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低大氣中CO2的含量和有效地開發(fā)利用CO2正成為研究的主要課題.
(1)已知在常溫常壓下:
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
②2CO (g)+O2(g)═2CO2(g)△H=-566.0kJ/mol
③H2O(g)═H2O(l)△H=-44.0kJ/mol
寫出甲醇不完全燃燒生成一氧化碳和液態(tài)水的熱化學方程式:
 

(2)在容積為2L的密閉容器中,充入2mol CO2和6mol H2,在溫度500℃時發(fā)生反應:
CO2(g)+3H2(g)?CH3OH(g)+H2O(g)△H<0.
CH3OH的濃度隨時間變化如圖1.回答有關問題:

①從反應開始到10分鐘時,H2的平均反應速率v(H2)=
 

②從30分鐘到35分鐘達到新的平衡,改變的條件可能是
 

A.增大壓強    B.加入催化劑   C.升高溫度    D.增大反應物的濃度
③列式計算該反應在35分鐘達到新平衡時的平衡常數(shù)
 
(保留2位小數(shù))
④如果在30分鐘時,再向容器中充入2mol CO2和6mol H2,保持溫度不變,達到新平衡時,CH3OH的濃度
 
1mol?L-1(填“>”、“<”或“=”).
(3)一種原電池的工作原理為:2Na2S2+NaBr3
 放電 
.
 
