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2.蚯蚓學會走“T”形迷宮需要經過200次左右的訓練,而小鼠屬于哺乳動物,那么它是否具有學習行為呢?某小組的同學以小白鼠為實驗材料設計了如下的實驗方案,請分析并回答問題.
a、選擇健康小白鼠1只,每次實驗前饑餓一天,只提供水.
b、用泡沫塑料板構建迷宮.高度以小白鼠不能爬上為宜,蓋上一塊玻璃板;在迷宮出口處防止一小塊食物.c、從迷宮的入口處放進小白鼠,同事馬上計時,并在出口處等待.記錄小白鼠從入口到出口的時間,從迷宮的入口處放進小白鼠,同事馬上計時,并在出口處等待.記錄小白鼠從入口到出口的時間.
d、重復上述實驗過程5次以上,根據小白鼠的實際情況,耐心訓練,并把相應的時間填寫在表中.
次數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
時間10分8分6分3分3分3分
(1)請你提出問題:小白鼠是否具有學習行為?
(2)通過對小白鼠走出迷宮得到食物的時間記錄表的分析發(fā)現,小白鼠第一次與第五次得到的時間形成一組對照實驗.
(3)再拿另一只小白鼠經過同樣的訓練,是不是它第四次所用的時間也一定是3分鐘?為什么?
不是;不同小白鼠有個體差異,學習能力可能有所不同
(4)結論:小白鼠具有學習行為(選填“先天性行為”“學習行為”).
(5)蚯蚓學會走“T”形迷宮需要經過200次左右的訓練,而小白鼠只要四、五次訓練就能學會走迷宮,說明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

分析 (1)我們知道從行為獲得途徑看動物行為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先天性行為是指動物生來就有的,由動物體內的遺傳物質所決定的行為,稱為先天性行為例如:蜜蜂采蜜,螞蟻建巢,蜘蛛織網,鳥類遷徙等. 先天性行為是動物的一種本能行為,不會喪失,后天性行為是動物出生后通過學習得來的行為.動物建立后天行為的主要方式是條件反射.參與神經中樞是大腦皮層不是與生俱來的而是動物在成長過程中,通過生活經驗和“學習”逐漸建立起來的新的行為.
(2)探究實驗,要設置對照實驗,包括實驗組和對照組,一般地沒有特別施加影響的一組作為對照組,施加了特別影響的為實驗組.據此作答.

解答 解:(1)請你提出問題:小白鼠是否具有 學習行為?
(2)通過對小白鼠走出迷宮得到食物的時間記錄表的分析發(fā)現,小白鼠第一次與第五次得到的時間形成一組 對照實驗.
(3)再拿另一只小白鼠經過同樣的訓練,由于不同小白鼠有個體差異,學習能力可能有所不同,所以它第四次所用的時間一定不是3分鐘.
(4)結論:小白鼠具有 學習行為.
(5)蚯蚓學會走“T”形迷宮需要經過200次左右的訓練,而小白鼠只要四、五次訓練就能學會走迷宮,說明動物越高等,學習能力越強.
故答案為:(1)學習;
(2)對照
(3)不是;不同小白鼠有個體差異,學習能力可能有所不同
(4)學習行為
(5)越強

點評 解題的關鍵是知道學習行為的概念以及探究實驗的步驟.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在如圖所示的密封容器內,綠色植物在富含腐殖質的潮濕土壤中生長,土壤中還有一些小昆蟲,在適宜的條件下,瓶內生物能存活較長時間,這就是人們常說的生態(tài)瓶.下列有關該生態(tài)瓶的正確說法是( 。
A.生態(tài)瓶中只存在生產者和消費者
B.該生態(tài)瓶就是一個簡單的生態(tài)系統
C.生態(tài)瓶中的非生物因素只有空氣和土壤
D.該生態(tài)瓶可以長期放在陰暗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在進行探究實驗時,我們經常選用小麥作為實驗材料,請你回顧我們做過的實驗并解答以下問題.

(1)農民在播種小麥前常需要測定種子的發(fā)芽率,方法是:隨機取10粒小麥種子放入鋪有濕潤紗布的培養(yǎng)皿中,并放在適合種子萌發(fā)的溫度條件下,每天噴灑適量的水,幾天后記錄發(fā)芽的種子數,重復測定三次得出實驗結論.進行重復實驗的原因是避免偶然性.
(2)將已發(fā)芽的小麥繼續(xù)培養(yǎng),某小組同學將做好標記的小麥幼根培養(yǎng)幾天后用放大鏡觀察幼根,發(fā)現圖2中A區(qū)域在結構上的主要特點是根表面生有大量的根毛.
(3)小麥的生活離不開水.圖1是根據我市某地小麥在不同發(fā)育時期的日均需水量繪制的直方圖,可以判斷小麥日均需水量最多的時期是抽穗期,這一時期小麥吸收的水分主要用于植物的蒸騰作用,小麥的日均需水量與發(fā)育時期的關系是不同時期需水量不同;.(用一句話描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幾種動物行為,不屬于學習行為的是( 。
A.猴子表演騎車B.失去雛鳥的美國紅雀喂魚
C.小黑猩猩模仿取食白蟻D.蚯蚓走“T”形迷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水綿是常見的海洋藻類.×(判斷對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花生和小麥籽粒從植物分類角度來考慮,根本區(qū)別是( 。
A.胚芽數目不同B.子葉數目不同C.是否有胚乳D.胚的數目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如圖是菜豆種子的結構和種子萌發(fā)后的幼苗示意圖,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菜豆種子的結構包括圖中的⑤和⑥兩部分,那么⑤應該是胚,它是種子結構中的主要部分,是新植物體的幼體.
(2)圖中④的結構名稱是子葉,它的主要作用貯存營養(yǎng)物質.
(3)幼苗圖中的⑦是由[②]胚芽發(fā)育而成的.(注:[]中填圖中序號,橫線上填結構名稱)
(4)發(fā)育成幼苗中⑧的是種子結構中的胚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一直以來,我國農村學生營養(yǎng)不良狀況尤為突出.據有關部門統計,貧困地區(qū),半數以上的學生吃不到早餐.在一個月內,有$\frac{1}{3}$的學生吃不到肉,80%的學生喝不到奶,35%的學生每天只吃一種蔬菜,多數靠自帶的咸菜、辣椒醬下飯,甚至吃的是鹽拌飯.自啟動《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學生營養(yǎng)改善計劃》后,保證農村義務教育學生每天吃到一袋牛奶、一個雞蛋或一頓肉,使農村學生營養(yǎng)健康狀況得到了明顯改善.
(1)牛奶、雞蛋和肉中富含蛋白質,它是人體生長發(fā)育、組織更新的重要成分.它在小腸(填消化道部位)最終被分解為氨基酸后,人體才能吸收.
(2)營養(yǎng)學家指出,早餐攝入的能量約占一天熱能的30%,所以應吃飽吃好早餐,做到合理膳食.
(3)請你當一次營養(yǎng)師,為家人搭配一份合理食譜.在下列4組食品中,你應選B.
A.米飯、豬肉、魚、雞肉         B.米飯、瘦肉、番茄雞蛋、青菜、
C.饅頭、稀飯、雞蛋、火腿腸     D.玉米、白菜、青菜、蘿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當年紅軍在過草地時,常常會有人員或馬陷入沼澤中.你認為該草地屬于下列哪種生態(tài)系統(  )
A.濕地生態(tài)系統B.森林生態(tài)系統C.草原生態(tài)系統D.農田生態(tài)系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