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周期表是學習化學的重要工具,它隱含許多信息和規(guī)律.下面所列是五種短周期元素的相關信息(已知鈹?shù)脑影霃綖?.089nm)
元素代號 A B C D E
原子半徑/nm 0.160 0.143 0.102 0.099 0.074
主要化合價 +2 +3 +6,-2 -1 -2
F原子中無中子,G最高正價數(shù)與負價數(shù)相等,且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的二倍,H元素單質(zhì)焰色反應呈黃色(用相應的元素符號完成下列空白)
(1)B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
 
,上述八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
 
.A離子的結構示意圖
 

(2)用電子式表示A、D形成化合物的過程:
 
.H、E形成原子個數(shù)比為1:1的化合物的電子式為
 
,含有的化學鍵類型為
 
.C2D2的電子式為
 

(3)下列說法能說明D的非金屬性比C強的選項
 

①H2CO4比HDO穩(wěn)定    
②HDO4比H2CO4酸性強   
③C2-比D-易被氧化
④HD比H2C穩(wěn)定      
⑤銅與HD不反應,但能與濃H2CO4反應
⑥鐵與D2加熱生成FeD3,鐵與C加熱生成FeC
⑦C原子與D原子電子層數(shù)相同,D原子半徑小于C原子.
A、全部    B、②③④⑥⑦C、①②④⑤⑥D、除①以外
(4)A、B、C、D、E形成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
 
.(用具體離子符號表示)
(5)C單質(zhì)與H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在加熱條件下能發(fā)生反應,若有3mol的C參與反應,轉移4NA的電子,請寫出離子反應方程
 
氧化劑與還原劑的質(zhì)量之比
 
考點:位置結構性質(zhì)的相互關系應用
專題:元素周期律與元素周期表專題
分析:F原子中無中子,則F是H元素;
G最高正價數(shù)與負價數(shù)相等,且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的二倍,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8,則其次外層是K層,則G是C元素;
H元素單質(zhì)焰色反應呈黃色,則H是Na元素;
A的主要化合價為+2價,則A位于第IIA族;
B的主要化合價為+3價,則B位于第IIIA族;
C的主要化合價為+6、-2價,則C位于第VIA族,且為短周期元素,則C是S元素;
B的原子半徑小于A而大于C,且為短周期元素,則A是Mg元素;
B是Al元素;
E的化合價為-2價,為第VIA族元素,且為短周期元素,所以E是O元素;
D的主要化合價為-1價,為第VIIA族元素,其原子半徑大于E,則D是Cl元素,
再結合原子結構、元素周期律來分析解答.
解答: 解:F原子中無中子,則F是H元素;
G最高正價數(shù)與負價數(shù)相等,且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的二倍,最外層電子數(shù)不超過8,則其次外層是K層,則G是C元素;
H元素單質(zhì)焰色反應呈黃色,則H是Na元素;
A的主要化合價為+2價,則A位于第IIA族;
B的主要化合價為+3價,則B位于第IIIA族;
C的主要化合價為+6、-2價,則C位于第VIA族,且為短周期元素,則C是S元素;
B的原子半徑小于A而大于C,且為短周期元素,則A是Mg元素;
B是Al元素;
E的化合價為-2價,為第VIA族元素,且為短周期元素,所以E是O元素;
D的主要化合價為-1價,為第VIIA族元素,其原子半徑大于E,則D是Cl元素,
(1)B是Al元素,位于第三周期第IIIA族,上述八種元素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的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高氯酸,其化學式為HClO4,A是鎂元素,其離子核內(nèi)有12個質(zhì)子、核外有10個電子,其離子結構示意圖為,故答案為:第三周期第ⅢA族;HClO4;;
(2)A是Mg元素、D是Cl元素,二者通過得失電子形成離子鍵,所以氯化鎂的形成過程為:,H、E形成原子個數(shù)比為1:1的化合物是過氧化鈉,過氧化鈉中鈉離子和過氧根離子之間存在離子鍵、O原子和O原子之間存在一對共用電子,所以過氧化鈉的電子式為
,含有的化學鍵為離子鍵和非極性鍵;
S2Cl2分子中各原子最外層均滿足8電子穩(wěn)定結構,結合原子結構寫出電子式為:
故答案為:;;離子鍵和非極性鍵;;
(3)①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氫化物越穩(wěn)定,H2CO4、HDO不是其相應元素的氫化物,所以H2CO4比HDO穩(wěn)定不能說明Cl非金屬性大于S,故錯誤;    
②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最高價氧化物的水化物酸性元素,HDO4比H2CO4酸性強說明Cl元素的非金屬性大于S,故正確;
③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簡單陰離子越穩(wěn)定,C2-比D-易被氧化,說明Cl元素的非金屬性大于S,故正確;
④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氫化物越穩(wěn)定,HD比H2C穩(wěn)定說明Cl元素比S元素非金屬性強,故正確;      
⑤銅與HD不反應,但能與濃H2CO4反應,不能說明Cl的非金屬性大于S,故錯誤;
⑥元素的非金屬性越強,其單質(zhì)的氧化性越強,鐵與D2加熱生成FeD3,鐵與C加熱生成FeC,說明Cl元素的非金屬性大于S,故正確;
⑦同一周期元素中,原子半徑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而減小,元素的非金屬性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而增強,C原子與D原子電子層數(shù)相同,D原子半徑小于C原子,所以能證明Cl元素的非金屬性大于S,故錯誤;
故選B;
(4)A、B、C、D、E形成的簡單離子分別是Mg2+、Al3+、S2-、Cl-、O2-,離子的電子層數(shù)越多其離子半徑越大,電子層結構相同的離子,離子半徑隨著原子序數(shù)的增大而減小,所以這幾種離子半徑大小順序是S2->Cl->O2->Mg2+>Al3+,故答案為:S2->Cl->O2->Mg2+>Al3+;
(5)Na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是NaOH,在加熱條件下S和NaOH溶液反應,若有3mol的S參與反應,轉移4NA的電子,說明有2molS得電子、1mol硫失電子,該反應生成硫化鈉、亞硫酸鈉和水,其硫化鈉和亞硫酸鈉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2:1,則該反應離子方程式為3S+6OH- 
  △  
.
 
