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初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高鐵列車在到站前可以利用減速發(fā)電.原理是高鐵列車先停止供電,這段時間內,列車利用慣性前進的.車上有電動機,電動機是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的原理來工作的.在關閉電源后,電動機的線圈隨車輪一起轉動,閉合線圈的一部分在磁場中做切割磁感線運動,產生感應電流,此時電動機相當于電路基本組成中的電源.

分析 (1)慣性是指物體總有保持原有運動狀態(tài)不變的性質,任何物體在任何時候都具有慣性.
(2)先判斷電力列車在正常行駛時和減速存儲能量時的能量轉化情況,再判斷這種轉化應用了什么原理.
電力列車在正常行駛時,由電能轉化為機械能,靠通電導體在磁場中受力的原理來工作;
電力列車在減速存儲能量時,由機械能轉化為電能,靠電磁感應現象原理來工作.
(3)電路由電源、用電器、導線、開關組成.

解答 解:動車到站前先停止供電,由于慣性,動車會繼續(xù)向前運行;
列車正常運行時,電動機工作,電能轉化為機械能,利用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的原理來工作;
在關閉電源后,電機線圈隨車輪轉動并在磁場中切割磁感線運動,進而產生感應電流,即在該過程中消耗機械能,產生電能,即將機械能轉化為電能,因此該過程與發(fā)電機的原理相同,此時電動機相當于電路基本組成中的電源.
故答案為:慣性;通電線圈在磁場中受力的原理來;感應電流;電源.

點評 此題考查了慣性、電磁感應、電路的組成等知識點,將物理情景與物理知識對應的題型是考查的熱點題型之一,這種題目的特點是題目的涉及面較廣,難度不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1.課前,小科和小思對物體浸沒前受到的浮力大小與浸入水中的深度是否有關,有不同的猜想.于是用相同的長方體重物,先后分別以甲圖和乙圖的方式進行實驗,并獲得如下數據:
實驗者實驗
序號
物體重G(N)浸入水中深度h(cm)彈簧稱讀數F(N)浮力大小F(N)
小科14.82.04.20.6
24.03.61.2
36.03.01.8
小思44.83.03.6F
54.03.21.6
65.02.82.0
(1)分析表中的數據可以得出F為1.2牛.
(2)分析小科測得的數據可以得出:在物體完全浸沒前,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隨浸入水中的深度增大而增大.
(3)綜合分析兩個人的數據卻發(fā)現,第(2)小題的結論是不正確的,其中2、4兩次實驗數據可以證明這一點.(填實驗序號)
課后,小科和小思才知道,物體受到的浮力大小隨排開水的體積增大而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2.歷史上第一個證明大氣壓存在的實驗是馬德堡半球實驗;液體壓強大小與流速的關系是:流速越大的地方,壓強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一艘排水量為5000t的輪船滿載時所受的浮力是5×107N,它從河里駛入海里時,它的浮力不變(選填“變大”“變小”或“不變”),吃水深度變淺(選填“變深”或“變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計算題

16.某旅游區(qū)的纜車起點和終點的相對高度為300m,水平距離為400m,如圖所示,纜車的質量為75kg,底面積為1.5m2,纜車頂部與鋼纜固定在一起,鋼纜帶動纜車做勻速直線運動,一臺纜車運載這質量是60kg的一名游客上山,游客每只鞋的面積為180cm2,纜車從起點到終點所用的時間為250s.(忽略空氣阻力,g取10N/kg)
求:(1)纜車運行的速度;
(2)游客在纜車中站定時對纜車的壓強;
(3)運送游客過程中,鋼纜對纜車做功的功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現象中屬于熔化吸熱的是( 。
A.夏天剛從冰箱冷藏室取出的雞蛋,一會兒它的表面附著小水珠
B.在熱的飲料中加一些小冰塊使飲料溫度降低
C.衣柜里的樟腦丸越放越小
D.向地上灑水降低環(huán)境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13.在“探究-物質的比熱容”實驗中,取兩個相同的燒杯,分別裝有質量(選填“質量”或“體積”)相等的水和煤油,用規(guī)格相同的兩個電熱器給它們加熱相同的時間,通過比較它們升溫的快慢(溫度變化大。贸鰧嶒灲Y論.實驗中,選用相同電熱器,加熱相同的時間的目的是控制水和煤油在相同的時間內吸收的熱量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無人駕駛飛機簡稱“無人機”,是利用無線電遙控設備和自備的程序控制裝置操縱的不載人飛機.當機翼快速轉動時,將空氣向下壓,由于物體間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所以飛機受到向上的力從而升空.人利用無線遙控器發(fā)出電磁波來控制無人機的飛行高度和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初中物理 來源: 題型:實驗探究題

20.小明在“測小車的平均速度”的實驗中,設計了如圖所示的實驗裝置:小車從帶刻度(分度值為1cm)的斜面頂端由靜止下滑,圖中的圓圈是小車到達A、B、C三處時電子表的顯示(數字分別表示“小時:分:秒”).
(1)該實驗是根據公式v=$\frac{s}{t}$進行速度計算的.
(2)請根據圖中信息回答:sAB=40.0cm;tBC=1s; vAB=0.2m/s; vBC=0.5 m/s.
(3)由實驗看出,小車在下滑過程中是在做變速直線運動(選填“變速直線”或“勻速直線”).
(4)實驗前必須學會熟練使用電子表,如果讓小車過了A點后才開始計時,則會使所測AC段的平均速度vAC偏大 (選填“大”或“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