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0.人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htPA)是一種重要的藥用蛋白,可在轉htPA基因母羊的羊乳中獲得.流程如下:

(1)為獲取更多的卵(母)細胞,要對供體母羊注射促性腺激素,使其超數排卵.采集的精子需要經過獲能處理,才具備受精能力.
(2)htPA基因與質粒用同種限制酶切割后,通過DNA連接酶連接,以構建重組表達載體.將重組表達載體導入受精卵常用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檢測目的基因是否已插入受體細胞DNA,可采用DNA分子雜交技術.
(3)該生物工程中,利用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技術可獲得多個轉htPA基因個體,這體現了早期胚胎細胞的全能性.
(4)若在轉htPA基因母羊的羊乳中檢測到htPA,說明目的基因成功表達.

分析 DNA重組技術至少需要三種工具:限制性核酸內切酶(限制酶)、DNA連接酶、運載體.
目的基因分子水平上的檢測:①檢測轉基因生物染色體的DNA是否插入目的基因--DNA分子雜交技術;②檢測目的基因是否轉錄出了mRNA--分子雜交技術;③檢測目的基因是否翻譯成蛋白質--抗原-抗體雜交技術.

解答 解:(1)對供體母羊注射促性腺激素可促使其超數排卵.采集的精子需要經過獲能處理才具備受精能力.
(2)htPA基因與載體需要用同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或同種限制酶)切割,形成相同的黏性末端,然后再通過DNA連接酶連接,以構建重組表達載體.將目的導入動物細胞最有效的方法是顯微注射法.檢測目的基因是否已插入受體細胞DNA,可采用DNA分子雜交技術.
(3)利用胚胎分割和胚胎移植技術可獲得多個轉基因個體,這體現了早期胚胎細胞的全能性.
(4))若在轉htPA基因母羊的羊乳中檢測到htPA(或人組織纖溶酶原激活物),說明目的基因成功表達.
故答案為:
(1)促性腺激素    獲能
(2)DNA連接酶     顯微注射法    DNA分子雜交
(3)胚胎分割    全能性
(4)htPA

