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參與果酒制作的微生物是酵母菌,其新陳代謝類型為異養(yǎng)兼性厭氧型.果酒制作的原理:
(1)在有氧條件下,反應式如下:C6H12O6+6H2O+6O2$\stackrel{酶}{→}$6CO2+12H2O+能量;
(2)在無氧條件下,反應式如下: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
2、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新陳代謝類型是異養(yǎng)需氧型.果醋制作的原理:
當氧氣、糖源都充足時,醋酸菌將葡萄汁中的果糖分解成醋酸.
當缺少糖源時,醋酸菌將乙醇變?yōu)橐胰賹⒁胰┳優(yōu)榇姿幔?br />3、腐乳的制作過程主要是:讓豆腐上長出毛霉→加鹽腌制→加鹵湯裝瓶→密封腌制.多種微生物參與了豆腐的發(fā)酵,如青霉、酵母、曲霉、毛霉等,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毛霉.毛霉等微生物產(chǎn)生的蛋白酶能將豆腐中的蛋白質(zhì)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可將脂肪水解為甘油和脂肪酸.
4、參與泡菜制作的微生物是乳酸菌,泡菜制作的原理:乳酸菌在無氧條件下,將糖分解為乳酸.
解答 解:(1)酵母菌通過無氧呼吸產(chǎn)生酒精,因此酒精發(fā)酵的反應式為: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
(2)果醋發(fā)酵的適宜溫度是30~35℃;參與果醋制作的微生物是醋酸菌,其代謝類型為異養(yǎng)需氧型.
(3)腐乳制作過程中,主要利用微生物產(chǎn)生的蛋白酶和脂肪酶等,其中蛋白酶能將蛋白質(zhì)分解成小分子的肽和氨基酸,脂肪酶能將脂肪分解為甘油和脂肪酸,因此豆腐中營養(yǎng)物質(zhì)的種類增加,且更易于消化和吸收.
(4)制作泡菜時,泡菜壇內(nèi)有時會長一層白膜,這是酵母菌的繁殖導致的;按照鹽與清水的質(zhì)量比為1:4的比例配制鹽水,并將鹽水煮沸;通常采用比色法來測定亞硝酸鹽的含量,即在鹽酸酸化條件下,亞硝酸鹽與對氨基苯磺酸發(fā)生重氮化反應后,與N-1-萘基乙二胺鹽酸鹽結合形成玫瑰紅色染料,與已知濃度的標準顯色液目測比較,還可以估算泡菜中亞硝酸鹽含量.
故答案為:
(1)C6H12O6$\stackrel{酶}{→}$2CO2+2C2H5OH+能量
(2)30~35℃異養(yǎng)需氧型
(3)蛋白酶 增加
(3)酵母 1:4 比色
點評 本題是對果醋、腐乳、泡菜制作的原理、菌種、發(fā)酵條件的控制的考查,回憶果醋、腐乳、泡菜制作的原理、菌種、發(fā)酵條件,然后結合問題進行解答.試題滲透知識與能力的關聯(lián)性,拓寬學科素養(yǎng)的考查,重視學科知識對生物學現(xiàn)象的解釋、重視運用學科知識解決實際問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高三上第三次質(zhì)檢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呼吸的說法正確的是( )
A.真核細胞都能進行有氧呼吸
B.原核細胞無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C.空氣中的病毒一般進行有氧呼吸
D.進行有氧呼吸的細胞中肯定含有與有氧呼吸有關的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由于細胞體積小,所以肺炎雙球菌被歸為原核生物 | |
B. | 肺炎雙球菌通過其感染的生物體的核糖體合成自身的蛋白質(zhì) | |
C. | 艾弗里的肺炎雙球菌轉化實驗證明了DNA是遺傳物質(zhì) | |
D. | 肺炎雙球菌的遺傳物質(zhì)主要分布在染色體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甲 | B. | 丙 | C. | 甲和乙 | D. | 丙和乙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100% | B. | $\frac{4}{16}$ | C. | $\frac{12}{16}$ | D. | 0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在子二代和子一代中,雄性果蠅均多于雌性果蠅 | |
B. | 子二代中無基因型為aa果蠅 | |
C. | 子二代和子一代相比,各基因型的比值沒有改變 | |
D. | 子二代中基因型為AA的果蠅占$\frac{1}{3}$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省高三上第三次質(zhì)檢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把一個已發(fā)生質(zhì)壁分離的植物細胞投入清水中,細胞的吸水能力將( )
A.逐漸增強 B.逐漸降低
C.保持不變 D.先升高后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氮素水平 (mmol•L-1) | 葉綠素含量 (μg•cm-2) | 凈光合速率 (μmol•m-2•s-1) | 氣孔導度 (mmol•m-2•s-1) | 胞間CO2濃度 (μL•L-1) |
5(低氮) | 86 | 19.4 | 0.68 | 308 |
10(中氮) | 99 | 20.7 | 0.84 | 304 |
15(偏高) | 103 | 21.4 | 0.85 | 301 |
20(高氮) | 103 | 22.0 | 0.84 | 295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