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若圖1、圖2、圖3是某同學做有絲分裂實驗時,在光學顯微鏡下觀察到的圖象,下列有關說法正確的是(  )
A.圖1是在低倍顯微鏡下所觀察到的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圖象
B.圖1轉為圖2的操作步驟是移動裝片→轉動轉換器→調節(jié)視野亮度→轉動粗準焦螺旋
C.圖3是根尖經(jīng)過解離、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鏡下所觀察到的圖象
D.制作裝片的過程是:解離→染色→漂洗→制片

分析 觀察有絲分裂首先找到根尖分生區(qū),分生區(qū)的特點是:細胞多為正方形,排列緊密且整齊;而伸長區(qū)和成熟區(qū)細胞均為長方形,根冠區(qū)細胞形狀沒有規(guī)則.

解答 解:A、圖1中細胞明顯是長方形而不是正方形,所以這不是分生區(qū)的細胞,A錯誤;
B、圖1轉為圖2的操作步驟是移動裝片→轉動轉換器→調節(jié)視野亮度→轉動細準焦螺旋,B錯誤;
C、圖2中細胞呈單層分布,說明是根尖經(jīng)過解離、漂洗、染色、制片后,在高倍鏡下所觀察到的圖象,C正確;
D、制作裝片的過程是:解離→漂洗→染色→制片,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難度適中,著重考查了觀察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實驗,實驗中要求考生掌握實驗的原理、裝片制作的步驟及顯微鏡的使用等,關鍵注意顯微鏡下觀察的細胞均為死細胞,因為經(jīng)過了解離步驟.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省婁底市高一下學期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在哺乳動物的某一器官中,發(fā)現(xiàn)了如下細胞分裂圖像,下列有關敘述錯誤的是

A.甲圖處于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過程中,含有兩對同源染色體

B.在乙圖所示的細胞中,含有1對同源染色體,4個姐妹染色單體

C.一般情況下,正在發(fā)生等位基因分離的是丙圖細胞

D.該器官一定是哺乳動物的睪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學年湖北老河口高級中學高二下學期期末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轉基因生物的研究,哪些屬于限制條件

①重組 DNA的轉移限制在遺傳上具有特定缺陷的生物上

②對于大腸肝菌作為轉基因受體的菌株,限定必須使用在37℃人體體溫下死亡的菌株

③外源DNA不能產生對人體有毒害或過敏的蛋白質

A.②③ B.②

C.① D.①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葡萄糖在進入紅細胞之前必須先與細胞膜上的載體蛋白結合,這種結合的速率會影響葡萄糖進入細胞的快慢.下圖中a、b、c分別代表甲、乙、丙三種不同細胞的葡萄糖與蛋白結合速率曲線.那么,在葡萄糖濃度很低的情況下,這三種細胞對葡萄糖吸收快慢的程度是(  )
A.甲細胞的吸收最快、乙細胞次之B.乙細胞的吸收最快、丙細胞次之
C.丙細胞的吸收最快、甲細胞次之D.三種細胞的吸收速率相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為研究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對側芽萌動及側芽生長的影響進行了相關實驗.如圖為去掉頂芽前后,側芽部位兩種植物激素的濃度變化及側芽長度變化的曲線圖,請據(jù)圖分析回答:

(1)激素發(fā)揮作用時首先要與細胞膜上的(特異性)受體結合,這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進行細胞間信息交流的功能.
(2)激素甲代表的是生長素.
(3)由圖可知高濃度的生長素和細胞分裂素對側芽萌動起的作用分別是抑制、促進.
(4)若生產實踐中用生長素類似物溶液處理插條生根時,對插條處理的方法有浸泡法和沾蘸法.在用IAA處理插條生根時,如果IAA的濃度較低,適合采用浸泡法處理插條,此時的室內環(huán)境最好遮蔭且空氣的濕度較高,以保持生長素類似物溶液的濃度較低.某農場購買了一批生根粉準備用于某植物的批量扦插,說明書沒有注明該植物適宜的使用濃度,正確的使用措施是先設計一組濃度梯度大的實驗進行摸索,再設計細致實驗,先設計一組濃度梯度大的實驗進行摸索稱作預實驗.
(5)生長素只能從頂芽運輸?shù)絺妊坎课,不能倒轉運輸,這種運輸稱為極性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0.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分為兩類,一類是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目以染色體組的形式成倍地增加或減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所示的食物網(wǎng)中,除生產者外還有一種生物的滅絕會導致另一種生物隨之滅絕.這種生物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圖為生態(tài)系統(tǒng)碳循環(huán)示意圖,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態(tài)系統(tǒng)中的三種成分.

請據(jù)圖回答: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碳循環(huán)是指碳元素在生物群落與無機環(huán)境之間不斷循環(huán)的過程. 
(2)X與甲中圖示生物類群的能量來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為化能自養(yǎng)細菌;Y的細胞結構與丙中圖示生物不同,Y的細胞結構最主要的特點是有核膜包圍的細胞核.
(3)大氣中的CO2在甲中圖示的c處(在a~d中選擇)合成有機物;含碳有機物在甲中圖示的a和b處(在a~d中選擇)可以分解為CO2
(4)在自然界物質循環(huán)中,對物質轉化不可缺少的是圖中哪兩類生物(用甲、乙、丙表示)?甲和丙.
(5)乙代表生態(tài)系統(tǒng)哪類成分?消費者,該類成分體內是否都有線粒體?不一定.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機物中,元素構成種類最多的是( 。
A.蔗糖B.脂肪C.葡萄糖D.核苷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