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8.回答有關微生物的培養(yǎng)與應用問題:
(1)某微生物實驗中使用的發(fā)酵培養(yǎng)液成分如表,該培養(yǎng)液含有微生物營養(yǎng)物質有水、無機鹽和碳源、氮源和生長因子.
培養(yǎng)液
成分
葡萄糖蛋白胨牛肉膏酵母汁NaClK2HPO4半胱氨酸微量元素
含量(g/L)2042121.50.5適量
(2)培養(yǎng)基配制時,培養(yǎng)基滅菌采用的最適方法是高壓蒸汽滅菌,滅菌與調pH的先后順序是先調PH值再滅菌.
(3)如圖接種微生物的方法是平板劃線法,目的是分離(純化)單個細胞形成的菌落.
(4)在配制從土壤中篩選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yǎng)基時,需加入纖維素作為唯一的碳源,該培養(yǎng)基屬于選擇培養(yǎng)基.經梯度稀釋后,要將樣品均勻涂布在用于鑒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yǎng)基上,在該培養(yǎng)基中需要加入的特殊染料是剛果紅,當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據菌落周圍是否產生透明圈來篩選纖維素分解菌.
(5)一同學在稀釋倍數為104的培養(yǎng)基中測得平板上菌落數的平均值為23.4,則每毫升樣品中的菌落數是(涂布平板時所用稀釋液的體積為0.2mL)1.17×106

分析 1、微生物培養(yǎng)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無機鹽,此外還要滿足微生物生長對pH、特殊營養(yǎng)物質以及氧氣的要求.對異養(yǎng)微生物來說,含C、N的化合物既是碳源,也是氮源,即有些化合物作為營養(yǎng)要素成分時并不是起單一方面的作用.
2、平板劃線法:將已經熔化的培養(yǎng)基倒入培養(yǎng)皿制成平板,接種,劃線,在恒溫箱里培養(yǎng).在線的開始部分,微生物往往連在一起生長,隨著線的延伸,菌數逐漸減少,最后可能形成單個菌落.

解答 解:(1)微生物培養(yǎng)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無機鹽,表格中的葡萄糖、蛋白胨、牛肉膏為微生物的生長提供的碳源和氮源.
(2)培養(yǎng)基配制時,培養(yǎng)基滅菌一般采用高壓蒸汽滅菌,培養(yǎng)基配置過程中需要先調PH值再滅菌.
(3)如圖接種微生物的方法為平板劃線法,目的是分離(純化)單個細胞形成的菌落.
(4)在配制從土壤中篩選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yǎng)基時,需加入纖維素作為唯一的碳源,該培養(yǎng)基屬于 選擇培養(yǎng)基.經梯度稀釋后,要將樣品均勻涂布在用于鑒別纖維素分解菌的培養(yǎng)基上,在該培養(yǎng)基中需要加入剛果紅,當形成菌落以后可以根據菌落周圍是否產生透明圈來篩選纖維素分解菌.
(5)根據題意可知,每毫升樣品中的活菌數是23.4÷0.2×104=1.17×106
故答案為:
(1)碳源、氮源   
(2)高壓蒸汽滅菌    先調PH值再滅菌
(3)平板劃線法      
(4)纖維素   選擇       剛果紅   透明圈 
(5)1.17×106

點評 本題考查了微生物的分離與培養(yǎng)以及培養(yǎng)基對微生物的選擇作用,要求考生能夠掌握微生物培養(yǎng)過程中的無菌技術的主要內容,識記微生物分離與純化常用接種方法,根據培養(yǎng)的要求確定選擇培養(yǎng)基的成分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東棗莊第八中學東校區(qū)高一3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為人體內體溫與水平衡調節(jié)的示意圖,有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當受到寒冷刺激時,a、b、c激素的分泌均會增加

