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篩選”是生物工程中常用的技術手段,下列關于篩選的敘述中錯誤的是( 。
A.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第二次篩選的細胞既能無限增殖又能產(chǎn)生特定抗體
B.基因工程中通過標記基因篩選出的細胞一定是都含有重組質(zhì)粒
C.在誘變育種中需要通過篩選才能得到數(shù)量較少的有利變異
D.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中,原生質(zhì)體融合后獲得的細胞需要進行篩選

分析 1、標記基因的作用:鑒定受體細胞中是否含有目的基因,從而將含有目的基因的細胞篩選出來.
2、基因突變的特點: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低頻性(個體的基因突變率低,但種群中個體數(shù),其突變率較高)、隨機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3、單克隆抗體制備的兩次篩選:①篩選得到雜交瘤細胞(去掉未雜交的細胞以及自身融合的細胞);②篩選出能夠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的細胞群.
4、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

解答 解:A、單克隆抗體制備過程中,第一次篩選出雜交瘤細胞,第二次篩選出既能無限增殖又能產(chǎn)生特定抗體的雜交瘤細胞,A正確;
B、標記基因位于運載體上,因此基因工程中通過標記基因篩選出的細胞不一定都含有重組質(zhì)粒,也可能含有普通質(zhì)粒,B錯誤;
C、誘變育種的原理是基因突變,而基因突變具有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因此在誘變育種中需要通過篩選才能得到數(shù)量較少的有利的變異,C正確;
D、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中,誘導原生質(zhì)體融合后,可獲得多種融合細胞,因此需要對獲得的細胞進行篩選,D正確.
故選:B.

點評 本題綜合考查基因工程、誘變育種、單克隆抗體的制備、植物細胞工程等知識,要求考生識記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操作步驟;識記誘變育種的原理,掌握基因突變的特征;識記單克隆抗體的制備過程及植物體細胞雜交過程,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馬和豚鼠體細胞具有相同數(shù)目的染色體,但性狀差異很大,原因是( 。
A.兩種生物的生活環(huán)境不同B.DNA分子中堿基對排列順序不同
C.DNA分子中堿基配對方式不同D.染色體著絲點的數(shù)目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圖為肝臟組織局部結構的示意圖,其中①②③共同組成內(nèi)環(huán)境.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肝細胞生活的液體環(huán)境是淋巴
B.肝細胞通過協(xié)助擴散從①中獲得氧氣
C.與①②相比,③中含有較多的蛋白質(zhì)
D.③的滲透壓大小主要與葡萄糖含量有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表格所示是兩種細胞所具有的特征.從表格中給出的特征分析,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特征細胞Ⅰ細胞Ⅱ
細胞壁
核糖體
細胞核
光合作用
細胞呼吸
A.細胞Ⅰ是原核細胞,可能是藍藻,葉綠體中有葉綠素和藻藍素
B.兩種細胞都有細胞的生物膜系統(tǒng)
C.細胞Ⅱ是真核細胞,可能是植物的根尖細胞
D.細胞Ⅰ沒有線粒體不能進行有氧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①單倍體生物的體細胞中有可能含有等位基因,但一個染色體組內(nèi)一定不含等位基因(不考慮變異)
②常染色體上的某種遺傳病在男、女中的發(fā)病率不一定相等
③含有致病基因不一定會患遺傳病,但遺傳病患者一定含有致病基因
④同源染色體的形態(tài)大小不一定相同,但形狀大小相同的一定是同源染色體(不考慮變異)
A.①②B.①③C.①④D.②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測交或自交的組合中,敘述正確的是(  )
A.純合子測交后代都是純合子B.純合子自交后代都是純合子
C.雜合子自交后代都是雜合子D.雜合子測交后代都是雜合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為研究某魚塘鯉魚種群數(shù)量的變化規(guī)律,有人構建了數(shù)學模型,其過程如表所示:
研究方法構建鯉魚增長模型的主要步驟
A.觀察研究對象,提出問題A.鯉魚在最初一個月內(nèi),種群數(shù)量每天增加1.21%
B.提出合理的假設B.5個月內(nèi)池塘的資源和空間充足,鯉魚種群的增長不受種群密度增加的影響
C.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用適當?shù)臄?shù)學形式對事物的性質(zhì)進行表達C.Nt=N0•λt(其中Nt代表t天后鯉魚的數(shù)量,t表示天數(shù),λ表示倍數(shù),N0表示最初鯉魚的數(shù)量)
D.通過進一步的實驗或觀察等,對所建立的模型進行檢驗或修正D.觀察、統(tǒng)計鯉魚的數(shù)量,對所建立的數(shù)學模型進行檢驗或修正
(1)依據(jù)數(shù)學模型建立的基本步驟,填寫表中B、C空白處的內(nèi)容.
(2)假設鯉魚種群初期投入數(shù)量為2000尾,則20天后鯉魚種群的數(shù)量為N20=2000×1.012120尾.(用公式表示,不計算具體結果).
(3)若該魚塘最多可容納8萬尾鯉魚生長,則在捕撈后,應讓魚塘保持4萬尾鯉魚時能發(fā)揮最大經(jīng)濟效益.若今后要使魚塘中的魚自然繁殖,還要考慮投放魚苗種群的年齡組成和性別比例.
(4)在進行鯉魚種群密度調(diào)查時,由于工作人員所做標志物太過明顯,導致再次捕獲時容易被發(fā)現(xiàn)并抓到,這種情況下,估算的鯉魚種群密度會偏低(填“偏高”、“偏低”或“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中科院動物研究所小組已培育出中國首例轉(zhuǎn)基因獼猴.這一研究成果標志著中國科學家在靈長類轉(zhuǎn)基因動物研究方面達到世界領先水平.如圖是轉(zhuǎn)基因獼猴培育過程示意圖,據(jù)圖回答.
(1)過程②中常用顯微注射技術將目的基因?qū)胧芫眩?br />(2)如果⑤過程在體外進行,那么卵母細胞需要培養(yǎng)到MⅡ中期,精子需要獲能.受精過程中精子頭部接觸卵細胞膜時產(chǎn)生透明帶反應反應,以防止多精入卵.
(3)在體外培養(yǎng)受精卵時,為了維持無菌、無毒環(huán)境,定期向培養(yǎng)液添加抗生素.受精卵發(fā)育到囊胚時期,開始分化,該時期內(nèi)細胞團屬于胚胎干細胞.
(4)圖中⑦過程稱為胚胎移植,為使代孕雌猴與供體雌猴生殖器官的生理變化相同,此前需對代孕雌猴做同期發(fā)情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高一上第1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不符合細胞學說主要內(nèi)容的是

A.一切動植物都由細胞及其產(chǎn)物構成

B.細胞是一個相對獨立的單位

C.新細胞可以從老細胞中產(chǎn)生

D.生物都是由細胞構成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