2S2-+SO32-+3H2O,氧化劑與還原劑的質(zhì)量之比2:1,
故答案為:3S+6OH- 
  △  
.
 
2S2-+SO32-+3H2O;2:1.
點評:本題考查了元素位置結構性質(zhì)的相互關系應用,涉及電子式的書寫、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半徑大小比較、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方法等知識點,這些知識點都是學習重點,知道元素金屬性、非金屬性強弱的判斷方法有哪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下列離子方程式不正確的是( 。
A、三氯化鋁溶液中加入過量氨水:Al3++4NH3?H2O=AlO2-+2H2O+4NH4+
B、4mol/L的NaAlO2溶液和7mol/L的HCl等體積互相均勻混合:4AlO2-+7H++H2O=3Al(OH)3↓+Al3+
C、在Mn2+溶液中加入HNO3再加入PbO2得紫紅色溶液:5PbO2+2Mn2++4H+=5Pb2++2MnO4-+2H2O
D、將0.1mol/L Na2CO3溶液數(shù)滴緩緩滴入O.1mol/L 25mL鹽酸中2H++CO32-=CO2↑+H2O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有機物的結構簡式為,它可以發(fā)生的反應類型有( 。
①取代  ②加成  ③消去  ④酯化  ⑤水解 ⑥中和 ⑦縮聚 ⑧加聚.
A、只有①②④⑤
B、只有①②④⑤⑥
C、只有①②④⑤⑥⑦
D、只有①②④⑤⑥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實驗小組為了探究鎂條與鹽酸、醋酸反應時,濃度或溫度對反應速率(觀察鎂條消失的時間)的影響,他們準備了以下化學用品:0.20mol/L與0.40mol/L的HCl溶液、0.2mol/L與0.40mol/L的CH3COOH溶液、4條鎂條(形狀、大小、質(zhì)量相同)、幾支試管和膠頭滴管,酸液溫度控制為298K和308K.
(1)寫出以上反應的離子方程式為
 

(2)該實驗缺少的儀器是
 

(3)酸液都取足量、相同體積,請你幫助完成以下面實驗設計表:
 實驗編號 溫度(K) 鹽酸濃度(mol?L-1 醋酸濃度(mol?L-1 實驗目的
298 0.20 a.實驗①和②是探究
 
