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答下列關于人體免疫的問題:
(1)如圖顯示人體內巨噬細胞吞噬病菌過程.通常情況下大多數(shù)病菌在巨噬細胞內被水解,此種免疫屬于
 
免疫,其中在過程2起重要作用的細胞器是
 
.過程1和3說明細胞膜具有
 
特性.
(2)有些毒性很強的細菌經(jīng)過上述過程還不能被清除,它們會刺激B淋巴細胞,使之迅速增殖分化成
 
 
.當該菌體在體液活動時,會被相應的
 
消滅,該物質是由細胞器
 
合成的.
(3)艾滋病病人發(fā)病后,常死于各種感染,原因是
 

(4)能正確表示病毒或病菌侵入機體后,引起血液中抗體濃度變化的是(①表示第一次感染,②表示第二次感染)
 


(5)根據(jù)病毒入侵機體后引起血液中抗體濃度變化的規(guī)律,為提高人體對病毒的預防能力,應采取的措施是向人體注射
 

A.疫苗       B.抗體       C.抗生素       D.抗病毒藥物
(6)人體合成的抗體有數(shù)百萬種,每種抗體都能特異性地識別相應抗原,主要是由于抗體分子結構中的
 
不同.
(7)甲型H1N1流感流行期間,對排除的疑似患者及易感人群,可接種疫苗進行預防,對人的免疫系統(tǒng)來說,疫苗屬于
 
物質,進入機體后可以引起
 
反應.
考點:人體免疫系統(tǒng)在維持穩(wěn)態(tài)中的作用
專題:
分析:1、據(jù)圖分析,a表示線粒體,b表示內質網(wǎng);①是吞噬細胞的內吞作用,②表示溶酶體的水解作用,③是吞噬細胞的外排作用,吞噬細胞的內吞和外排作用依賴于生物膜的流動性特點.
2、在第一次接受病原體刺激后,B細胞增殖分化成大量的漿細胞和記憶細胞,漿細胞產(chǎn)生大量抗體,使抗體數(shù)量增加;當病原體再次入侵時,記憶細胞會大量且迅速分化為漿細胞,產(chǎn)生更強的免疫效應,產(chǎn)生抗體的數(shù)量快而強.
解答: 解:(1)上圖顯示人體內巨噬細胞吞噬病菌過程.通常情況下大多數(shù)病菌在巨噬細胞內被水解,此種免疫屬于非特異性免疫,其中在過程2起重要作用的細胞器是溶酶體.過程1和3說明細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
(2)有些毒性很強的細菌經(jīng)過上述過程還不能被清除,它們會刺激B淋巴細胞,使之迅速增殖分化成漿細胞和記憶B細胞.當該菌體在體液活動時,會被相應的抗體消滅,抗體的本質是蛋白質,是在漿細胞的核糖體合成的.
(3)艾滋病病人發(fā)病后,常死于各種感染,主要原因是HIV主要感染免疫系統(tǒng)中的T淋巴細胞,進而破壞了整個免疫系統(tǒng),導致無法抵御其他病原體的感染..
(4)第一次感染刺激機體產(chǎn)生記憶細胞和漿細胞,進而產(chǎn)生抗體消滅抗原;第二次感染抗原刺激記憶細胞迅速增值分化形成漿細胞,從而產(chǎn)生大量抗體,故C正確.
(5)為提高人體對病毒的預防能力,一般采取的措施是向人體注射疫苗,.
(6)人體每種抗體都能特異性地識別相應抗原,主要是由于抗體分子結構不同,即氨基酸序列不同.
(7)對人的免疫系統(tǒng)來說,疫苗屬于抗原物質,進入機體后可以引起特異性免疫反應.
故答案為:
(1)非特異性  溶酶體  一定的流動性
(2)漿細胞   記憶B細胞   抗體   核糖體
(3)HIV主要感染免疫系統(tǒng)中的T淋巴細胞,進而破壞了整個免疫系統(tǒng),導致無法抵御其他病原體的感染.
(4)C
(5)A
(6)氨基酸序列
(7)抗原    特異性免疫
點評:本題考查免疫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識圖和理解能力,屬于中檔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取1個含有1對同源染色體的精原細胞,用15N標記細胞核中DNA,然后放在含14N的培養(yǎng)基中培養(yǎng),讓其連續(xù)進行兩次有絲分裂,形成4個細胞,這4個細胞中含15N的細胞個數(shù)不可能是(  )
A、1B、2C、3D、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用a表示堿基,b表示脫氧核苷酸,c表示基因,d 表示DNA.下列圖中四者關系中正確的是( 。
A、
B、
C、
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用下列哪種情況的肺炎雙球菌感染小鼠會使它生病和死亡(  )
A、R型活細菌
B、加熱殺死的R型細菌
C、加熱殺死的S型活細菌
D、加熱殺死的S型細菌和R型活細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為電子顯微鏡視野中觀察到的某真核細胞的一部分,請分析后回答:
(1)此圖是
 
細胞的亞顯微結構示意圖,判斷的理由是
 

(2)圖中屬于生物膜系統(tǒng)的是
 
(填序號).
(3)為研究細胞的各種組成成分和功能,需將細胞器分離.分離各種細胞器常用的方法是
 

(4)若用丙酮從細胞中提取脂質,在空氣-水界面上鋪展成單分子層,測得的單分子層面積是否大于細胞表面積的2倍?
 
