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2.如圖是一滲透裝置,漏斗內外的液面差最大値為H1,最終液面差為H2,且H1>H2.下列相關說法正確的是( 。
A.狀態(tài)1時,溶液A的濃度小于溶液B的濃度
B.狀態(tài)2時,半透膜對水分子的通透性為零
C.狀態(tài)3時,半透膜兩側濃度大小相等
D.溶液A中的部分溶質微粒能透過半透膜

分析 1、滲透作用指的是水分子(或其他溶劑分子)通過半透膜,從低濃度溶液向高濃度溶液的擴散.
2、根據(jù)題意和圖示分析可知:A是清水,B、C代表蔗糖溶液,水的運輸方式是自由擴散,水從水濃度高的地方向水濃度低的地方運輸,而水的濃度越高,則溶液中溶質的濃度就越低,所以綜合分析,水運輸?shù)姆较蚓褪侨芤褐腥苜|的濃度越高,水分運輸?shù)木驮蕉啵?/p>

解答 解:A、由于漏斗內液面上升,故狀態(tài)1時,溶液B的濃度大于溶液A的濃度,A錯誤;
B、狀態(tài)2時,水分子進出半透膜的速率相等,并非水分子不能通過半透膜,B錯誤;
C、狀態(tài)3時,依然有一定的液柱,說明漏斗內溶液濃度依然大于水槽內溶液的濃度,這樣液柱才能維持,C錯誤;
D、H1>H2,說明狀態(tài)3半透膜兩側濃度差減小了,而減小的原因是漏斗內的部分溶質透過了半透膜,D正確.
故選:D.

點評 本題考查物質進出細胞的方式的綜合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學生的識記能力和判斷能力,運用所學知識綜合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隨著海拔升高,某地的植被類型依次為落葉闊葉林、針闊葉混交林、針葉林、灌叢和草甸等.該地分布著多種動物.請回答:
(1)調查該地某雙子葉植物的種群密度可采用樣方法,為避免調查者主觀因素的影響,要做到隨機取樣.調查野兔的種群密度可采用標志重捕法法.野兔的種群密度除了受遷入率和遷出率的影響外,還受該野兔種群的出生率、死亡率、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等因素的影響.
(2)該地草甸、灌叢、針闊葉混交林的豐富度不同,豐富度是指群落中物種數(shù)目的多少.
(3)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生物群落具有明顯的垂直結構,這種結構可以提高群落利用陽光等資源的能力.
(4)圖1為一小型植物園的一個花圃,在花圃中育有牽;ǎ┖拖蛉湛承8叨䦟W生對該花圃上的某種植物進行種群密度調查時,制訂了如下方案:

請回答:
①確定調查對象:花圃中栽有漂亮的牽牛花和向日葵,在確定調查對象時應選擇的調查對象是向日葵比較合適.
②確定樣方:確定樣方的大小,一般以1m2為宜;常用的取樣方法有五點取樣法、等距取樣法
③計數(shù)及種群密度的計算:計數(shù)每個樣方內所調查植物的數(shù)量,該種群密度值應為各樣方種群密度的平均值
④圖2是調查時確定的樣方之一,圓圈表示個體,請將應該計數(shù)的圓圈涂黑.
⑤如表是同學們調查花圃上某植物的結果統(tǒng)計,該植物的種群密度為3株/m2
樣方/m212345678910
株數(shù)023346423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下列關于微生物營養(yǎng)物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凡是碳源都能提供能量B.碳源物質不可能同時是氮源
C.無機氮源也能提供能量D.除水以外的無機物只提供無機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如圖是獲得人乳鐵蛋白的技術路線.(圖中tetR表示四環(huán)素抗性基因,ampR表示氨芐青霉素抗性基因,BamHI、HindⅢ、SmaI三種限制酶的酶切位點如圖所示)

