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反應Cu(s)+2Ag+(aq)===Cu2+(aq)+2Ag(s)為一自發(fā)進行的氧化還原反應,將其設計成如圖所示原電池。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銅電極是正極,其電極反應為Cu-2e-=Cu2+
B.銀電極上發(fā)生還原反應,電極質(zhì)量增加
C.當銅電極質(zhì)量減少0.64g時,電解質(zhì)溶液中有0.02mol電子通過
D.外電路中電子由銀電極流向銅電極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省高一上學期第一次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溶液中只含有K+ 、Na+ 、NO3- 、SO42-等四種離子,它們的物質(zhì)的量之比為1∶6∶3∶2該溶液所含的溶質(zhì)可能是( )
A、KNO3、Na2SO4 B、K2SO4、NaNO3、KNO3
C、KNO3 、Na2SO4、NaNO3 D、K2SO4、Na2SO4、K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大學附中第一學期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兩種氣態(tài)烴組成的混合物0.1 mol 完全燃燒得0.16 molCO2和3.6g水。下列說法的是
A.一定有甲烷 B.一定有甲烷和乙烯 C.一定有乙烷 D.一定有乙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西大學附中第一學期高二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需要加熱方能發(fā)生的反應一定是吸熱反應
B.放熱反應在常溫下一定很容易發(fā)生
C.反應是放熱還是吸熱,必須看反應物和生成物所具有的總能量的相對大小
D.化學反應只生成新物質(zhì),沒有能量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濰坊三縣市高二上學期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9分)研究能量的轉換,最大限度的提高能量的利用率是化學研究的重要任務之一。
(1)如圖為某太空站的能量轉化示意圖,其中燃料電池用NaOH溶液為電解液。
①光電轉換器的能量轉換形式為 。
②水電解系統(tǒng)中通常加入少量Na2SO4,加入Na2SO4的目的是 。
③燃料電池的負極反應為: 。
(2)以氫氧燃料電池(電極均為石墨電極)為電,用下圖裝置電解稀硫酸溶液。電解初期d電極附近有大量氣泡產(chǎn)生。
①d電極的名稱是 。(填“陰極”或“陽極”)
②c電極的電極反應式為: 。
③通電初期乙中的總反應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濰坊三縣市高二上學期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體積為1L的密閉容器中發(fā)生反應2SO2(g)+O2(g)2SO3(g)。達到平衡后,若采用下列措施一段時間后,能增大逆反應速率的是
A.體積不變,通入NO
B.增大容器容積
C.體積不變,通入大量O2
D.降低體系溫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濰坊三縣市高一上學期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填空題
(16分)氯氣是一種重要的化工原料,在工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生活中有著重要的應用。某化學興趣小組同學對氯氣的性質(zhì)進行如下探究:
(1)興趣小組同學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探究Cl2的漂白性。
①通入Cl2后,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 根據(jù)現(xiàn)象可得出的結論是______。
②集氣瓶B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______。
③C裝置的作用是______,若有2.24 L(標準狀況下)Cl2被NaOH溶液完全吸收,則反應過程中轉移的電子數(shù)為________mol。
(2)興趣小組同學按下圖裝置進行實驗,探究Cl2的氧化性。
①實驗開始后,觀察裝置A中的現(xiàn)象是: 。
②裝置C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③停止通入氯氣,取裝置B中少量溶液于潔凈的試管中,向其中滴加足量稀鹽酸,再向其中滴加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則通入Cl2時裝置B中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濰坊三縣市高一上學期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前18號元素中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一半的元素有
A.1種 B.2種 C.3種 D.4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山東省樂陵市高二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電解池的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A、在電解池的陽極發(fā)生氧化反應
B、與電源負極相接的是電解池的陰極
C、電子從電源的負極沿導線流向電解池的陰極
D、與電源正極相接的是電解池的陰極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