Na2S4+3NaBr.用該電池為電源,以氫氧化鉀水溶液作電解質進行電解,使CO2在銅電極上可轉化為甲烷.
①該電池負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②電解池中產(chǎn)生CH4一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4)圖2是NaOH吸收CO2后某種產(chǎn)物的水溶液在pH從0至14的范圍內H2CO3、HCO3-、CO32-三種成分平衡時的組成分數(shù).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此圖是1.0mol?L-1碳酸鈉溶液滴定1.0mol?L-1 HCl溶液的滴定曲線
B.在pH分別為6.37及10.25時,溶液中c(H2CO3)=c(HCO3-)=c(CO32-
C.人體血液的pH約為7.4,則CO2在血液中多以HCO3-形式存在
D.若用CO2和NaOH反應制取NaHCO3,宜控制溶液的pH為7~9之間.
考點:熱化學方程式,原電池和電解池的工作原理,物質的量或濃度隨時間的變化曲線,化學平衡的計算,酸堿混合時的定性判斷及有關ph的計算
專題:基本概念與基本理論
分析:(1)根據(jù)蓋斯定律,由已知熱化學方程式乘以適當?shù)南禂?shù)進行加減構造目標方程式,反應熱也乘以相應的系數(shù)并進行相應的計算;
(2)①10min時甲醇的濃度為0.50mol/L,根據(jù)化學計量數(shù)計算出氫氣的濃度變化,再計算出氫氣的平均反應速率;
②平衡正向移動了,從影響平衡移動的因素考慮;
③用三段式法求算,代入K的計算公式計算即可,K=
c(CH3OH)?C(H2O)
c(CO2)?c3(H2)
;
④從濃度和平衡移動的角度分析;
(3)①電池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化合價升高的物質在負極反應,據(jù)此分析;
②CO2轉化為甲烷,C的價態(tài)有+4價變?yōu)?4價,發(fā)生還原反應,再注意電解質溶液即可寫出電極方程式;
(4)A、由圖象可以看出,開始H2CO3濃度最大,CO32-濃度最小,不可能根據(jù)1.0 mol?L-1HCl溶液滴定1.0 mol?L-1碳酸鈉溶液的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
B、由圖可知,pH為6.37時c(H2CO3)=c(HCO3-),pH為10.25時,c(HCO3-)=c(CO32-);
C、由圖可知,pH為7.4時,HCO3-的最大;
D、在PH為7~9時,溶液中多以HCO3-形式存在.
解答: 解:(1)已知①2CH3OH(l)+3O2(g)=2CO2(g)+4H2O(g)△H=-1275.6kJ/mol
②2CO (g)+O2(g)=2CO2(g)△H=-566.0kJ/mol
③H2O(g)=H2O(l)△H=-44.0kJ/mol
依據(jù)蓋斯定律①-②+③×4得:2CH3OH(l)+2O2(g)=2CO (g)+4H2O(l)△H=-885.6KJ/mol;
即CH3OH(l)+O2(g)=CO (g)+2H2O(l)△H=-442.8KJ/mol;
故答案為:CH3OH(l)+O2(g)=CO (g)+2H2O(l)△H=-442.8KJ/mol;
(2)①根據(jù)圖象可知,10min時甲醇的濃度為0.50mol/L,則氫氣的濃度變化為0.50mol/L×3=1.5mol/L,v(H2)=
1.5mol/L
20min
=0.075mol/(L?min)
②30分鐘后,平衡正向移動.
A、從30分鐘到35分鐘時,若增大壓強,需要縮小容器體積,甲醇濃度變化不會逐漸變化,應該立即變化,故A錯誤;
B、加入催化劑,不影響平衡移動,故B錯誤;
C、升溫,平衡逆向移動,甲醇濃度減小,故C錯誤;
D、增大反應物濃度,平衡正向移動,甲醇濃度增大,故D正確.
故選D;
③CO2(g)+3H2(g)?CH3OH(g)+H2O(g)
反應前(mol/L)    1        3         0         0
反應了(mol/L)   0.70     0.21      0.70     0.70
平衡后(mol/L)   0.30     0.79      0.70     0.70
K=
c(CH3OH)?C(H2O)
c(CO2)?c3(H2)
=
0.70×0.70
0.30×0.793
=0.15mol-2?L2
故答案為:0.15 mol-2.L2;
④若平衡不移動時,反應物濃度加倍,生成甲醇濃度也加倍為1mol/L,本反應中,增大反應物的量,相當于加壓,平衡正向移動,達到新的平衡后,甲醇濃度應大于1mol/L,故答案為:>;
(3)①電池負極發(fā)生氧化反應,元素化合價升高,S元素化合價升高,為2S22--2e-=S42-,故答案為:2S22--2e-=S42-;
②CO2轉化為甲烷,注意原子守恒,再注意電解質溶液為堿性,電極反應為CO2+8e-+6H2O=CH4+8OH-,故答案為:CO2+8e-+6H2O=CH4+8OH-;
(4)A、由圖象可以看出,開始H2CO3濃度最大,CO32-濃度最小,圖象為在碳酸中逐滴滴加氫氧化鈉溶液的圖象,故A錯誤;
B、由圖可知,pH為6.37時c(H2CO3)=c(HCO3-),pH為10.25時,c(HCO3-)=c(CO32-),但三者的濃度不相等,故B錯誤;
C、由圖可知,pH為7.4時,HCO3-的最大,則當人體血液的pH約為7.4,則CO2在血液中多以HCO3-的形式存在,故C正確;
D、溶液的pH為7~9之間時,溶液中的陰離子主要以HCO3-形式存在,所以溶液中的溶質主要為碳酸氫鈉,故D正確;
故選CD.
點評:本題考查范圍廣,難度系數(shù)大,適合優(yōu)秀學生練習使用.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NA代表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標準狀況下,NA個NO分子和0.5 NA個O2分子混合后氣體的總體積為33.6 L
B、10g D2O晶體中含有的氫氧鍵數(shù)目為NA
C、標準狀況下,1 mol SO3分子體積約為22.4 L
D、常溫常壓下,1 mol氦氣含有的核外電子數(shù)為4 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有A、B、C、D、E、F六種短周期元素,其元素特征信息如下表:
元素編號 元素特征信息
A A的單質是密度最小的物質
B B的單質能與冷水劇烈反應,所得強堿性溶液中含有兩種電子數(shù)相同的陰、陽離子
C C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其內層電子數(shù)的三倍
D D與B同周期,該周期中D的簡單離子半徑最小
E B、C、E組成的36電子的化合物Y是家用消毒劑的主要成分
F F元素最高正價與最低負價的代數(shù)和為4
(1)寫出兩種均含A、B、C、F四種元素的化合物在溶液中相互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2)D、E、F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是(直接用化學式表示)
 

