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下列實驗試劑或材料與其實驗名稱不相符合的是( 。
A.甲基綠吡羅紅--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B.酸性重鉻酸鉀--可以檢測有無酒精存在
C.斐林試劑--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
D.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檢測呼吸作用過程中有無CO2的產生

分析 甲基綠和吡羅紅兩種染色劑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利用甲基綠和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對細胞染色,同時顯示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觀察的結果是細胞核呈綠色,細胞質呈紅色.探究酵母菌呼吸方式實驗中,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酒精的產生,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溶液檢測二氧化碳的產生.檢測還原糖時,需要用斐林試劑,但斐林試劑在使用時要需水浴加熱.

解答 解:A、甲基綠和吡羅紅對DNA和RNA的親和力不同,用甲基綠吡羅紅混合染色劑對細胞進行染色,可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A正確;
B、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時,可以用酸性重鉻酸鉀溶液檢測酒精的存在,B正確;
C、斐林試劑使用時需要水浴加熱,因此探究溫度對唾液淀粉酶活性的影響是,不能用斐林試劑檢測,C錯誤;
D、呼吸產生的二氧化碳可以用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或澄清石灰水溶液進行檢測,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實驗、探究影響酶活性的因素、探究酵母菌細胞呼吸方式實驗,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掌握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試劑及試劑的作用、實驗結果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吉林省長春市普通高一上學期質量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表示某哺乳動物體內正在進行分裂的一個細胞,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該細胞為次級卵母細胞

B.該細胞含有2對同源染色體

C.該細胞分裂間期發(fā)生了基因突變

D.該動物體內的細胞染色體數目最多是8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據悉,自2014年2月開始爆發(fā)于西非的大規(guī)模埃博拉病毒疫情,目前已經造成全球近4000余人死亡,感染者已過萬人,大多數感染者都在非洲西部國家,而且有向全球蔓延趨勢,引起各國高度重視.下列關于埃博拉病毒的敘述正確的是( 。
A.EBV僅含有核糖體這一種細胞器
B.EBV雖然能在人群中傳染,但沒有細胞結構,因此不屬于生物
C.EBV雖然能引起傳染病,但必須寄生在活細胞內才能生活
D.EBV在人工配制的富含有機物的培養(yǎng)基上就可以培養(yǎng)繁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圖乙表示圖甲所示池塘受污染后在人為干預下恢復過程的能量流動圖(單位為103kJ/m2?y),請回答:

(1)該池塘的不同水層分布著不同的生物,屬于群落的垂直結構.
(2)生態(tài)系統的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沿著食物鏈和食物網進行;能量在流經生態(tài)系統各營養(yǎng)時,是單向和逐級遞減,而不是循環(huán)流動的.
(3)圖中①代表的生理過程是,圖中②代表的能量主要以(有機物中)穩(wěn)定的化學能  形式貯存.
(4)能量從該生態(tài)系統的第一營養(yǎng)級到第二營養(yǎng)級傳遞的效率約為16.9%.
(5)消費者需要補償能量輸入的主要原因是污染導致水生植物受損,流入該生態(tài)系統(生產者固定)的能量減少.
(6)圖丙是圖乙植食動物中兩個種群的數量變化,這兩個種群之間的關系是競爭,種群②的數量不會無限增多的原因主要是生物資源和空間有限、天敵的制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有關生物學實驗及研究的敘述不正確的有( 。
①在觀察細胞的DNA和RNA分布時,鹽酸的作用是對細胞進行解離 
②經健那綠染液處理,可以使活細胞中的線粒體呈藍綠色  
③可通過觀察溴麝香草酚藍水溶液是否變色來判斷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④提取色素采用紙層析法,利用的原理是色素在層析液中溶解度越大,在濾紙上擴散越快 
⑤正在發(fā)生質壁分離的植物細胞中觀察不到染色體  
⑥在“細胞大小與物質運輸的關系”實驗中,在相同時間內,NaOH在不同瓊脂塊內擴散的深度不相同.
A.一項B.兩項C.三項D.四項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表示某人工魚塘生態(tài)系統能量流動圖解(能量單位為:J/cm2•a),請據圖分析回答:

(1)圖中A代表的是呼吸作用散失的能量.
(2)肉食動物從上一營養(yǎng)級所同化的能量為2.5J/cm2•a. 能量從該生態(tài)系統的第二營養(yǎng)級到第三營養(yǎng)級的傳遞效率為13.8%(保留一位小數).
(3)從圖中分析可知,肉食性動物僅獲得部分植食性動物中的能量,原因有:①植食性動物體內的部分能量被自身呼吸作用而消耗;②部分植食性動物被貯存并輸出;③植食動物中還有少部分能量被分解者利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為探究高溫對酶活性的影響,某同學設計并進行了如下實驗:
方法步驟:
①取兩個大小相同的潔凈試管編號為1、2;
②在l號試管中加入2mL3%新鮮過氧化氫溶液,2號試管中加入1mL20%新鮮肝臟研磨液.分別置于100℃恒溫水浴5分鐘;
③將2號試管中的肝臟研磨液加入到l號試管中,振蕩搖勻,再置于100℃恒溫水浴5分鐘,結果未觀察到氣泡產生.
請據此回答下列問題:
(1)實驗目的:探究高溫對酶活性的影響.
(2)結果分析:該同學在實驗中觀察不到氣泡產生的原因可能是高溫使過氧化氫酶變性失活.
(3)交流討論:同學們推測實驗中觀察不到氣泡產生有三個原因.為了驗證推斷,在原實驗基礎上設計了如下實驗方案進行驗證.
方案①:將上述試管溫度緩慢降至37℃左右,若此過程中無氣泡產生,再向試管中加入2mL3%新鮮過氧化氫溶液,觀察,仍無氣泡產生,則說明高溫使過氧化氫酶變性.
方案②:將上述試管溫度緩慢降至37℃左右,若此過程中無氣泡產生,再向試管中加入1mL新鮮的20%新鮮肝臟研磨液,觀察,仍無氣泡產生,則說明高溫使過氧化氫(在與酶混合前)全部分解.
方案③:若方案①和方案②現象同時成立,則說明高溫既能使過氧化氫酶變性失活,又能使過氧化氫(在與酶混合前)全部分解.
(4)在研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實驗過程中,需控制pH等無關變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面關于下丘腦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大量出汗失水過多,下丘腦分泌的抗利尿激素增加
B.下丘腦能接受血糖濃度變化的信號刺激,產生興奮
C.下丘腦是體溫調節(jié)中樞和水平衡調節(jié)中樞
D.下丘腦具有滲透壓感受器、冷覺感受器的結構與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功能與細胞膜的功能無關的是(  )
A.垂體分泌的促甲狀腺激素通過血液運輸到甲狀腺,與甲狀腺細胞膜表面的受體結合
B.吞噬細胞對抗原處理后,以直接接觸方式將抗原呈遞給T細胞
C.精子和卵細胞之間的識別和結合
D.細胞內通過蛋白質纖維組成的網架結構進行物質運輸、能量轉換和信息傳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