和2個植物艙組成,總面積160平方米,總體積500立方米,艙內種植有21種植物,還有一種黃粉蟲(以植物為食)為人提供動物蛋白,“月宮一號”是能與地球媲美的“微型生物圈”,可實現(xiàn)航天員在遠離地球的太空長期生活的目標
(1)“月宮一號”之所以可稱為“微型生物圈”,是因為它具備了構成生物圈的基本要素,即它包含了大氣圈、水圈和巖石圈.
(2)寫出這個密閉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一條食物鏈植物→黃粉蟲→人.
(3)“月宮一號”內實驗人員的生存不僅需要營養(yǎng)物質,還必須保障生活環(huán)境(如空氣中氧氣含量)的相對穩(wěn)定性.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自動調節(jié)的能力,這種調節(jié)能力與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的復雜程度有關系.“月宮一號”總體積500立方米,實驗人員僅生活了105天,說明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成分相對較少,自動調節(jié)能力較弱.同時,“月宮一號”實驗還說明地球仍是人類和其他生物賴以生存的唯一家園.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5月22日是“國際生物多樣性日”,今年的主題是“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渤海灣的生物多樣性迫在眉睫.下面繪制的是渤海灣的某食物網簡圖,請回答有關問題:
(1)該食物網中共有7條食物鏈,帶魚和鳀魚的關系是捕食和競爭
(2)鲅魚、帶魚和梭子蟹是我們喜食的海鮮,具有豐富的營養(yǎng).在該食物網中,這些生物體內的能量最終來源于太陽;食物鏈越長,能量消耗越多.若食物資源豐富,帶魚產量最高的一條食物鏈是浮游植物→中國毛蝦→帶魚
(3)2011年渤海灣發(fā)生溢油事故,對渤海灣生態(tài)環(huán)境造成嚴重影響.該事件已經過去四年,渤海灣的生態(tài)環(huán)境至今沒有得到完全恢復,說明生態(tài)系統(tǒng)的自動調節(jié)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8.某同學近來常常感覺乏力、頭暈.到醫(yī)院檢查后,醫(yī)生建議他要注意合理營養(yǎng).據此,你認為他可能患了什么。控氀ㄗh他多吃鐵質和蛋白質可以改善病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