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你認為下列觀察需要進行測量的是( 。
A.觀察蜜蜂的生活習性B.觀察大雁的遷徙
C.觀察小麥的生長速度D.觀察螞蟻搬家

分析 觀察是科學探究的一種基本方法,科學觀察可以直接用肉眼,也可以借助放大鏡、顯微鏡等儀器,或利用照相機、錄像機、攝像機等工具,有時還需要測量.

解答 解:A、B、D不需要測量;
C、觀察小麥的生長速度,需要測量,對測量數(shù)據(jù)求平均值;
故選:C

點評 問題來源于觀察,科學探究通常開始于觀察.就觀察物來說,一般是要“從整體到部分,再到整體”的順序觀察.觀察物體部分時,多是按照一定的空間順序進行的.由上到下,由左到右,由外到內(nèi).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根據(jù)如圖回答下列問題:
(1)該圖共有5條食物鏈.
(2)請你寫出最長的一條食物鏈草→鼠→蛇→鷹;
(3)若右圖要完善為一個生態(tài)系統(tǒng),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在圖中還必須添加的生物成分是分解者(選填:生產(chǎn)者、消費者、分解者)
(4)若這一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土壤中含有某種有害物質(zhì)(如重金屬),則這一條食物鏈中有害物質(zhì)積累濃度最高的生物是鷹.(越位于食物鏈外面的生物,體內(nèi)的有害物質(zhì),濃縮富集,所以濃度會更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關于生物與環(huán)境關系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魚在水中活動,它的排泄物會污染水源
B.森林能夠凈化空氣、調(diào)節(jié)氣候
C.駱駝通過減少排尿適應炎熱缺水的環(huán)境
D.植物能夠增加空氣的濕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有人把血液中的某種細胞比作勤勞的“搬運工”,那么“搬運工”是( 。
A.紅細胞B.白細胞C.血小板D.血紅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6.下列對人體異常生理現(xiàn)象的解釋錯誤的是(  )
A.某人成年后,身材矮小,智力低下,可能是幼年時期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所致
B.一個人的眼睛若失明了,可能是眼球、視覺神經(jīng)或大腦皮層的視覺中樞受損
C.人在酒駕時明顯表現(xiàn)為反應慢、動作不協(xié)調(diào),主要原因是酒精麻痹了人的大腦
D.某同學突然抓起一個燙手的饅頭,來不及考慮就迅速松手,這是簡單反射造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面哪種情況下,植物細胞會失水( 。
A.給萎焉的玉米澆水B.糖拌西紅柿
C.將腌制的黃瓜泡在清水里D.將要腌制的蘿卜用清水洗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某科學家在澳大利亞發(fā)現(xiàn)了世界上最長的蚯蚓物種,這種蚯蚓體長達3米,它們只生活在維多利亞省東南部南吉普斯蘭島低河谷地區(qū),下列關于蚯蚓的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富含蛋白質(zhì),是優(yōu)良的蛋白質(zhì)飼料B.體表干燥,粗糙
C.肌肉與剛毛的配合可以完成運動D.身體由許多相似的環(huán)形體節(jié)構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成熟的西瓜是外綠里紅,紅色是來自細胞的哪部分結構?( 。
A.細胞核B.細胞膜C.葉綠體D.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強度可以用單位時間內(nèi)吸收或釋放二氧化碳的量來表示.圖甲曲線表示在恒溫30℃時,某水藻在不同光照強度下,吸收二氧化碳與釋放二氧化碳量的關系;某同學為“研究光照強度對植物光合作用速度的影響”,設計如圖乙實驗裝置,此裝置的優(yōu)點在于,可通過控制燈泡功率的大小或調(diào)節(jié)試管與燈泡的距離,來改變光照的強弱.試回答下列問題:

(1)B點所代表的含義是表示光合作用強度和呼吸作用的強度相等.
(2)單位時間內(nèi),水藻釋放氧氣量應小于(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光合作用產(chǎn)生的氧氣量.
(3)圖乙實驗中,每隔5分鐘改變一次試管與光源之間的距離,隨著距離的增加,密閉的試管中產(chǎn)生氣泡減少.造成這一結果的主要原因是:光照強度減弱
(4)若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適溫度分別為25℃和30℃,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將溫度調(diào)節(jié)到25℃時,B點將向左(左或右)移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