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93881  193889  193895  193899  193905  193907  193911  193917  193919  193925  193931  193935  193937  193941  193947  193949  193955  193959  193961  193965  193967  193971  193973  193975  193976  193977  193979  193980  193981  193983  193985  193989  193991  193995  193997  194001  194007  194009  194015  194019  194021  194025  194031  194037  194039  194045  194049  194051  194057  194061  194067  194075  203614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硫化氫分解制取氫氣和硫磺的原理為2H2Sg S2g+ 2H2g),在2.0L恒容密閉容器中充入0.1mol H2S,不同溫度下測得H2S的轉(zhuǎn)化率與時間的關系如圖所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A. 正反應是放熱反應

B. 圖中P點:v(正)> v(逆)

C. 950℃時,01.25s內(nèi),生成H2 平均反應速率為0.016 mol·l-1 ·s-1

D. 950℃時,該反應的平衡常數(shù)的值小于3.125×10-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參照元素在表中的位置,請用化學用語回答下列問題:

(1)這些元素中,化學性質(zhì)最不活潑原子的原子結(jié)構示意圖為______;氣態(tài)氫化物中,最穩(wěn)定的是______;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中,酸性最強的是_______。

(2)①和④兩種元素的原子按1:1組成的常見化合物的電子式為______。

(3)②、③的單質(zhì)中更容易與①的單質(zhì)反應的是________(用化學式表示)。

(4)④、⑦、⑧、⑨的簡單離子半徑由大到小的順序為_____(用離子符號和“>”表示)。

(5)⑥和⑧的最高價氧化物對應水化物之間發(fā)生反應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

(6)⑤⑨三種元素的單質(zhì)沸點由高到低的順序是_____(用化學式和“>”表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2SO2(g)+O2(g)2SO3(g)反應過程中的能量變化如圖所示(圖中E1表示無催化劑時正反應的活化能,E2表示無催化劑時逆反應的活化能)。下列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A. 該反應的逆反應為吸熱反應,升高溫度可提高活化分子的百分數(shù)

B. 500℃、101kPa下,將1molSO2(g)和0.5molO2(g)置于密閉容器中充分反應生成SO3(g)放熱akJ,其熱化學方程式為2SO2(g)+O2(g)2SO3(g) ΔH=-2a kJ·mol-l

C. 該反應中,反應物的總鍵能小于生成物的總鍵能

D. ΔH=E1-E2,使用催化劑改變活化能,但不改變反應熱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物質(zhì)中,常用作制冷劑的是(

A.液氨B.小蘇打C.液氧D.火堿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各組物質(zhì)分類正確的是( )

氧化物

A

硫 酸

純 堿

熟石灰

鐵 紅

B

氫硫酸

燒 堿

純 堿

生石灰

C

碳 酸

蘇打

小蘇打

二氧化硫

D

二氧化碳

苛性鈉

食 鹽

石灰石

A. A B. B C. C D.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因素對氣體的體積的大小幾乎無影響的是:( )

A. 氣體的物質(zhì)的量 B. 氣體分子的大小 C. 氣體的溫度 D. 氣體的壓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在常溫、常壓和光照條件下,N2在催化劑表面與H2O發(fā)生反應:2N2(g)+6H2O(l) =4NH3(g)+3O2(g)。在2 L的密閉容器中,起始反應物用量相同,催化劑的使用情況也相同,控制不同溫度分別進行4組實驗,3 h后測定NH3的生成量,所得數(shù)據(jù)如下表:

實驗級別

實驗1

實驗2

實驗3

實驗4

溫度/K

303

313

323

353

NH3生成量/106mol

4.8

5.9

6.0

2.0

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A. 溫度為303 K時,在3 h內(nèi)用氮氣表示的平均反應速率為4×107mol·L1·h1

B. 實驗1和實驗3中,3 h內(nèi)N2的轉(zhuǎn)化率之比為4:5

C. 分析四組實驗數(shù)據(jù)可得出,溫度升高可加快反應速率,也可能減慢反應速率

D. 353 K時,可能是催化劑催化活性下降或部分水脫離催化劑表面,致使化學反應速率減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A、B、C、D、E、F是六種短周期主族元素,它們的原子序數(shù)依次增大,其中A、D及C、F分別是同一主族元素,A元素的一種核素無中子,F(xiàn)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次外層電子數(shù)的0.75倍,B元素的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是內(nèi)層電子數(shù)的2倍,E元素的最外層電子數(shù)等于其電子層數(shù)。請回答:

(1)A、D、F形成化合物的電子式_____________。

(2)工業(yè)上在高溫的條件下,可以用A2C和BC反應制取單質(zhì)A2。在2L密閉容器中分別充入1 mol A2C和1 mol BC, —定條件下,2 min達平衡時生成0.4mol A2,則用BC表示的反應速率為________。下列關于該反應的說法中正確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A.增加BC2的濃度始終不能提高正反應速率

B.若混合氣體的密度不再發(fā)生變化,則反應達到最大限度

C.A2是一種高效優(yōu)質(zhì)新能源

D.若生成1 molA2,轉(zhuǎn)移2mol電子

(3)用A元素的單質(zhì)與C元素的單質(zhì)及由A、C、D三種元素組成的化合物的溶液構成燃料電池,寫出該電池的電極反應式:負極____________,正極_______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下列事實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平衡移動原理)解釋的是

①溴水中存在化學平衡:Br2+H2O HBr+HBrO,當加入AgNO3溶液后,溶液顏色變淺

②鐵在潮濕的空氣中易生銹

③二氧化氮與四氧化二氮的平衡體系,增大壓強后顏色加深

④合成氨反應,為提高氨的產(chǎn)率,理論上應采取降低溫度的措施

⑤鈉與氯化鉀共融制備鉀:Na(l)+KCl(l) K(g)+NaCl(l)

⑥反應CO(g)+NO2(g) CO2(g)+NO(g)(正反應為放熱反應),達到化學平衡后,升高溫度體系的顏色加深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⑥ D. ②③⑥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

【題目】硫酰氯(SO2C12)和氯化亞砜(SOC12)在空氣中遇水蒸氣發(fā)生劇烈反應,并產(chǎn)生大量白霧。硫酰氯(SO2C12)常用作氯化劑或氯磺化劑,用于制作藥品、染料、表面活性劑等。合成的反應式為: SO2(g) + Cl2(g)SO2Cl2(l) H=-197.3 kJ·mol-1

物質(zhì)

熔點/℃

沸點/℃

其他性質(zhì)

SO2C12

-54.1

69.1

易分解:SO2C12SO2↑+Cl2

合成SO2C12的裝置如下圖所示(夾持儀器已省略),請回答有關問題:

(1)從下表中選擇相應的裝置完成填空:

①制備SO2________(填字母)。

②寫出用所選裝置制取Cl2的離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2)合成SO2C12的裝置圖中儀器B的名稱為_________________;丁中盛放的是_____________。

(3)反應結(jié)束后,將乙中混合物分離開的實驗操作名稱是 _______________。

(4)圖中裝置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

(5)為提高本實驗中的產(chǎn)率,在實驗操作中還需要注意的事項有(只答條即可)__________。

(6)氯化亞砜(SOCl2)與水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_____,蒸干A1C13溶液不能得到無水AlCl3,SOC12AlCl3 6H2O的混合加熱,可得到無水A1C13,試解釋原因__________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