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銅中含有少量的鋅、鐵、銀、金等金屬。某化學興趣小組以硫酸銅為電解液電解精煉銅之后,將電解液過濾得到濾液A和陽極泥。該小組同學設計如下實驗方案測定濾液A中Fe2+ 、Cu2+ 的濃度。
已知:Zn(OH)2可與NaOH反應生成溶于水的Na2ZnO2。
試回答下列問題:
(1)步驟2中涉及的操作是________、洗滌、晾干、稱量;步驟4的操作依次是洗滌、灼燒、冷卻、稱量,在灼燒時,除需要三腳架外,還需要用到的實驗儀器是____________(從下列儀器中選出所需的儀器,用標號字母填寫在空白處)。
A.燒杯
B.坩堝
C.表面皿
D.泥三角
E.酒精燈
F.干燥器
(2)寫出濾液B中加入H2O2 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濾液A中c(Cu2+)=_______molL-1 ,c(Fe2+)=_______molL-1 ;若步驟4的操作中“灼燒”不夠充分,則濾液A中c(Fe2+)_____________(填偏大“偏大”、“偏小”或“無影響”)。
(1)過濾 BDE
(2)2Fe2++H2O2 +2H+ == 2Fe3++2H2O
(3)0.5 0.1 偏大
【解析】
試題分析:(1)已知粗銅中含有少量的鋅、鐵、銀、金等金屬,鋅、鐵比銅活潑優(yōu)先于銅放電,所以精煉銅后的濾液中主要陽離子為Cu2+、Fe2+ 、Zn2+,步驟1中足量鐵粉轉換出Cu,過濾后濾渣為過量的鐵與生成的銅,加入足量稀硫酸溶解完鐵,過濾、洗滌、晾干、稱量得到的單質銅為3.2g。;步驟1所得濾液中陽離子主要為Fe2+ 、Zn2+,加入足量雙氧水可將Fe2+氧化為Fe3+,2Fe2++H2O2 +2H+ == 2Fe3++2H2O,加入過量NaOH溶液得到Fe(OH)3,同時由信息可知Zn2+ 與堿作用生成Na2ZnO2,步驟4的操作依次是洗滌、灼燒、冷卻、稱量所得Fe2O3質量為4.8g,則C(Cu2+)=(3.2g÷64g/mol)/0.1L =0.5mol/L,c(Fe2+)=[(4.8g÷160g/mol)×2-0.05mol]/0.1L=0.1mol/L若步驟4的操作中“灼燒”不夠充分,造成“脫水”不充分,測得Fe2O3質量偏大,最后結果偏大。
考點: 了解電解的原理及應用,掌握化學實驗的基本操作。能對常見的物質進行分離和提純。了解Fe、Cu的化合物的性質。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廣東省廣雅等四校高二上學期期末聯(lián)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各溶液中,微粒的物質的量濃度關系正確的是
A.0.1 mol/L Na2CO3溶液:c(OH-) = c(HCO3-) + c(H+) + 2c(H2CO3)
B.0.1 mol/L NH4Cl溶液:c(NH4+ ) = c(Cl-)
C.向醋酸鈉溶液中加適量醋酸,得到的酸性混合溶液:c(Na+) > c(CH3COO-) > c(H+) > c(OH-)
D.向硝酸鈉溶液中滴加稀鹽酸得到pH = 5的混合溶液:c(Na+) = c(NO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益陽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4*2分)寫出下列反應的離子方程式:
(1)氫氧化鈉與硫酸反應 ;
(2)實驗室制取CO2氣體 ;
(3)少量CO2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 ;
(4)硫酸銅溶液與氫氧化鈉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益陽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影響一定數(shù)量氣體體積大小的主要因素是
A、氣體分子的摩爾質量 B、微粒本身的大小
C、微粒的質量 D、微粒間的平均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南省益陽市高一上學期期中考試化學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膠體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A.膠體外觀不均勻 B.膠體能通過半透膜
C.膠體能產生丁達爾效應 D.膠體不穩(wěn)定,靜置后容易產生沉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新密市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霧霾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與健康。某地區(qū)的霧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無機離子:Na+、NH4+、Mg2+、Al3+、SO42-、NO3-、Cl- 。某同學收集了該地區(qū)的霧霾,經必要的預處理后試樣溶液,設計并完成了如下的實驗:
已知:3NO3-+ 8Al + 5OH- + 2H2O3NH3 + 8AlO2-
根據(jù)以上的實驗操作與現(xiàn)象,該同學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
A.試樣中肯定存在NH4+、Mg2+、SO42-和NO3-
B.試樣中一定不含Al3+
C.試樣中可能存在Na+、Cl-
D.該霧霾中可能存在NaNO3 、NH4Cl和MgS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學年河南省新密市高三第三次月考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一定條件下,用甲烷可以消除氮的氧化物(NOx)的污染,已知:
①CH4(g)+4NO2(g) =4NO(g)+CO2(g)+2H2O(g) ΔH1=-574kJ·mol-1
②CH4(g)+4NO(g) =2N2(g)+CO2(g)+2H2O(g) ΔH2=-1160kJ·mol-1;下列選項正確的是
A.CH4(g)+2NO2(g) =N2(g)+CO2(g)+2H2O(g) ΔH=-867kJ·mol-1
B.CH4(g)+4NO2(g) =4NO(g)+CO2(g)+2H2O(l) ΔH3>ΔH1
C.若用0.2mol CH4還原NO2至N2,則反應中放出的熱量一定為173.4kJ
D.若用標準狀況下2.24L CH4還原NO2至N2,整個過程中轉移的電子為1.6mo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福建省高二上學期期末考試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用NA表示阿伏加德羅常數(shù)的值。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17g羥基(-OH)所含有的電子數(shù)是10 NA個
B.1mol苯乙烯中含有的碳碳雙鍵數(shù)為4NA個
C.常溫下,14g乙烯和丙烯的混合物中總原子數(shù)為3NA個
D.4.2g C3H6中含有的碳碳雙鍵數(shù)一定為0.1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化學 來源:2014-2015福建省龍巖市一級達標校高二上學期期末化學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通過NO傳感器可監(jiān)測NO的含量,其工作原理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該裝置實現(xiàn)化學能向電能的轉化
B.該電池的總反應為2NO + O2 = 2NO2
C.NiO電極的電極反應式: NO + O2- - 2e— = NO2
D.當有2.24L的O2參與反應時,轉移了0.4mole—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