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14795  114803  114809  114813  114819  114821  114825  114831  114833  114839  114845  114849  114851  114855  114861  114863  114869  114873  114875  114879  114881  114885  114887  114889  114890  114891  114893  114894  114895  114897  114899  114903  114905  114909  114911  114915  114921  114923  114929  114933  114935  114939  114945  114951  114953  114959  114963  114965  114971  114975  114981  114989  150026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生物體的形態(tài)結構特點總是與其功能相適應的.根據(jù)這一生物學基本觀點,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魚類能在水中自由自在地生活,有兩個至關重要的結構是鰓和鰭.
(2)在無脊椎動物中,昆蟲的活動和分布范圍遠遠大于其他動物,這主要是因為昆蟲具有翅.
(3)家兔與植食性生活相適應,除牙齒外,還有發(fā)達的盲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關于兩棲動物的說法正確的是( 。
A.既能在陸地上生活又能在水中生活的動物就叫兩棲動物
B.青蛙前肢短,后肢粗壯,適于跳躍;后肢趾間有蹼,適合劃水
C.成體生活在陸地上,可以擺脫水的限制
D.蠑螈、大鯢、蟾蜍、鱷魚等都是兩棲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關于不同動物結構和功能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青蛙的皮膚里密布毛細血管,也可進行氣體交換,以輔助呼吸
B.水螅的身體呈輻射對稱,便于感知周圍環(huán)境中來自各個方向的刺激
C.蜥蜴在水中產卵,卵內養(yǎng)料較多并含有一定的水分,卵外還有堅韌的卵殼保護
D.蚯蚓和蛭都是具有許多體節(jié)的環(huán)節(jié)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能正確表示動物與其對應氣體交換部位的是( 。
A.蝗蟲--氣孔B.鯽魚--鰓C.家鴿--肺和氣囊D.青蛙--鰓和皮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關于揚子鱷、鯽魚、蚯蚓、大熊貓四種動物的描述,正確的是( 。
A.上述動物中可分為有兩種,即脊椎動物和無脊椎動物
B.揚子鱷既能在水中生活又能在陸地上爬行,屬于兩棲動物
C.蚯蚓的身體由許多體節(jié)構成,這樣能促進與外界的氣體交換
D.除大熊貓和揚子鱷外,其他動物都不能保持體溫恒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動物與其他生物之間最重要的差別在于它們大都能通過運動,主動而有目的地改變其空間位置.而動物多種多樣的運動形式,使得它們能夠到達地球上幾乎任何一個角落.因此,在生物圈中,動物是最活躍、活動范圍最廣的一類生物.?
(1)動物有哪些運動形式?
動物的運動形式多種多樣,大體可分為游泳、爬行、行走、奔跑、跳躍、攀援、飛行等類型.一種動物的運動形式可以只有一種,也可以有多種.如蝗蟲的運動形式有飛行、爬行和跳躍.?
(2)動物運動形式多樣性的意義是什么??
對于不同種動物來說,動物運動形式的多樣性是對不同生活環(huán)境的適應.如魚的游泳是對水中生活的適應,蚯蚓的蠕動是對土壤中生活的適應.
(3)對于同一種動物來說,活動的范圍越大,生存環(huán)境的范圍也越大,也就越有利于尋找食物、逃避敵害和繁育后代.如在空中飛行的動物較生活在水圈、巖石圈中的動物可跨越更大的空間;再如,許多動物具有多種運動形式,活動范圍可以跨越多種環(huán)境.這也是昆蟲能夠成為地球上種類最多、分布十分廣泛的一類動物的重要原因之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從行為方式獲得的途徑來看,動物的行為可以分為先天性行為和學習行為,下列屬于先天性行為的是( 。
A.一只大山雀偶然偷喝到了牛奶,其他大山雀也學會了喝牛奶
B.蚯蚓經過多次的嘗試與錯誤,能夠學會走迷宮
C.黑猩猩釣取白蟻
D.失去了雛鳥的美國紅雀,喂養(yǎng)魚池邊張嘴求食的金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關于動物的運動和行為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關節(jié)囊使關節(jié)更加牢固
B.海豚頂球表演是一種學習行為
C.一個動作可以由一塊骨骼肌獨立完成
D.蜜蜂利用舞蹈傳遞食物信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綠色植物進行光合作用,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制造有機物.動物作為消費者,直接或間接以植物為食,通過消化和吸收,將攝取的有機物變成自身能夠利用的物質.這些有機物在動物體內經過分解釋放能量,同時也產生二氧化碳、水等物質,這些物質可以被利用,而動物排出的糞便或遺體經過分解者的分解,也能釋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無機鹽等物質,可見動物能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物質循環(huá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生態(tài)農業(yè)是我國農業(yè)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一大模式,請閱讀資料并回答問題.
資料一:廣東利用赤眼蜂防治稻縱卷葉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在華北地區(qū)利用杉毛蟲、赤眼蜂防治玉米螟,可以代替農藥.
資料二:在我國農村的某些地方,沼氣池與豬圈相通,豬圈分為上下兩層,上層養(yǎng)雞,下層養(yǎng)豬,沼氣池上蓋一塑料大棚,棚內種菜,形成了一種“雞-豬-沼氣-菜”的小循環(huán)系統(tǒng).
(1)稻縱卷葉螟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消費者.
(2)雞、豬等動物能將體內的有機物分解成二氧化碳和無機鹽等物質,而它們的糞便經過分解者的分解,能釋放出二氧化碳、含氮的無機鹽等物質,這些物質可以被植物利用進行光合作用制造有機物.
(3)從資料中可以得出結論,動物能夠促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物質循環(huán).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