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鐵是人體不可缺少的微量元素,硫酸亞鐵晶體(FeSO4•7H2O)在醫(yī)藥上作補血劑.某課外小組測定該補血劑(每片b克)中鐵元素的含量.實驗步驟如下:

請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②中H2O2的作用是將Fe2+全部氧化為Fe3+
(2)步驟③所得的紅褐色懸濁液中除H2O2、氨水外主要還含F(xiàn)e(OH)3和(NH42SO4(填化學式).
(3)步驟④中一系列處理的操作步驟為過濾、洗滌、灼燒、冷卻、稱量.
(4)實驗中用已經(jīng)準確量取的濃硫酸配制100mL  1mol/L的硫酸溶液,則配制時用到的儀器除燒杯、玻璃棒,還有兩種儀器是1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5)下列操作會導致所測定的鐵元素含量偏高的是BC
A.步驟③所加氨水量不足    B.步驟④洗滌不充分    C.步驟④灼燒不充分
(6)若實驗無損耗,則每片補血劑含鐵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7a}$%(用含字母的代數(shù)式表示).
(7)聚合硫酸鐵可用于水的凈化,其化學式可表示為[Fea(OH)b(SO4n]m取一定質(zhì)量聚合硫酸鐵樣品與足量鹽酸反應,所得溶液平均分為兩份,一份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1.7475g.另一份溶液,先將Fe3+還原為Fe2+,再用0.02000mol/LK2Cr2O7標準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K2Cr2O7標準溶液50.00mL.計算求出聚合硫酸鐵樣品中a:b的比值. (已知:Cr2O72一十6Fe2+十14H+═2Cr3+十6Fe3+十7H2O)(無計算過程不給分)

分析 由流程圖可知,該實驗原理為:將藥品中的Fe2+形成溶液,將Fe2+氧化為Fe3+,使Fe3+轉(zhuǎn)化為氫氧化鐵沉淀,再轉(zhuǎn)化為氧化鐵,通過測定氧化鐵的質(zhì)量,計算補血劑中鐵元素的含量.
(1)雙氧水具有強氧化性,由流程圖可知,加入雙氧水目的是將Fe2+全部氧化為Fe3+;
(2)紅褐色物質(zhì)為氫氧化鐵,硫酸過量,能夠和加入的氨水生成硫酸銨;
(3)氫氧化鐵不穩(wěn)定受熱易分解,從懸濁液中的沉淀到分解產(chǎn)物要經(jīng)過的途徑過濾、洗滌、灼燒、冷卻、稱量;
(4)根據(jù)配制一定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溶液步驟選擇使用的儀器;
(5)根據(jù)氧化鐵的質(zhì)量ag計算出10片補血劑中鐵元素的物質(zhì)的量、質(zhì)量,再計算出每片補血劑含鐵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
(6)A、氨水不足,生成的氫氧化鐵減少,氧化鐵質(zhì)量減少;
B、洗滌不充分,會導致氧化鐵質(zhì)量偏大;
C、灼燒不充分,氧化鐵的質(zhì)量偏大,鐵元素質(zhì)量偏高;
(7)加入氯化鋇生成的沉淀為硫酸鋇,可計算出硫酸根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根據(jù)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和滴定所用重鉻酸鉀的量可計算出鐵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根據(jù)電荷守恒可計算出氫氧根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鐵和氫氧根離子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即為a:b的比值.

解答 解:由流程圖可知,該實驗原理為:將藥品中的Fe2+形成溶液,將Fe2+氧化為Fe3+,使Fe3+轉(zhuǎn)化為氫氧化鐵沉淀,再轉(zhuǎn)化為氧化鐵,通過測定氧化鐵的質(zhì)量,計算補血劑中鐵元素的含量.
(1)雙氧水具有強氧化性,由流程圖可知,加入雙氧水目的是將Fe2+全部氧化為Fe3+,
故答案為:將Fe2+全部氧化為Fe3+;
(2)由流程圖可知,步驟③是將Fe3+轉(zhuǎn)化為氫氧化鐵沉淀,加入氨水反應生成Fe(OH)3 和(NH42SO4,故答案為:Fe(OH)3 和(NH42SO4
(3)步驟④中一系列處理是由氫氧化鐵懸濁液最終轉(zhuǎn)化為氧化鐵,需要過濾、洗滌的氫氧化鐵,然后灼燒生成氧化鐵,冷卻后稱量氧化鐵的質(zhì)量,
故答案為:過濾;
(4)精確配制100mL 1mol/L的硫酸溶液,配制時需要的儀器有天平、藥匙、玻棒、燒杯、膠頭滴管、100mL容量瓶,所以還需要1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故答案為:100mL容量瓶、膠頭滴管;
(5)10片補血劑中氧化鐵的物質(zhì)的量為:$\frac{a}{160}$mol,含有的鐵元素質(zhì)量為:2×$\frac{a}{160}$g=$\frac{7a}{10}$g,每片補血劑含鐵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frac{\frac{1}{10}×\frac{7a}{10}}$×100%=$\frac{7a}$%,
故答案為:$\frac{7a}$%;
(6)A、步驟③所加氨水量不足,鐵離子沉淀不完全,生成的氫氧化鐵減少,氧化鐵質(zhì)量減少,測定結(jié)果偏低,故A錯誤;
B、步驟④洗滌不充分,會導致氧化鐵的質(zhì)量偏大,測得的鐵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偏大,故B正確;
C、步驟④灼燒不充分,會導致氧化鐵固體的質(zhì)量偏大,鐵元素質(zhì)量分數(shù)偏大,故C正確;
故選BC;
(7)n(SO42-)=$\frac{1.7475g}{233g/mol}$=0.0075mol,n(K2Cr2O7)=0.05L×0.02mol/=0.001mol,
n(Fe2+)=n(K2Cr2O7)×6=0.006mol,
由電荷守恒可知n(OH-)+n(SO42-)×2=n(Fe3+)×3,n(OH-)=0.006mol×3-0.0075mol×2=0.003mol,
得到a:b=0.006mol:0.003mol=2:1,
故答案為:2:1.