,理由是
 

(5)此細胞是不是在中學實驗室條件下觀察線粒體的理想實驗材料?
 
,原因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科學家們常用雜交實驗來尋找基因的位置,認真閱讀以下動物和植物的雜交實驗,回答相關問題.

Ⅰ.動物多為二倍體,缺失一條染色體是單體(2n-l).大多數(shù)動物的單體不能存活,但在黑膜果蠅中,點狀染色體(4號染色體,即圖1中的dd′)缺失一條也可以存活,而且能夠繁殖后代,可以用來進行遺傳學研究.果蠅群體中存在無眼個體,無限基因位于常染色休上,將無眼果蠅個體與純合野生型個體交配,子代的表現(xiàn)型及比例如下表.
無眼野生型
F1085
F279245
據(jù)表判斷,顯性性狀為
 
.根據(jù)以上判斷,請利用正常無眼果蠅,探究無眼基因是否位于4號染色體上.完成以下實驗設計:
實驗步驟:
第一步:讓正常無眼果蠅個體與野生型(純合)4號染色體單體果蠅交配,獲得子代;
第二步:統(tǒng)計子代的性狀表現(xiàn),并記錄.
實驗結果預測及結論:
①若
 
,則說明無眼基因位于4號染色體上;
②若
 
,則說明無眼基因不位于4號染色體上.
Ⅱ.某種植物花的顏色由兩對基因(A和a,B和b)控制,A基因控制色素合成(AA和Aa的效應相同),B基因為修飾基因,淡化顏色的深度(BB和Bb的效應不同).其基因型與表現(xiàn)型的對應關系見下表.請回答下列問題.
基因組合A_BbA_bbA_BB或aa__
花的顏色粉色紅色白色
為了探究兩對基因(A和a,B和b)是在同一對同源染色體上,還是在兩對同源染色體上?某課題小組選用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進行自交實驗.
實驗假設:這兩對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置有三種類型,已給出兩種類型,請將來給出的類型畫在方框內(如圖2所示,豎線表示染色體,黑點表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位點).
實驗步驟:
第一步:選用基因型為AaBb的粉花植株進行自交實驗.
第二步:觀察并統(tǒng)計子代植株花的顏色和比例.
實驗可能的結果(不考慮同源染色體的交叉互換)及相應的結論:
a.若子代植株花色及其比例為
 
時,則兩對基因的位置關系符合第一種類型;
b.若子代植株花色及其比例為
 
時,則兩對基因的位置關系符臺第二種類型;
c.若子代植株花色及其比例為
 
時,則兩對基因的位置關系符合第三種類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1表示人體內特異性免疫的過程,圖中數(shù)字分別代表相應的生理活動,試回答下列問題:

(1)圖1中不能進行細胞分裂和細胞分化的細胞是
 
 
.由記憶細胞或B細胞形成效B應細胞是
 
的結果.
(2)圖1中虛線所表示的箭頭是
 
(初次/二次)免疫,此時血清中抗體的特點是
 
.利用該原理可用減毒或滅毒的抗原制成
 
,提高人體的抵抗能力.
(3)當HIV病毒進入人體后,會攻擊
 
(免疫細胞),從而使
 
逐漸喪失,
 
也會隨之減弱.當人體感染其他病毒源時,由于免疫功能缺陷而導致喪命.
(4)通過對免疫動物和未免疫動物的血清蛋白用電泳的方法,可以看到主要四個部分:血清白蛋白、α球蛋白、β球蛋白和γ球蛋白.如圖2所示,由圖2示可知,抗體的化學本質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雌蝗蟲染色體數(shù)為2n=24,在顯微鏡下觀察雌蝗蟲卵巢細胞分裂的固定裝片時,看到12條染色體排列于赤道板,說明此細胞處于(  )
A、有絲分裂后期
B、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中期
C、減數(shù)第二次分離中期
D、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免疫是人體的一項重要調節(jié)機制,下列有關敘述中不正確的是( 。
A、人體的免疫功能也可以清除自身細胞
B、艾滋病是HIV病毒攻擊人的T細胞,最終使人喪失一切免疫能力
C、目前,注射“甲流”疫苗是治療甲型H1N1流感的有效措施
D、記憶細胞在接受相同抗原刺激后能夠產(chǎn)生相應的效應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