點評 本題考查了基因工程和胚胎工程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能夠識記基因工程的操作步驟;識記細胞全能性的概念等.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生物量是指某一調查時刻單位面積內現存生物的有機物總量.科研人員對我國某自然保護區(qū)地震導致山體滑坡30年后,恢復群落和未受干擾的原始林群落不同植被類型的生物量進行了研究.
(1)科研人員在兩個群落中隨機選取多個樣地,收獲全部植物,按照植被類型分類后,測定生物量,結果如如圖所示.圖中代表恢復群落生物量的是S2(填“S1”或“S2”)
(2)地震導致山體滑坡后,原有植被雖不存在,但還可能存在植物的種子、可能發(fā)芽的地下莖或植物根系等,在這一基礎上形成恢復群落的過程為次生演替.伴隨這一演替過程,群落的物種豐富度(多樣性)逐漸增加.未受干擾的原始林群落具有較好的垂直結構,有利于提高陽光等資源利用率.
(3)恢復群落植被的總生物量只有原始林群落的20%,這是由于山體滑坡后恢復力穩(wěn)定性較低,群落在短時間內難以恢復到原狀.
(4)恢復群落植被不易恢復的關鍵限制因子是土壤條件,可利用人工措施重建土壤微生物群落,幫助群落植被快速恢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在自然狀態(tài)下,基因突變的頻率很低,一般只有等位基因中的一個發(fā)生突變.但在射線輻射下,突變率大大提高,甚至可使等位基因同時發(fā)生突變.某育種機構用射線輻射處理一批純合的白色小花瓣花的種子,相同環(huán)境下種植,不同植株分別開白色小花瓣花、紅色小花瓣花和白色大花瓣花.已知花色由一對等值基因A、a控制,花瓣由一對等位基因B、b控制,A(a)和B(b)分別位于不同的DNA上.請回答下列問題.
(1)上述育種方法為誘變育種.控制花色、花瓣的基因都可以發(fā)生基因突變,說明基因突變具有隨機性.
(2)育種員甲選取一株誘變產生的開紅花的植株進行自交,獲得的105株子代均開紅花,甲由此判斷控制紅花的基因為隱性基因a.甲的結論不正確(填“正確”或“不正確”),原因是若誘變獲得的開紅花植株的基因型為AA,自交后代也均開紅花.若花色的遺傳為完全顯性,從105株子代中任取一株與純合開白花植株雜交,子代的表現型為均開紅花或均開白花.
(3)經研究發(fā)現,紅花為隱性性狀.育種員乙選取一植株數株開白色大花瓣花的植株自交,子代表現型及比例為白色大花瓣花:白色小花瓣花:無花瓣花=2:1:1,則乙選取的植株的基因型為AABb.從白色大花瓣花植株自交所得子代中取出部分植株,隨機交配若干代,Fn的花瓣表現型及數量關系如圖所示,則Fn-1中B的基因頻率為$\frac{1}{3}$或$\frac{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下列有關DNA的說法正確的是( 。
A.DNA測序實際就是確定DNA中基因的排列順序
B.基因控制性狀是通過控制蛋白質合成來實現的
C.DNA的穩(wěn)定性與胸腺嘧啶的含量成正相關
D.DNA中每個脫氧核糖均連接兩個磷酸基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科學家運用不同的生物工程技術培育具有優(yōu)良性狀的牛,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體外受精等技術可培育出與母本遺傳物質相同的試管牛
B.核移植等技術可培育具有親本優(yōu)良性狀的克隆牛
C.胚胎分割等技術可提高優(yōu)良牛胚胎的利用率
D.胚胎移植等技術可充分發(fā)揮優(yōu)良雌性個體的繁殖潛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嚴重復合型免疫缺陷癥的基因治療方法是:先從病人體內獲得淋巴細胞進行體外培養(yǎng),然后將腺苷酸脫氨酶基因利用逆轉錄病毒作為運載體轉移到淋巴細胞,再篩選成功轉移的細胞增殖培養(yǎng),最后重新輸入患者體內.回答下列問題:
(1)體外培養(yǎng)淋巴細胞,應保證處于無菌、無毒環(huán)境,在合成培養(yǎng)基中通常加入適量的血清(血漿)等天然成分,培養(yǎng)應在含5%CO2的培養(yǎng)箱中進行,CO2的作用是維持培養(yǎng)液的PH.
(2)該基因治療過程是在逆轉錄病毒的逆(反)轉錄酶作用下,使RNA逆轉錄為DNA,與目的基因整合后插入到淋巴細胞基因組中.基因表達載體除含有目的基因外,還必須含有啟動子、終止子等控制基因表達的信號序列.
(3)淋巴細胞主要在人體的骨髓(器官)中分化形成,并參與人體的特異性免疫.
(4)淋巴細胞的DNA上是否插入了目的基因,一般用放射性同位素(熒光)標記的腺苷酸脫氨酶基因作為探針,進行DNA分子雜交檢測.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為了研究外源Ca2+對高NaCl脅迫下菊芋光合作用的影響,研究人員設計實驗,結果見表.回答下列問題:
組別處理氣孔導度(mmol•m-1•s-1光合速率(CO2/μmol•m-2•s-1葉片細胞淀粉含量(mg•g-1
全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葉片噴施蒸餾水0.59821.8995.2
全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葉片噴施CaCl2溶液0.62422.0394.9
含高NaCl的全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葉片噴施蒸餾水0.12811.23110.1
含高NaCl的全營養(yǎng)液培養(yǎng)+葉片噴施CaCl2溶液0.20115.9297.4
(1)比較甲組和丙組數據,可說明高濃度NaCl對光合作用速率有影響.
(2)CO2進入葉綠體的基質部位進行固定,固定的產物是三碳化合物.
(3)高鹽處理下,植物細胞失水,可導致氣孔導度降低,使C02的吸收量減少,光合作用速率下降.
(4)高鹽環(huán)境下,淀粉在葉肉細胞中積累會抑制光合作用的進行,施加外源Ca2+后,對NaCI的耐受性更強(填“強”或“弱”),原因是外源Ca2+對淀粉運出葉肉細胞可能起促進(填“促進”或“抑制”)作用.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某研究小組為測定藥物對體外培養(yǎng)細胞的毒性,準備對某種動物的肝腫瘤細胞(甲)和正常肝細胞(乙)進行動物培養(yǎng).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僅用該培養(yǎng)液也能用來培養(yǎng)乙肝病毒
B.在利用兩種肝組織塊制備肝細胞懸液時,可用胃蛋白酶處理
C.甲、乙細胞在持續(xù)的原代培養(yǎng)過程中,乙會出現停止增殖的現象
D.細胞培養(yǎng)在含5%CO2的恒溫培養(yǎng)箱中進行,CO2的作用是刺激細胞的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骨骼肌的生理活性隨離體時間延長逐漸減弱.研究者為了確定離體骨骼肌再植的合理條件,采用生物熒光法測定離體后骨骼肌每間隔1h骨骼肌中ATP的含量,以判斷骨骼肌的生理活性狀況.
實驗材料與用具:室溫下(18-20°C)保存的兔前肢的骨骼肌、熒光素酶緩沖液、熒光素酶-熒光素粉劑、不同離斷時間后的骨骼肌樣本、生物發(fā)光計.
(說明:①在有氧氣和ATP的條件下,熒光素酶能催化熒光素的氧化而發(fā)出熒光;②生物熒光法測定ATP含量的具體方法不作要求)
一、實驗思路①繪制ATP標準熒光發(fā)光曲線(見圖):
②測定骨骼肌樣本液中ATP隨時間下降百分比值:將在適宜的氧濃度條件下,離體后15min骨骼肌中ATP熒光發(fā)光量作為對照組.每隔1h測定適宜氧濃度和缺氧下,不同離體時間骨骼肌樣本的ATP發(fā)光量.再分別與對照組相比,得其比值.③統(tǒng)計、分析所得數據.請回答
(1)補充完善實驗思路
(2)預測實驗結果(設計一個坐標系,并繪制缺氧和適氧條件下,預測的ATP比值變化曲線)
(3)分析與討論①該實驗中可以用ATP熒光發(fā)光量代表ATP含量的主要原因是從圖1可知,ATP含量與熒光發(fā)光量是正比關系.②隨著缺血、缺氧時間的延長,需氧呼吸經檸檬酸循環(huán)和電子傳遞鏈釋放的能量減少,ATP生成減少,質膜上載體參與的主動轉運過程受阻,引起細胞壞死.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