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4.有基因型為AaBb的兩個精原細胞,一個精原細胞進行有絲分裂得到兩個子細胞A1和A2;另一個精原細胞減數第一次分裂得到兩個子細胞B1和B2,B1進行減數第二次分裂得到兩個子細胞C1和C2.在不考慮變異的情況下,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A2和B2的核DNA數目相同B.B1和B2的遺傳信息相同
C.B2和C2的染色體數目相同D.C1和C2的染色體形態(tài)相同

分析 1、有絲分裂形成的兩個子細胞與親代細胞完全相同,因此A1和A2所含的遺傳信息、DNA分子數、染色體形態(tài)等完全相同;
2、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因此B1和B2中都不含同源染色體,且染色體的形態(tài)也不同,但兩者所含的DNA分子數目、染色體組數完全相同;
3、減數第二次分裂類似于有絲分裂,因此C1和C2所含的遺傳信息、DNA分子數、染色體形態(tài)等完全相同.

解答 解:A、核DNA分子數的關系式是A1=A2=B1=B2=C1+C2,A錯誤;
B、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同源染色體分離,非同源染色體自由組合,因此B1和B2的遺傳信息不同,B錯誤;
C、B2所含染色體數目是體細胞的一半,但后期時與體細胞相同,而C2所含染色體數目與體細胞相同,因此B2和C2的染色體數目不一定相同,C錯誤;
D、減數第二次分裂類似于有絲分裂,因此C1和C2所含的染色體形態(tài)相同,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有絲分裂和減數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能準確判斷A1、A2、B1、B2、C1、C2這6種細胞中的染色體形態(tài)、遺傳信息、DNA分子數目及染色體組數.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敘述中不屬于脂質的功能的是( 。
A.組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B.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
C.細胞內良好的儲能物質D.組成細胞壁的重要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所示處于不同生理狀態(tài)的三個洋蔥鱗葉表皮細胞,請回答:
(1)圖A細胞處于何種生理狀態(tài)?質壁分離.
(2)圖中各細胞的細胞液濃度依次是C>A>B.
(3)假設將洋蔥鱗葉表皮細胞制成裝片并使之處于高滲溶液中而發(fā)生質壁分離,用顯微鏡觀察細胞質壁分離發(fā)展過程,發(fā)現該細胞形態(tài)的變化順序將如上圖所示的從B→A→C.
(4)圖中標號①指的物質是外界溶液,②指的是細胞液(結構).
(5)要使圖A狀態(tài)變?yōu)閳DB狀態(tài),應在蓋玻片邊緣滴加清水.
(6)本實驗過程中滴加液體的操作方法叫引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某地附近有一周期性泛濫的河流,如表為洪水泛濫期幾種小型植食性嚙齒類動物數量百分比和受猛禽捕食而造成的不同死亡率
嚙齒類動物種類普通田鼠根田鼠歐?黑線姬鼠
泛濫期種群數量(%)46.58.041.04.5
猛禽吐出殘食中出現的頻率(%)63.56.712.016.0
(1)表中幾種嚙齒類動物的種間關系為競爭.
(2)據表中數據分析,洪水泛濫期猛禽捕食普通田鼠數量最多,黑線姬鼠最有可能滅絕.洪水泛濫期時,嚙齒類動物往往集中于未被水淹的“小島”,在“小島”上具有良好的隱蔽場所,不易被捕食.嚙齒類動物能否到達“小島”與其是否具有游泳本領和攀援能力有關,表中可能會游泳或攀援能力較強的嚙齒類有根田鼠、歐?.
(3)據題意分析,影響種群數量的環(huán)境因素有氣候和天敵.
(4)該地的生態(tài)系統(tǒng)不會由于洪水的泛濫而被嚴重破壞,這是由于生態(tài)系統(tǒng)具有抵抗力穩(wěn)定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圖為膝跳反射示意圖:
(1)完成膝跳反射的結構基礎是反射弧,圖中A是感受器,興奮在反射弧中以電信號和化學信號形式傳導(傳遞);D處興奮時膜內的電位變化是由負變正.
(2)若當受試者有意識地控制小腿動作,膝跳反射就不能正常進行.這說明此反射活動受大腦(高級中樞)的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小鼠基因靶向敲除技術是采用工程技術手段使小鼠體內的某一基因失去功能,以研究基因在生物個體發(fā)育和病理過程中的作用.例如現有基因型為BB的小鼠,要敲除基因B,可先用體外合成的突變基因b取代正常基因B,使BB細胞改變?yōu)锽b細胞,最終培育成為基因敲除小鼠bb.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基因靶向敲除”技術采用了基因工程的技術手段.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們的愿望,進行嚴格的設計,并通過體外DNA重組和轉基因等技術,賦予生物以新的遺傳特性.
(2)基因表達載體應包括啟動子、目的基因、終止子、標記基因.目的基因導入受體細胞后,首先要檢測轉基因生物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這是目的基因能否在受體細胞中穩(wěn)定遺傳的關鍵.
(3)為獲得“基因靶向敲除”的小鼠個體,則應將同源目的基因導入小鼠的受精卵.此外還必須經過早期胚胎培養(yǎng)和胚胎移植等胚胎工程的技術手段,最終由受體母鼠生下來.
(4)按上述“基因靶向敲除”操作獲得的多只雌雄小鼠都是雜合子,人們想在此基礎上獲得一個含純合目的基因的個體.簡要的方案是:讓獲得的雜合子雌雄小鼠交配,從后代中篩選出含目的基因的純合小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是某植物細胞呼吸過程示意圖.Ⅰ∽Ⅶ代表物質,①∽③代表過程.請據圖回答下列問題.

(1)乙圖中氧濃度為10%-25%(超過10%)時只進行甲圖所代表的呼吸方式,甲圖與馬鈴薯塊莖細胞在缺氧時的代謝相比,特有的步驟是②③ (填數字),這些過程發(fā)生在線粒體的基質和線粒體內膜(或線粒體)部位.
(2)若用18O標記甲圖中參與②過程的H2O,則在細胞呼吸產物中能首先測到放射性的是二氧化碳,甲圖中V和VII分別代表物質是[H]、CO2
(3)在乙圖中繪出無氧呼吸CO2的釋放量與O2濃度的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研究者以不同濃度的赤霉素(GA3)和聚乙二醇(PEG)處理雞冠花種子,研究它們對種子發(fā)芽勢及對萌動種子呼吸速率的影響,結果如圖.

(發(fā)芽勢指種子從發(fā)芽開始到發(fā)芽高峰時段內發(fā)芽種子數占測試種子總數的百分比.)
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在0~400mg/L范圍內,PEG對發(fā)芽勢具促進作用,且促進效應隨濃度升高而增強
B.相同濃度的GA3促進種子發(fā)芽勢的效應比PEG低
C.種子呼吸速率越強,發(fā)芽勢越強
D.若在GA3處理組中同時施用一定量的脫落酸,則種子的發(fā)芽勢會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黃石第三中學高二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物體內細胞沒有表現出全能性,而是分化為不同的組織、器官,因為( )

A.細胞喪失了全能性

B.不同的細胞內基因不完全相同

C.基因的表達有選擇性

D.在個體發(fā)育的不同時期細胞內的基因發(fā)生了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