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8.下列有關生命科學史的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A.恩吉爾曼的實驗證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
B.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是在通過多次實驗和觀察后不斷改善而構建的
C.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的DNA使R型細菌發(fā)生了轉化
D.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了DNA分子是遺傳物質,DNA分子能進行復制

分析 1、光合作用的發(fā)現(xiàn)歷程:
(1)普利斯特利通過實驗證明植物能凈化空氣;
(2)梅耶根據能量轉換與守恒定律明確指出植物進行光合作用時光能轉換為化學能;
(3)薩克斯通過實驗證明光合作用的產物除了氧氣外還有淀粉;
(4)恩格爾曼采用水綿、好氧細菌和極細光束進行對照實驗,發(fā)現(xiàn)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
(5)魯賓和卡門采用同位素標記法進行實驗證明光合作用釋放的O2來自水;
(6)卡爾文采用同位素標記法探明了CO2的固定過程中碳元素的轉移途徑.
2、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包括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其中格里菲斯體內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將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艾弗里體外轉化實驗證明DNA是遺傳物質.
3、T2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步驟:分別用35S或32P標記噬菌體→噬菌體與大腸桿菌混合培養(yǎng)→噬菌體侵染未被標記的細菌→在攪拌器中攪拌,然后離心,檢測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質.

解答 解:A、恩吉爾曼的實驗證明了植物的光合作用的場所是葉綠體,A正確;
B、細胞膜的流動鑲嵌模型是在通過多次實驗和觀察后不斷改善而構建的,B正確;
C、格里菲思的肺炎雙球轉化實驗證明S型細菌中存在某種轉化因子能使R型細菌轉化為S型細菌,但沒有證明轉化因子是DNA,C錯誤;
D、噬菌體侵染細菌的實驗證明了DNA分子是遺傳物質,DNA分子能進行復制,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探究光合作用的歷程、探索遺傳物質的歷程等,對于此類試題,需要考生注意的細節(jié)較多,如實驗的原理、實驗采用的方法、實驗現(xiàn)象及結論等,需要考生在平時的學習過程中注意積累.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南省永州市高一上第三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浸泡在一定濃度硝酸鉀溶液中的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后又出現(xiàn)質壁分離復原,與此過程密切相關的細胞器有( )

①液泡 ②核糖體 ③線粒體 ④葉綠體 ⑤中心體.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③⑤ D.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圖1表示細胞內合成RNA的過程;圖2表示a、b、c三個核糖體相繼結合到一個mRNA分子上,并沿著mRNA移動合成肽鏈的過程.下列相關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圖2中最早與mRNA結合的核糖體是a,核糖體沿箭頭①方向移動
B.只要是活細胞,均能發(fā)生圖1圖2過程
C.圖2發(fā)生在核糖體中,不需要酶的參與
D.圖1堿基的配對方式為A-U、G-C、T-A,圖2為A-U、G-C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高科技成果中,根據基因重組原理進行的是( 。
①利用雜交技術培育出超級水稻   
②通過返回式衛(wèi)星搭載種子培育出太空椒
③通過體細胞克隆技術培養(yǎng)出克隆牛   
④將健康人的正常基因植入病人體內治療基因病
⑤將蘇云金桿菌的某些基因移植到棉花體內,培育出抗蟲棉.
A.①③⑤B.①②④C.①④⑤D.①②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與傳統(tǒng)的雜交育種和誘變育種相比,下列不屬于通過基因工程和細胞工程等現(xiàn)代生物技術培育農作物新品種的優(yōu)越性的是(  )
A.克服遠緣雜交的生殖隔離B.對農作物進行定向改良
C.育種周期較短D.不存在生態(tài)和進化安全性問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培養(yǎng)基配制需要運用滅菌和消毒技術,但兩者消滅的微生物種類和數(shù)量是不同的,下列哪一項能正確表示消毒結果和滅菌結果之間的關系(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是滲透作用與水分子流動的實驗裝置,用玻璃紙將燒杯內的清水與漏斗中的蔗糖溶液隔開,則( 。
A.水分子只從燒杯通過玻璃紙向漏斗內移動
B.水分子只從漏斗通過玻璃紙向燒杯內移動
C.蔗糖分子能從漏斗通過玻璃紙向燒杯內移動
D.在單位時間內,由燒杯向漏斗通過的水分子數(shù)多于由漏斗向燒杯通過的水分子數(shù)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關于物質的跨膜運輸?shù)臄⑹稣_的是( 。
A.分泌蛋白的分泌過程需要跨過1層生物膜
B.水稻葉肉細胞無氧呼吸產生的CO2,被同一個細胞利用需要跨過4層生物膜
C.mRNA從細胞核進入到細胞質需要跨過4層磷脂分子層
D.葉綠體基質中的O2被相鄰細胞利用至少要跨過6層磷脂雙分子層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將A、B兩種植物的原生質體融合,經植物組織培養(yǎng)生成雜種植株,并對雜種植株的光合特征進行研究.
(1)常用纖維素酶(和果膠酶)去除植物細胞的細胞壁,得到原生質體.將A、B兩類原生質體混合,在聚乙二醇的作用下發(fā)生細胞融合,若只考慮細胞的兩兩融合,將會有3種融合細胞.
(2)在AB融合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需加“飼養(yǎng)細胞”協(xié)助其生長繁殖.在其他條件適宜且相同時,幾種不同的飼養(yǎng)細胞對AB融合細胞分裂及生長的影響如下表:
飼養(yǎng)細胞種類一次分裂二次分裂細胞團再生愈傷組織飼養(yǎng)細胞生長狀況
B6S3++++-
大谷早++--+
Z4++--+
注:+表示可以正常進行,-表示不能正常進行
       實驗表明,培養(yǎng)AB融合細胞時,理想的飼養(yǎng)細胞為B6S3(細胞),AB融合細胞經二次分裂后不能形成細胞團及愈傷組織的原因可能是飼養(yǎng)細胞在培養(yǎng)基中生長,消耗了培養(yǎng)基中的營養(yǎng)物質.
(3)AB融合細胞再生雜種植株后,對A、B及AB雜種植株的光和特性進行檢測,結果如圖.圖中AB雜種植物更適于在低CO2濃度環(huán)境中生活.AB雜種植株和A植物或B植物的雜交后代出現(xiàn)不育現(xiàn)象,原因是子代在減數(shù)分裂時,同源染色體聯(lián)會紊亂不能產生配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