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6.如圖表示光合作用的過程示意圖,A、B、C代表化學物質,請據圖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圖中所示細胞器為葉綠體,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類囊體薄膜(填結構名稱).
(2)圖中物質B代表ATP,物質C與五碳化合物結合而被固定.
(3)一分子三碳糖離開乙過程,需要3分子C參與反應,離開乙過程的三碳糖大部分運至葉綠體外,并轉變成蔗糖供植物體所有細胞利用.
(4)突然停止光照,NADPH的含量會下降(上升/下降/不變).

分析 光合作用的光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類囊體膜上):水的光解產生[H]與氧氣,以及ATP的形成.
光合作用的暗反應階段(場所是葉綠體的基質中):CO2被C5固定形成C3,C3在光反應提供的ATP和[H]的作用下還原生成糖類等有機物.

解答 解:(1)圖中所示細胞器為葉綠體,光合作用的色素分布在類囊體薄膜.
(2)圖中水光解產生水和氧氣,則物質A代表O2,光反應為暗反應提供ATP和[H],即物質B代表ATP,物質C為二氧化碳,與五碳化合物結合而被固定.
(3)由于1分子二氧化碳中只含1個C,而1分子三碳糖中只含3個C,所以形成一分子三碳糖.每3個CO2分子進入該循環(huán)后,將有1個三碳糖磷酸離開此循環(huán),在葉綠體內能作為合成有機物如淀粉、蛋白質、脂質的原料而被利用,但大部分是運至葉綠體外,并且轉變成蔗糖,供植物體所有細胞利用.
(4)停止光照,光反應停止,導致葉綠體中ATP和NADPH含量下降.
故答案為:
(1)葉綠體  類囊體薄膜 
(2)ATP   五碳化合物
(3)3  葉綠體外
(4)下降

點評 本題結合光合作用的過程圖解,考查光反應和暗反應過程中的物質變化和能量變化,要求考生識記光合作用的具體過程,能準確判斷圖中各過程或物質的名稱,再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甲是某池塘生態(tài)系統(tǒng)物質循環(huán)和能量流動模式圖,數(shù)值代表能量,單位是J/(cm2•a);圖乙實線表示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某種魚凈補充量(出生率與死亡率的差)與種群密度的關系,虛線I、II、III、IV表示不同的捕撈強度下這種魚收獲量與種群密度之間的關系.請據圖回答:

(1)圖甲生態(tài)系統(tǒng)成分中不屬于生物群落的是E(用字母回答),C為次級消費者.
(2)若生產者固定的能量是1000J/(cm2•a),則第一營養(yǎng)級與第二營養(yǎng)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20%,B固定的能量中用于自身生長發(fā)育繁殖的能量是88J/(cm2•a),該生態(tài)系統(tǒng)中未利用能量為150J/(cm2•a).
(3)當種群密度為$\frac{K}{2}$時,在IV所示捕撈強度下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趨勢是增加.若要獲得該魚最大的持續(xù)產量,應維持的捕撈強度為圖中的曲線Ⅲ.
(4)在沒有明顯遷入和遷出的情況下,決定魚種群凈補充量的因素是出生率和死亡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圖A、圖B分別是植物某個葉肉細胞中的兩種膜結構,以及在它們上面發(fā)生的生化反應.請據圖分析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 。
A.圖A膜所表示的細胞器是通過類囊體堆疊來增大膜面積的
B.圖B中的[H]全都來自于葡萄糖的分解
C.圖A上產生的O2能被圖B所在的結構利用
D.圖A和圖B所示的兩種生物膜除產生上述物質外,還均可產生AT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根據甲、乙、丙、丁四幅圖,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甲、乙、丙、丁四結構中都含有DNA和RNA
B.具有丙結構的生物一定具有乙、丁兩結構
C.甲、乙、丙、丁四結構中都具有雙層膜結構
D.具有丁結構的生物一定具有乙、丙兩結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以下是有關現(xiàn)代生物科技的兩個問題,請回答:
Ⅰ下面是與動物細胞工程有關的問題,請分析回答:
(1)在進行動物細胞培養(yǎng)時,首先要將動物組織剪碎,然后用胰蛋白酶處理,以使其分散成單個細胞,制成細胞懸液.
(2)氣體環(huán)境中CO2的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pH.
(3)應用于核移植的供體細胞一般選用傳代10代以內的細胞,原因是10代以后細胞沒有發(fā)生遺傳物質的突變.
(4)單克隆抗體與常規(guī)抗體相比,具有特異性強,靈敏度高的特點.
Ⅱ轉基因抗病香蕉的培育過程如圖所示,圖中PstI、SmaI、EcoRI,ApaI等為限制質粒和抗病基因上的箭頭表示限制酶的切割位點.如圖表示四種限制酶的識別序列及酶切點.

