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孟德爾發(fā)現遺傳因子及其傳遞規(guī)律,但并未證實其化學本質 | |
B. | 摩爾根巧妙利用紅眼與白眼果蠅的雜交實驗證實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 | |
C. | 赫爾希與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有力的證明了生物的主要遺傳物質是DNA | |
D. | 沃森和克里克構建了DNA分子雙螺旋結構模型,使遺傳學的研究步入分子水平 |
分析 1、孟德爾以豌豆為實驗材料,運用假說演繹法得出兩大遺傳定律,即基因的分離定律和自由組合定律.
2、沃森和克里克運用建構物理模型的方法構成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
4、薩頓運用類比推理法提出基因在染色體上的假說,摩爾根運用假說演繹法證明基因在染色體上.
4、噬菌體侵染細菌時,只有DNA進入細菌,蛋白質外殼留在細菌外,這樣到達DNA分子和蛋白質的徹底分離,因此其實驗結果更具有說服力.
解答 解:A、孟德爾發(fā)現遺傳因子并證實了其傳遞規(guī)律,但沒有證實遺傳因子的化學本質,A正確;
B、摩爾根巧妙利用紅眼與白眼果蠅的雜交實驗證實了基因位于染色體上,B正確;
C、赫爾希與蔡斯的噬菌體侵染細菌實驗有力的證明了生物的遺傳物質是DNA,但沒有證明DNA是主要的遺傳物質,C錯誤;
D、沃森和克里克構建了DNA雙螺旋結構模型,使遺傳學的研究步入分子水平,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究歷程,要求考生了解人類對遺傳物質的探究歷程,掌握不同時期不同科學家的實驗過程、實驗現象及實驗結論,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洛陽市高一上學期9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如圖所示:甲圖中①②表示目鏡,③④表示物鏡,⑤⑥表示物鏡與載玻片之間的距離,乙和丙分別表示不同物鏡下觀察到的圖像。下面描述正確的是( )
A.觀察物像丙時應選用甲中①④⑥組合
B.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正確調節(jié)順序:轉動轉換器→調節(jié)光圈→移動標本→轉動細準焦螺旋
C.若丙是由乙放大10倍后的物像,則細胞的面積增大為原來的10倍
D.若丙圖觀察到的細胞是位于乙圖右上方的細胞,從圖中的乙轉為丙時,應向右上方移動裝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環(huán)狀雙鏈DNA分子 | B. | 環(huán)狀單鏈DNA分子 | C. | 環(huán)狀單鏈RNA分子 | D. | 線狀雙鏈DNA分子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a、b、c表示溫度,則一定是 a>b>c | B. | a、b、c 表示酶的濃度,則 a>b>c | ||
C. | a、b、c 表示底物的濃度,則a>b>c | D. | a、b、c表示PH,則不可能是a>b>c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基因突變一定能引起性狀改變 | |
B. | 親代的突變基因一定能傳遞給子代 | |
C. | 等位基因的產生是基因突變的結果 | |
D. | DNA分子結構的改變都屬于基因突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