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化學 > 題目詳情
常見的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常溫下,A、C可形成A2C2和A2C兩種液態(tài)化合物,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D原子電子層數(shù)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E與C同主族
(1)寫出B、D兩元素的元素符號;B.
 
D.
 

(2)上述五種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是
 
(填寫元素名稱),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酸性最強的是
 
(寫化學式).
(3)元素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D的單質與第三周期A的同主族元素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4)B與C形成的化合物BC2的電子式
 
考點:位置結構性質的相互關系應用
專題: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專題
分析:常見的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則B原子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4,則B為C元素;常溫下,A、C可形成A2C2和A2C兩種液態(tài)化合物,則A為H元素、C為O元素;E與C同主族,則E為S元素;D原子電子層數(shù)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D原子序數(shù)大于氧元素,則D處于第三周期,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3,則D為Al元素,據此解答各小題即可.
解答: 解:常見的短周期元素A、B、C、D、E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B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2倍,則B原子有2個電子層,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4,則B為C元素;常溫下,A、C可形成A2C2和A2C兩種液態(tài)化合物,則A為H元素、C為O元素;E與C同主族,則E為S元素;D原子電子層數(shù)與最外層電子數(shù)相等,D原子序數(shù)大于氧元素,則D處于第三周期,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3,則D為Al元素,
綜上所述:A為氫,B為碳,C為氧,D為鋁,E為硫,
(1)B為碳,D為鋁,元素符號分別為:C、Al,故答案為:C;Al;
(2)同主族自上而下非金屬性減弱,同周期自左而右非金屬性增強,故上述五種元素中,非金屬性最強的是氧元素,最高價氧化物水化物最強的是硫酸,即:H2SO4,故答案為:氧;H2SO4;
(3)元素E為硫,S處于第三周期第ⅥA族,Al與氫氧化鈉反應生成偏鋁酸鈉和氫氣,負的離子反應方程式為:2Al+2OH-+2H2O=2AlO2-+3H2↑,故答案為:第三周期第ⅥA族;2Al+2OH-+2H2O=2AlO2-+3H2↑;
(4)C與O形成的化合物CO2,CO2是共價化合物,其結構式為O=C=O,碳原子和氧原子之間有2對電子,其電子式為,故答案為:
點評:本題以元素推斷為載體,考查常用化學用語、非金屬性強弱比較等,綜合性較強,屬于中等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小明和他的同學在實驗室發(fā)現(xiàn),上個月做實驗用的氫氧化鈉溶液忘記了塞上瓶塞,試劑瓶瓶口周圍有一些白色固體.他們懷疑該氫氧化鈉溶液已經變質,于是進行了如下實驗探究.
【提出問題】該溶液是否變質?
【猜想與假設】猜想一:該溶液沒有變質;
猜想二:該溶液部分變質;
猜想三:該溶液全部變質.
【實驗驗證】
操  作現(xiàn)   象結   論
(1)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
滴加無色酚酞溶液
 
該溶液顯堿性
(2)另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生
 
討 論小明同學認為,根據上述實驗(1)(2)可推斷猜想二正確.而小張則認為猜想三也可能正確,理由是
 

于是小張又設計了如下補充實驗:
(1)取少量該溶液于試管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至
 
.靜置,分層.
(2)取上層清液于試管中,加入CuSO4溶液,若有藍色沉淀產生,則說明該氫氧化鈉溶液部分變質;若沒有明顯現(xiàn)象,則說明該氫氧化鈉溶液已經全部變質.
【反 思】該氫氧化鈉溶液變質的原因可能是(用化學方程式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機物A的化學式為C3H6O2,水解后得到一元酸M和一元醇N,已知M、N的相對分子質量相等,則下列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N、M均不能發(fā)生銀鏡反應
B、M中沒有甲基
C、M中含碳量為26.1%
D、N中含有甲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環(huán)己酮是重要化工原料,是制造尼龍、己內酰胺和己二酸的主要中間體.實驗 室常用鉻酸氧化環(huán)己醇制備,但鉻酸較貴且污染環(huán)境.某化學興趣嘗試用中學化學更常見的次氯酸鈉代替鉻酸制備環(huán)己酮.有關物質信息、實驗流程如圖1及實驗裝置如圖2:
環(huán)己酮:無色或淺黃色透明液體,有強烈的刺激性臭味,密度(相對水=1):0.95,熔點:-45℃,沸點:155℃,溶解度(100mL H2O):2.4g (31℃).主反應:

回答下列問題:
(1)在反應開始的5min,為了將體系溫度維持在30~35℃,除了用冰水浴冷卻外,采取的措施還有
 

(2)加入飽和NaHSO3溶液時發(fā)生的主要反應是
 
(用離子方程式表示),確保加入的飽和NaHSO3溶液已經足量的實驗操作是
 

(3)為將餾出液的pH調至中性,可以加入的試劑是
 

A、稀鹽酸      B、無水碳酸鈉       C、濃硫酸      D、氫氧化鈉固體
(4)調節(jié)pH后還需加入精制食鹽,其目的是
 
,“取有機層”時使用的主要儀器是
 
.(填圖3對應的字母).
(5)實驗條件的優(yōu)化對實驗成敗至關重要,小組成員覺得有必要對NaClO溶液的最佳濃度進行探究.他們配制了一系列不同濃度的NaClO溶液,并用滴定法標定.具體方法是:用移液管取10.00mL NaClO溶液于500mL容量瓶中定容,取25.00mL于錐形瓶中,加入適量稀鹽酸和KI固體(足量),用0.1000mol/L Na2S2O3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用淀粉溶液作指示劑),三次平行實驗平均消耗Na2S2O3標準溶液18.00mL,已知I2+2Na2S2O3═2NaI+Na2S4O6.則該NaClO溶液的濃度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四種元素原子的核外電子數(shù)都比氬原子少,A和C同主族,兩者間隔一個周期,B和D同主族,位于相鄰兩個周期.C、D可形成四核10電子的帶一個單位正電荷的陽離子,則A離子的結構示意圖為
 
,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與C形成常見化合物的結構式
 
,A、C、D可形成常見化合物甲,用電子式表示化合物甲的形成過程
 
.A、B、C按1:1:1形成化合物乙的化學式
 
,乙屬于
 
化合物(填“離子”或“共價”);寫出甲與乙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A與D按1:1形成化合物的電子式是
 
,該化合物中存在的化學鍵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取50.0mL K2CO3和K2SO4的混合溶液,加入過量BaCl2溶液后得到12.18g白色沉淀,用過量稀硝酸處理后沉淀量減少到2.33g,并有氣體放出.試計算:
(1)原混合溶液中c(K2CO3)=
 
;c(K2SO4)=
 
;
(2)產生的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A、B、C、D、E、F為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已知A、C、F三種元素原子的最外層共有11個電子,且這三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之間兩兩皆能反應,均生成鹽和水;D元素原子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比次外層少4個;E元素原子次外層電子數(shù)比最外層多3個.
(1)寫出下列元素的符號:A
 
,E
 

(2)A、C兩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3)A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與C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用氫氧化鈉的標準溶液滴定待測酸的濃度時,用酚酞作指示劑,達到滴定終點時,溶液的顏色變化是( 。
A、由無色變?yōu)榧t色
B、由無色變?yōu)闇\紅色
C、由紅色變?yōu)闊o色
D、由紅色變?yōu)闇\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滴液漏斗已知:R-OH+HX→R-X+H2O
如圖是實驗室用乙醇與濃硫酸和溴化鈉反應制備溴乙烷的裝置,圖中省去了加熱裝置.有關數(shù)據見表:
乙醇、溴乙烷、溴有關參數(shù)
 乙醇溴乙烷  溴
 狀態(tài) 無色液體無色液體 深紅棕色液體 
 密度/g?cm-3 0.791.443.1
 沸點/℃ 78.538.459
(1)制備操作中,加入的濃硫酸必需進行稀釋,其目的是
 

a減少副產物烯和醚的生成b.減少Br2的生成c減少HBr的揮發(fā)d.水是反應的催化劑
(2)加熱的目的是
 
(從速率和限度兩方面回答);應采取的加熱方式是
 

(3)為除去產品中的一種主要雜質,最好選擇下列溶液來洗滌產品.
A.氫氧化鈉    B.碘化鈉    C.亞硫酸鈉
(4)第(3)步的實驗所需要的主要玻璃儀器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