對鎂與鹽酸反應速率的影響; 
b.實驗①和③是探究
 
對鎂與鹽酸反應速率的影響; 
c.實驗①和④是探究相同溫度下,相同濃度的鹽酸、醋酸與鎂反應速率的區(qū)別.
308 0.20  無
298 0.40  無
 
 
(4)相同溫度時,鎂條與相同濃度的鹽酸、醋酸反應,剛開始時兩者產(chǎn)生氣體的速率鹽酸
 
醋酸(選填“=、>或<”),鎂條最先消失的是
 
(選填“鹽酸或醋酸”,下同);如果鎂條足量,選pH相同、等體積的鹽酸和醋酸與鎂條反應,剛開始時兩者產(chǎn)生氣體的速率鹽酸
 
醋酸(選填“=、>或<”),產(chǎn)生氣體最多的是
 

(5)若(2)中實驗①鎂條消失的時間是20s,則鎂條剩余質(zhì)量與時間關系圖如圖.假設:該反應溫度每升高10℃,反應速率是原來的2倍;溫度相同、濃度相同時,醋酸的平均反應速度是鹽酸的
1
2
.請你在此圖中大致畫出“實驗②”(用實線)、“實驗④中醋酸實驗”(用虛線)的鎂條質(zhì)量與時間關系曲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已知圖中H是常見無色液體,B是空氣中含量最多的物質(zhì),A和B要在高溫高壓才能合成C,F(xiàn)是一種強酸:
(1)C的化學式是
 
,電子式為
 

(2)D和E都是大氣污染物,兩種物質(zhì)相互轉化的化學方程式分別是:①D→E
 
;②E→D
 

(3)E和H的反應中,氧化劑和還原劑的質(zhì)量比是
 

(4)C和F反應生成G的化學方程式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將由鐵粉、氧化鐵粉末和氧化銅粉末組成的混合物溶于110mL 2mol/L的H2SO4中,完全反應后,得氫氣896mL(標況).將反應物過濾,經(jīng)干燥后得濾渣1.28g.濾液中的金屬離子全部是Fe2+,將濾液稀釋至200mL,再從中取出50mL,向其中逐滴加入1mol/L的NaOH溶液,邊加邊振蕩,當加至20mL時溶液開始出現(xiàn)沉淀.試求:
(1)原混合物中CuO、Fe2O3各為多少g?
(2)稀釋后的200mL濾液中Fe2+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若NA約為6.02×1023,計算正確答案并填空.
(1)3.01×1023個OH-的物質(zhì)的量為
 
mol,含有電子的物質(zhì)的量為
 
mol.
(2)與16g氧氣所含有分子數(shù)相同的氨氣是
 
L(標準狀況下),該氨氣中所含原子總數(shù)物質(zhì)的量是
 
mol,該氨氣中所含分子總數(shù)約
 
個.
(3)5L某硫酸鐵溶液中含有9.03×1022個Fe3+,則該溶液中SO42-的物質(zhì)的量是
 
mol,該溶液中硫酸鐵的質(zhì)量為
 
g,硫酸鐵的物質(zhì)的量濃度是
 
mol/L.(已知:Fe2(SO43在溶液中發(fā)生電離  Fe2(SO43═2Fe3++3SO42-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373K下,A(g)═2B(g)在一密閉容器中進行.
T/K 273 323 373
K 0.005 0.022 0.36
(1)此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K=
 
(填表達式).
(2)A(g)═2B(g)在不同溫度(T )下的K值如表,則該反應的逆反應為
 
(填“吸熱”或
“放熱”)反應.
(3)升高溫度,該平衡向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動,反應速率
 
(填“增大”、“減小”或“不變”).
(4)373K下,A(g)═2B(g)在前110s內(nèi)的反應進程如圖(將該反應看作勻速進行).

初始加入氣體A,據(jù)圖判斷:
①80-90s內(nèi),平衡向哪個方向移動?
 
(填“向左”、“向右”或“不移動”);
②90s時,圖中線條變化的原因是
 
;
③70s時,圖中線條發(fā)生變化對應的條件可能是
 
(填標號).
A.加入催化劑     B.擴大容器體積   C.升高溫度   D.增大A的濃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 題型:

某工廠實驗室用CO和H2制備CH3OH,其原理為:
CO(g)+2H2(g)?CH3OH(g)△H<0
試回答下列問題:
(1)若該反應在298K、398K時,化學平衡常數(shù)分別為K1、K2,則K1
 
K2(填“>”、“<”、“=”)
(2)在恒溫恒容條件下,判斷該反應達到化學平衡狀態(tài)的是
 

A.v(H2)=2v(CH3OH)
B.v(H2)=v(CO)
C.容器內(nèi)壓強保持不變
D.混合氣體的密度不變
(3)某溫度下,向一定容積的密閉容器中充入CO和H2,濃度分別為1mol/L和2mol/L,達到平衡時CO的濃度為0.6mol/L,試求該溫度下的化學平衡常數(shù)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