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AB=16cm,C是AB上一點,且AC=10cm,D是AC的中點,E是BC的中點,則線段DE的長度為________ cm.

8
分析:利用線段中點的定義可以推知DE=AB.由此可以求得DE的長度.
解答:∵D是AC的中點,E是BC的中點,
∴CD=AC,CE=BC,
∴DE=CD+CE=(AC+BC)=AB=8cm.
故答案是:8.
點評:本題考查了兩點間的距離.注意結(jié)合圖形來求線段DE的長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AB=16cm,AC=12cm,動點P、Q分別以每秒2cm和1cm的速度同時開始運動,其中點P從精英家教網(wǎng)點A出發(fā)沿AC邊一直移到點C為止,點Q從點B出發(fā)沿BA邊一直移動到點A為止.
(1)寫出AP的長y1和AQ的長y2關(guān)于時間t的函數(shù);
(2)經(jīng)過多少時間后,△APQ與△ABC相似?
(3)在整個過程中,是否存在使△APQ的面積恰好為△ABC面積一半的情況?若存在,請問此時點Q運動了多少時間?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

如圖,AB=16cm,C是AB上一點,且AC=10cm,D是AC的中點,E是BC的中點,則線段DE的長度為
8
8
 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 題型:解答題

如圖,AB=16cm,AC=12cm,動點P、Q分別以每秒2cm和1cm的速度同時開始運動,其中點P從點A出發(fā)沿AC邊一直移到點C為止,點Q從點B出發(fā)沿BA邊一直移動到點A為止.
(1)寫出AP的長y1和AQ的長y2關(guān)于時間t的函數(shù);
(2)經(jīng)過多少時間后,△APQ與△ABC相似?
(3)在整個過程中,是否存在使△APQ的面積恰好為△ABC面積一半的情況?若存在,請問此時點Q運動了多少時間?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數(shù)學 來源:2009年上海市普陀區(qū)中考數(shù)學一模試卷(解析版) 題型:解答題

(2009•普陀區(qū)一模)如圖,AB=16cm,AC=12cm,動點P、Q分別以每秒2cm和1cm的速度同時開始運動,其中點P從點A出發(fā)沿AC邊一直移到點C為止,點Q從點B出發(fā)沿BA邊一直移動到點A為止.
(1)寫出AP的長y1和AQ的長y2關(guān)于時間t的函數(shù);
(2)經(jīng)過多少時間后,△APQ與△ABC相似?
(3)在整個過程中,是否存在使△APQ的面積恰好為△ABC面積一半的情況?若存在,請問此時點Q運動了多少時間?若不存在,請說明理由.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