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9.若在如圖甲所示神經纖維的右側給予一適當?shù)拇碳?nbsp;(電表指針偏轉方向與電流進表方向一致),圖①②③是神經沖動在纖維上傳導過程中可能出現(xiàn)的電表指針偏轉示意圖,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電表偏轉的順序依次是:②→①→②→③→②
B.圖①中 b 電極處鈉離子通道大量開放,鈉離子內流
C.圖②中 a 電極處神經纖維膜呈外正內負,鉀離子通道開放,鈉離子通道關閉
D.圖③中 a 電極處神經纖維處于極化狀態(tài),鉀離子擴散到膜外,而負離子不能擴散出去

分析 神經纖維未受到刺激時,K+外流,細胞膜內外的電荷分布情況是外正內負;當某一部位受刺激時,Na+內流,其膜電位變?yōu)橥庳搩日?/p>

解答 解:A、據(jù)圖可知電流表兩極分別處在膜內(a)和膜外(b).神經纖維靜息時,膜外是正電位,膜內是負電位,因此電流表指針向左偏轉,即③;當神經纖維受到適當?shù)拇碳r產生的沖動傳至b處時,b處的電位變?yōu)樨撾娢,與a相同,電流表指針不偏轉,即②;當興奮傳過去后,b處恢復到靜息電位的正電位,a處始終是負電位,因此電流表的指針向左偏轉,即③,故電表偏轉的順序依次是:③→②→③→②→③,A錯誤;
B、圖①b電極處的膜處于未興奮狀態(tài),鉀離子通道開放,K+外流,B錯誤;
C、圖②有兩種情況,當a電極處的膜處于興奮狀態(tài)時,鈉離子通道開放,Na+內流,其膜電位變?yōu)橥庳搩日,此時b處為未興奮狀態(tài),其膜電位為外正內負,電表不偏轉;反過來,a處于未興奮狀態(tài),b處于興奮狀態(tài)時,電表也不偏轉,C錯誤;
D、圖③a電極處神經纖維處于極化狀態(tài),K+外流,而負離子不能擴散出去,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及電流表的偏轉情況,意在強化學生對興奮的傳導及電流表的偏轉的相關知識的理解與掌握.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扦插是金銀花常見的繁殖方式,科研人員為探究生根粉對金銀花插條生根的影響進行了相關實驗,得到如表所示結果(生根率=$\frac{生根插條數(shù)}{插條總數(shù)}$×l00%).相關敘述錯誤的是(  )
實驗組別12345
生根粉溶液濃度/mg•L-10abcd
生根率/%53.3342.0354.4465.5660.78
A.最好從帶飽滿側芽的一年生枝條上剪取插條
B.實驗中插條的處理方法和時間會影響實驗結果
C.4組實驗中生根粉溶液的濃度a最小、c最適宜
D.實驗結果表明生根粉對插條生根的作用具有兩重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人類培育的動植物品種數(shù)量十分繁多,如月季品種在我國有1000個左右,這體現(xiàn)了(  )
A.生境多樣性B.遺傳多樣性C.物種多樣性D.生態(tài)多樣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下列四種材料的主要成分不是纖維素的是( 。
A.木材B.C.蠶絲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下列關于探索 DNA 是遺傳物質實驗的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肺炎雙球菌離體細菌轉化實驗中肺炎雙球菌R型轉化為S型是基因突變的結果
B.肺炎雙球菌活體細菌轉化證明了DNA是肺炎雙球菌的遺傳物質
C.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中T2噬菌體的DNA是用32P直接標記的
D.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證明了DNA是T2噬菌體的遺傳物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實驗題

14.現(xiàn)有甲乙丙丁四種動物細胞懸液,設生物制劑 X 只對四種動物細胞樣品中的一種有促進增殖作用,而生物制劑 Y 則只對其中的另一種細胞有抑制增殖的作用.為了鑒定兩種生物制劑對哪種動物細胞增殖產生影響,請根據(jù)以下提供的實驗材料,提出實驗思路,預測實驗結果.
材料與用具:生物制劑 X、Y 溶液,甲乙丙丁細胞懸液各一瓶,細胞培養(yǎng)液,胰蛋白酶,若干培養(yǎng)瓶,顯微鏡,血細胞計數(shù)板,培養(yǎng)箱等.
(要求與說明:裝片的具體制作過程和細胞計數(shù)操作過程不作要求,答題時不考慮加入 X 或 Y 后的體積變化等誤差.提供的細胞均具有分裂能力,一種制劑只對其中一種細胞產生作用.)
請回答:
(1)實驗思路(其中實驗分組用表格形式表示):①取培養(yǎng)瓶若干,進行分組編號如下表:

每組設置若干重復樣品.
②按上述分組,在各培養(yǎng)瓶中分別加入等量的細胞懸液和生物制劑,再加入等量的細胞培養(yǎng)液,搖勻.
③各組樣品在培養(yǎng)箱中培養(yǎng)一段合適的時間后,各取每組中的幾個樣品,加入胰蛋白酶,搖勻,在顯微鏡下用血細胞計數(shù)板分別計數(shù)并記錄細胞數(shù).
④每隔相同時間重復③.
⑤統(tǒng)計并分析所得數(shù)據(jù)..
(2)預測實驗結果(假設生物制劑 X 只對甲種動物細胞起作用,生物制劑 Y 只對丁種動物細胞起作用,請用曲線圖表示細胞數(shù)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甲胎蛋白(AFP)主要來自胚胎的肝細胞,胎兒出生后約兩周AFP從血液中消失.肝細胞發(fā)生癌變時,AFP會持續(xù)性異常升高.下列推測合理的是( 。
A.肝細胞中的內質網和高爾基體參與AFP的加工與運輸
B.肝細胞的分裂周期變長時,AFP合成會增加
C.指導合成AFP的基因屬于原癌基因,發(fā)生突變后才表達
D.肝細胞發(fā)生癌變后因細胞膜上糖蛋白增多而容易發(fā)生擴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有關生命系統(tǒng)的活動中,不是雙向進行的是(  )
A.興奮在神經纖維上的傳導
B.植物細胞發(fā)生質壁分離過程中,水分子的運動
C.生態(tài)系統(tǒng)的信息傳遞
D.生長素在胚芽鞘、芽、幼葉和幼根中的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下面表示某地從裸巖演替到森林的過程,大致經歷了以下幾個階段.請回答:
裸巖階段→地衣階段→A→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森林階段
(1)圖中所示過程屬于初生演替,其中A表示苔蘚階段.在該演替的過程中,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抵抗力穩(wěn)定性增強.
(2)草本植物階段→灌木階段,灌木逐漸取代了草本植物,其主要原因是灌木較為高大,能獲得更多的陽光.
(3)森林階段有些啄木鳥雖然外形相似但不是同一個物種,支持這一判斷最重要的依據(jù)是自然條件下,這些啄木鳥之間存在著生殖隔離.
(4)森林階段中植物有明顯的分層現(xiàn)象,形成群落的垂直機構(空間結構),而森林中的動物也有類似的分層現(xiàn)象,原因是群落中植物為動物創(chuàng)作了多種多樣的棲息空間和食物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