點評 本題考查學生對實驗原理與實驗操作的理解、物質(zhì)分離提純、元素化合物性質(zhì)、氧化還原反應滴定、化學計算等,難度中等,清楚實驗原理是解題的關(guān)鍵,需要學生具備扎實的基礎知識與綜合運用知識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空氣污染已成為人類社會面臨的重大威脅.下列氣體中,會造成空氣污染的是( 。
A.H2B.N2C.O2D.Cl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化學與生活、社會密切相關(guān).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控制含磷洗滌劑的生產(chǎn)和使用,防止水體富營養(yǎng)化,保護水資源
B.化石燃料脫硫,開發(fā)潔凈能源是減少酸雨的有效措施
C.用直接加熱氧化鋁的方法冶煉得到鋁
D.鉛蓄電池屬于二次電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關(guān)于物質(zhì)用途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單質(zhì)硅可用于制造光纖和太陽能電池
B.在常溫下可用鋁制容器貯藏運輸濃硫酸
C.食鹽是氯堿工業(yè)的基礎原料
D.Na2O2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用稀H2SO4、NaOH和Al為原料制取Al(OH)3,有下列三種不同的途徑,若制取等量的Al(OH)3則( 。
甲:Al$\stackrel{H_{2}SO_{4}}{→}$Al2(SO42$\stackrel{NaOH}{→}$Al(OH)3
乙:Al$\stackrel{NaOH}{→}$NaAlO2$\stackrel{H_{2}SO_{4}}{→}$Al(OH)3
丙:→Al(OH)3
A.甲、乙消耗的原料同樣多B.乙消耗的原料最少
C.丙消耗的原料最少D.三者消耗的原料同樣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熱化學方程式中,正確的是( 。
A.甲烷的燃燒熱為890.3 kJ•mol-1,則甲烷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可表示為:CH4(g)+2O2(g)=CO2(g)+2H2O(g)△H=-890.3 kJ•mol-1
B.由N2(g)+3H2(g)?2NH3(g)△H=-92.4 kJ•mol-1熱化學方程式可知,當反應中轉(zhuǎn)移6NA電子時,反應放出的熱小于92.4 kJ
C.HCl和NaOH反應的中和熱△H=-57.3 kJ•mol-1,則H2SO4和Ca(OH)2反應的中和熱△H=2×(-57.3)kJ•mol-1
D.在101 kPa時,2gH2完全燃燒生成液態(tài)水,放出285.8kJ熱量,氫氣燃燒的熱化學方程式表示為2H2(g)+O2(g)=2H2O(1)△H=-571.6 kJ•mol-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CH4分子的球棍模型:B.乙醇的結(jié)構(gòu)式:
C.乙烯的結(jié)構(gòu)簡式:CH2CH2D.溴乙烷的鍵線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NA為阿伏伽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過氧化鈉與水反應時,生成0.1mol氧氣轉(zhuǎn)移的電子數(shù)為0.2NA
B.2L0.5mol/L碳酸鈉溶液中含有的CO32-數(shù)為NA
C.標準狀況下22.4LH2O的分子數(shù)為NA
D.18gD2O和18gH2O中含有的電子數(shù)均為10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把0.2mol/L NH4Cl溶液與0.1mol/L NaOH溶液等體積混合后溶液中下列微粒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的關(guān)系正確的是(  )
A.c(NH4+)=c(Na+)=c(OH-)>c(NH3•H2O)B.c(NH4+))=c(Na+)>c(NH3•H2O)>c(OH-
C.c(NH4+))>c(Na+)>c(OH-)>c(NH3•H2O)D.c(NH4+)>c(Na+)>c(NH3•H2O)>c(O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