限制酶PstISmaIEcoRIApaI
識別序列
及酶切位點
-CTGCA↓G-
-G↑ACGTC-
-CCC↓GGG-
-GGG↑CCC-
-G↓AATTC-
-CTTAA↑G-
-GGGCC↓C-
-C↑CCGGG-
(1)若要獲得抗病基因,能否用限制酶SmaI對圖中對應的位點進行切割?不能.要獲得含抗病基因的重組質粒能否用PstI、ApaI限制酶切割質粒?不能.
(2)卡那霉素會抑制香蕉愈傷組織細胞的生長,根據這一原理可以利用含卡那霉素的培養(yǎng)基篩選已導入重組質粒的香蕉細胞.由此推斷重組質粒中應含有抗卡那霉素基因,作為標記基因.
(3)②、③階段是否可使用同種培養(yǎng)基?不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當植物受到環(huán)境刺激時,如圖所表示的生長素的分布與生長的情形正確的是(黑點代表生長素的分布)( 。
A.AB.BC.CD.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如圖表示真核生物細胞的結構與功能,甲、乙是構成丙的主要物質,①→⑤為相應的細胞器,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圖中甲表示蛋白質,乙表示磷脂和DNA等
B.丙的結構特點是具有選擇透過性
C.圖中④為單層膜結構的高爾基體
D.圖中①→⑤都是含有磷元素的細胞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生長素對植物的生命活動調節(jié)具有重要作用,請回答下列相關問題:
(1)生長素在植物體內廣泛存在,但大多集中在生長旺盛細胞 的部位,通過促進伸長促進植物生長.若要證明生長素的促進機理.可以取彎曲處作縱切(橫切、縱切)制成裝片,用顯微鏡觀察、測量、比較得出結論.
(2)如圖中A、B、C都是芽,其中生長素濃度最高的是B.原因是頂芽產生生長素向下運輸,在側芽處積累過多,抑制了側芽的生長,距離頂芽越近的側芽,抑制作用越強.
(3)為驗證幼嫩種子產生的生長素能促進果實的發(fā)育,某小組用番茄設計了甲、乙、丙三組實驗.甲組不做處理,乙組番茄花蕾期去雄、套袋,丙組番茄花蕾期去雄、將雌蕊柱頭涂抹一定濃度的生長素溶液和套袋處理(填處理方式).實驗結果是甲產生果實、乙不能產生果實、丙產生果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玉米非糯性基因(B)對糯性基因(b)是顯性,如圖為玉米培育的示意圖.染色體缺失片段不影響減數(shù)分裂過程,但染色體缺失的花粉不育,而雌配子可育.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甲屬于誘變育種得到的染色體結構變異個體
B.甲與正常糯性玉米進行正反交,子代表現(xiàn)型及比例不同
C.F1非糯性玉米中,含有異常染色體的個體占$\frac{2}{3}$
D.在F2非糯性玉米的葉肉細胞中,異常染色體的數(shù)目最多為2條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