據(jù)圖回答:
(1)已知人乳鐵蛋白基因的全部序列,可通過人工合成法或PCR技術獲得人乳鐵蛋白基因.據(jù)圖分析,過程①表示基因表達載體的構建.,該過程需要的限制酶是HindⅢ和BamHⅠ.篩選含有重組載體的大腸桿菌,培養(yǎng)基中應另添
加氨芐青霉素.
(2)圖中過程②最常用的方法是_顯微注射法.體外培養(yǎng)受精卵時,需將其置于含95%空氣加5% CO2的混合氣體的培養(yǎng)箱中進行培養(yǎng),C02的主要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
(3)圖中過程④(填序號)表示胚胎移植,在胚胎移植前要對代孕牛進行同期發(fā)情處理.
(4)為檢測人乳鐵蛋白基因是否成功表達,可采用抗原-抗體雜交技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7.稻田中的福壽螺對水稻危害很大.
(1)調查單位面積內福壽螺數(shù)量的方法是樣方法.在稻田中插入木條,可吸引福壽螺產卵以便集中滅除,而有效降低福壽螺種群的(種群)密度.稻田生物群落的空間結構有垂直結構和水平結構.稻田棄耕后群落的演替類型是次生演替
(2)中華鱉可捕食福壽螺,如圖示用中華鱉進行生物防治的實驗結果.據(jù)圖回答.
①福壽螺繁殖高峰期在時段6~7(6月中旬~7月中旬).
②處理組數(shù)量從6~7月急劇下降的根本原因是成年福壽螺(成年福壽螺/螺卵)數(shù)量下降.
(3)防治福壽螺時,不用單一品牌而常采用不同品牌的滅螺劑交替使用,其依據(jù)的生物學原理是福壽螺種群對單一品牌滅螺劑的抗藥性會增強(防止福壽螺種群對單一品牌滅螺劑的抗藥性增強).與生物防止相比,滅螺防治福壽螺的缺點是①福導致環(huán)境(水質)污染 ②增加生產成本;使生物多樣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7.纖維素酶的成本能否下降,是能否實現(xiàn)乙醇工業(yè)化生產的關鍵因素.纖維素酶可以從能分解纖維素的細菌培養(yǎng)液中提。惩瑢W設計了如下分離土壤中纖維素分解菌的實驗流程:土壤取樣→選擇培養(yǎng)→梯度稀釋→鑒別培養(yǎng).
①培養(yǎng)纖維素酶分解菌的土樣最好選擇在富含纖維素環(huán)境采集.
②以下是一種培養(yǎng)基配方:纖維素5g、NaNO31g、Na2HPO4•7H2O1.2g、KH2PO40.9g、MgSO4•7H2O0.5g、KCl 0.5g、酵母膏0.5g、水解酪素0.5g(蒸餾水定容到1000mL).
該培養(yǎng)基能夠增加樣品中纖維素分解菌的濃度,其原理是培養(yǎng)基中纖維素是主要碳源,有利于纖維素分解菌生長,同時抑制其他微生物生長.
③為了鑒別纖維素分解菌和進一步純化菌種,可以在鑒別培養(yǎng)基上加入剛果紅染液,將篩選獲得的菌液稀釋后用涂布平板法方法接種到鑒別培養(yǎng)基上,然后挑選產生透明圈的菌落作為菌種進行擴大培養(y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下列有關生物科學史的敘述,錯誤的是( 。
A.1880年,恩格爾曼以水綿為實驗材料,發(fā)現(xiàn)了光合作用的場所
B.1910年,摩爾根以白眼雄果蠅為實驗材料,發(fā)現(xiàn)了基因的分離定律
C.1958年,斯圖爾德以胡蘿卜韌皮部為實驗材料,證明了植物細胞具有全能性
D.1970年,科學家用熒光物質標記細胞膜上的蛋白質,證明了細胞膜具有流動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常言道“馬無夜草不肥”,是有其科學依據(jù)的,生物體內有一種被稱為“BMALI”的蛋白質,能促進脂肪堆積,這種蛋白質在白天減少,夜間增多.下列哪類蛋白質在生物體內的功能與“BMAL I”最相似( 。
A.血紅蛋白B.抗體C.胰島素D.胃蛋白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中,有一部分被植物的呼吸消耗掉了,剩下的才用于植物的生長和繁殖,這部分能量為凈初級生產量.如圖表示某人工林的能量流動過程(圖中能量值的單位均為1010J•m-2•a-1).下列相關分析正確的是( 。
A.該人工林中植物固定的總能量為754
B.木材中的能量占凈初級生產量的24.4%
C.凈初級生產量被分解者利用的比例最低
D.木材運出時部分凈初級生產量隨之輸出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