B.c激素分泌增多,可促進骨骼肌與內臟代謝活動增強,產熱量增加

C.下丘腦有體溫調節(jié)中樞

D.在調節(jié)水平衡過程中,下丘腦只有合成、釋放d激素的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有關遺傳信息傳遞規(guī)律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遺傳信息可從RNA→DNA,需要逆轉錄酶的催化
B.遺傳信息可從RNA→蛋白質,實現基因對生物性狀的控制
C.遺傳信息可從DNA→RNA,只存在A與U、G與C的堿基配對
D.遺傳信息可從DNA→DNA、從RNA→R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下面是某同學所做的有關過氧化氫在不同條件下分解的驗證性實驗.
一、實驗材料和用具:新鮮的質量分數為 20%的肝臟研磨液、體積分數為 3%的過氧化氫溶液、質量分數為 3.5%的 FeCl3 溶液、新鮮的馬鈴薯泥、蒸餾水、酒精燈、溫度計等.
二、實驗步驟
步驟試管編號
abcde
加入試劑3%H2O2
2mL
3%H2O2 2mL3%H2O2
2mL
3%H2O22mLH2O2mL
常溫常溫常溫0℃常溫
設置反應條件蒸餾水FeCl3溶液肝臟研磨液煮熟的肝臟研磨液肝臟研磨液
劑量2滴2滴2滴2滴2滴
觀察氣泡產生
請根據該實驗回答下列問題:
(1)在上述實驗中,產生氣泡最多的試管是c號,原因是酶在適宜條件下具有高效性.
(2)如果僅將上述實驗條件由常溫改為 90℃水浴,重復實驗,氣泡產生最多的試管是b號.
(3)假如b、c兩試管的實驗現象均不明顯,從所給的實驗材料分析,原因可能是由于H2O2放置時間過長.該同學設計 e 組的實驗目的是:溶液分解了排除肝臟研磨液中其他物質對實驗結果的影響.
(4)假若a~d號的實驗都是為了驗證酶的某項特性而設置的對照,那么,實驗組設置的不科學的是d號,主要違背了單一變量原則,應如何改進?將0℃改為常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表示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某生物種群因某些外界環(huán)境變化導致種群中生物個體數量改變時的兩種情形,下列有關產生這些變化的原因的分析中,正確的是(  )

①若圖甲所示為某發(fā)酵罐中菌種數量,則a點后的變化原因可能是增加營養(yǎng)供應.
②圖乙曲線可用于指導海洋捕撈.
A.只有①說法正確B.只有②說法正確
C.兩種說法均正確D.兩種說法均不正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分析下列事實,回答有關問題.
事實一:在正常人的血漿中,NaHC03的含量約為H2CO3含量的20倍.當血漿中的NaHCO,含量減少時,會形成酸中毒;當血漿中H2C03含量減少時,則形成堿中毒.
事實二:在初生蝌蚪或幼小植物體內,當自由水的比例減小時,機體代謝強度降低,當自由水的比例增大時,機體代謝強度升高.
事實三:Mgz+是葉綠素分于必需的成分;Fe是血紅蛋白的主要成分:碳酸鈣是動物和人體的骨骼和牙齒中妁重要成分.
(1)事實一表明某些無機鹽有維持酸堿平衡的作用.
(2)你對事實二中現象的全面解釋是自由水是良好的溶劑,是各種代謝反應的介質,并參與某些代謝反應
(3)事實三表明無機鹽是細胞中某些復雜化合物的重要組成成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在下列調查活動或實驗中,計算所得數值與實際數值相比,可能偏小的是(  )
A.標志重捕法調查灰喜鵲種群密度時標志物脫落
B.用血球計數板計數酵母菌數量時只統(tǒng)計方格內菌體
C.樣方法調查蒲公英種群密度時在分布較密的地區(qū)取樣
D.調查兔子的種群密度時,第一次捕捉過的兔子往往比較難被再次捉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不能夠在人體內環(huán)境中進行的生理過程是( 。
A.乳酸+碳酸氫鈉→乳酸鈉+碳酸B.碳酸鈉+碳酸→碳酸氫鈉
C.抗體與相應抗原發(fā)生特異性結合D.丙酮酸+水→二氧化碳+[H]+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7.假如水稻的高稈(D)對矮稈(d)為顯性,抗稻瘟。≧)對易感稻瘟。╮)為顯性,兩對性狀獨立遺傳,用一個純合易感病的矮稈品種(抗倒伏)與一個純合抗病高稈品種(易倒伏)雜交,F2中出現既抗病又抗倒伏類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 。
A.ddRR,$\frac{1}{8}$B.ddRr,$\frac{1}{16}$
C.ddRR,$\frac{1}{16}$和ddRr,$\frac{1}{8}$D.DDRr,$\frac{1}{16}$和DdRR,$\frac{1}{8}$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