(3)向Fe和D單質組成的混合物中,加入足量F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的稀溶液,固體全部溶解.向所得的溶液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將產(chǎn)生的沉淀過濾出來,經(jīng)洗滌、干燥、灼燒后得到一種固體,經(jīng)稱量發(fā)現(xiàn)該固體的質量和原混合物的質量恰好相等.則原混合物中D單質的質量分數(shù)為
 

(4)一定量的石灰乳中通入一定量的E單質,兩者恰好完全反應,生成物中有三種含E元素的離子,其中兩種離子的物質的量(n)與反應時間(t)的曲線如圖所示.此時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5)A、B形成的化合物BA在有機合成中用途很廣泛.它可以奪取很多化合物中的質子而生成相應的鈉的化合物.寫出它與乙醇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X、Y、Z、W、N為前四周期五種元素,分別位于周期表中三個緊鄰的周期,且原子序數(shù)逐漸增大,X、Y、Z的氫化物都比同族元素氫化物的沸點高.N原子外圍未成對電子數(shù)是同周期中最多的.W元素的電離能數(shù)據(jù)見下表(kJ?mol-1):
I1 I2 I3 I4
496 4562 6912 9540
請回答:
(1)N元素基態(tài)原子的外圍電子排布式是:
 
,周期表中位置
 
;
(2)X和Z兩元素的電負性大小關系:
 
(填元素符號,用“<”連接);
(3)W2Y2含有的化學鍵類型為
 

(4)X、Z可以形成一種共價化合物,其中兩種元素最外層電子數(shù)都達到8,則其分子的空間構型是:
 
,中心原子的雜化方式是:
 
;
(5)X的氫化物易溶于水的原因是:
 
;
(6)用氫鍵表示式寫出Z的氫化物水溶液中存在的氫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用鹽酸可以除去銅器表面的銅綠,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
 

(2)寫出苯發(fā)生硝化反應的化學方程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1)A元素原子M電子層上有6個電子,B元素與A元素的原子核外電子層數(shù)相同,B元素的原子最外層電子數(shù)為1.
①A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B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②A元素的氫化物與其同主族上一周期C元素的氫化物相比較熔點高的是
 
(用化學式表示);原因是:
 

(2)An+、B(n+1)+、Cn-、D(n+1)-四種離子,具有相同的電子層結構,這四種離子按離子半徑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這四種元素的中性原子按原子半徑從大到小的排列順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如圖是一個原電池示意圖,請分析回答:
(1)電極材料和電解質溶液
正極
 
 負極
 
電解質溶液
 

(2)寫出電極反應式:正極:
 
;負極:
 

(3)電池反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氣體體積的大小與許多因素有關.當溫度和壓強一定時,氣體體積主要取決于(  )
A、氣體的種類
B、氣體的物質的量
C、氣體分子本身的大小
D、氣體分子之間的平均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實驗能達到預期目的是( 。
A、向淀粉溶液中加入稀硫酸加熱后,再用NaOH中和,并做銀鏡反應實驗--檢驗淀粉是否水解
B、向甲酸和甲醛的混合物中加入氫氧化鈉溶液,中和甲酸后,加入新制的氫氧化銅加熱:檢驗混合物中是否含有甲醛
C、向米湯中加入含碘的食鹽,觀察是否有顏色的變化--檢驗含碘食鹽中是否含碘酸鉀
D、向乙酸乙酯加入氫氧化鈉溶液再蒸餾--提純乙酸乙酯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