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生物技術實踐】
血紅蛋白是人和其他脊椎動物紅細胞的主要組成成分.某研究小組的同學選用了豬的血液作為實驗材料來學習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方法.
(1)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一般可分為四步:分別是
 
、
 
、
 
 

(2)實驗前取新鮮的血液時,要切記在采血容器中預先加入檸檬酸鈉,加入檸檬酸鈉的目的是
 

(3)收集的血紅蛋白溶液要裝入透析袋透析12h,透析的目的是
 
,原理是
 

(4)實驗中可以采用凝膠色譜法將樣品進一步純化,最后經(jīng)SDS-聚丙烯酰胺凝膠電泳進行純度鑒定.樣品純化的目的是
 
考點:蛋白質的提取和分離
專題:
分析:本題是對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操作的考查,回憶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操作步驟及相應的原理,然后結合問題要求進行解答.
解答: 解;(1)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一般可分樣品處理、粗分離、純化和純度鑒定四步.
(2)驗前采集到新鮮的血液時,要加入檸檬酸鈉以防止血液凝固.
(3)將血紅蛋白溶液分離出來以后,要進行粗分離,具體做法是將收集的血紅蛋白溶液要裝入透析袋透析12h,將分子量較小的雜質去掉,透析的原理是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進出,而將大分子保留在透性袋內.
(4)樣品純化的目的是應用凝膠色譜法除去分子量較大的雜質.
故答案為:
(1)樣品處理     粗分離     純化    純度鑒定
(2)防止血液凝固
(3)將樣品中分子量較小的雜質蛋白質除去    透析袋能使小分子自由進出,而將大分子保留在袋內
(4)通過凝膠色譜法將相對分子質量大的雜質蛋白質除去
點評:對血紅蛋白的提取和分離的實驗操作的理解和掌握是本題考查的重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有氧呼吸過程中,氧的作用是( 。
A、與葡萄糖中的碳結合生成CO2
B、與[H]結合生成H2O
C、參與酶的催化作用
D、氧化葡萄糖形成丙酮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關于生物體內酶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酶都是活細胞產生的蛋白質
B、.酶活性易受溫度和pH影響
C、.酶的分子結構決定其專一性
D、酶可以成為酶促反應的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人類精子中含有的染色體是(  )
A、44+XY
B、23+X或23+Y
C、22+X或22+Y
D、44+XX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人體必須從外界環(huán)境中攝取各種現(xiàn)成的營養(yǎng)物質來維持生命.請回答下列有關問題.
(1)所攝取的營養(yǎng)物質中,不作為能源物質的是
 
等;同質量下,貯能最多的物質是
 
;糖類中,作為細胞主要能源物質的是
 

(2)人體內最大的消化腺是
 
.不含有消化酶的消化液是
 

(3)大部分營養(yǎng)物質在小腸內被吸收,與該功能相適應的小腸的結構特點是…
 

①小腸粘膜有皺襞,其表面有很多絨毛②小腸腺分泌的消化液中有多種消化酶③粘膜上皮細胞游離面有微絨毛突起④胰腺分泌的消化液進入小腸⑤小腸絨毛內有豐富的毛細血管和毛細淋巴管
A.①③⑤B.①④⑤C.②④⑤D.①②③
(4)從人體消化道中獲得A、B、C三種酶,已知A、B、C三種酶的最適pH值分別為2.0、9.0、7.0,在適宜條件下,將三種酶液分別與淀粉混合,結果匯總如圖甲;將三種酶液分別與蛋清混合,結果匯總如圖乙;將三種酶液分別與多肽混合,結果匯總如圖丙.

①根據(jù)實驗結果推測,A、B、C三種酶分別為
 
、
 
、
 

②A、C酶分別由
 
 
分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據(jù)藥理研究,一種茅草的根內含有降血糖的因子及多種有益于健康的成分,某公司將它開發(fā)成一種保健飲料.該產品是否適用于糖尿病患者,生物學興趣小組的同學以此作為研究課題.請你完成下面的實驗鑒定報告.
(1)實驗目的:鑒定一種茅草的根是否含有還原性糖和淀粉.
(2)實驗原理:還原性糖可用
 
試劑,淀粉可用
 
來檢測.
(3)實驗器材:一種茅草根、所需試劑、研缽、燒杯、試管、沙布、漏斗、酒精燈、試管夾、火柴、滴管等.
(4)實驗步驟:
①用研缽將一種茅草根磨碎,過濾,取其濾液.
②取A、B兩支試管,各加入2mL濾液.
③往A試管中加入
 
,搖勻,放入盛有50℃~60℃溫水的大燒杯中加熱約2min.觀察試管中的顏色變化.
④往B試管中加入
 
,觀察試管中的顏色變化.
(5)可能出現(xiàn)的實驗現(xiàn)象及分析
⑤如果A試管出現(xiàn)
 
,說明這種茅草的根含有還原性糖;否則說明這種茅草的根不含還原性糖;
⑥如果B試管出現(xiàn)
 
,說明這種茅草的根含有淀粉;否則說明這種茅草的根不含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2012年諾貝爾醫(yī)學和生理學獎授予英國科學家約翰?戈登和日本科學家山中伸彌.約翰?戈登在20世紀60年代做過一個劃時代的實驗:把美洲爪蟾的小腸上皮細胞核注入去核的卵細胞,結果發(fā)現(xiàn)一部分卵依然可以發(fā)育成蝌蚪,其中的一部分蝌蚪可以繼續(xù)發(fā)育成為成熟的爪蟾.山中伸彌等科學家將四個關鍵基因轉入小鼠的成纖維細胞,使其變成多功能干細胞(iPS),這些干細胞可再轉化成老鼠體內任何種類的細胞.回答下列問題:
(1)約翰?戈登之后,科學界利用該技術進行更多細胞核轉移實驗,復制出多種哺乳類動物.在哺乳動物的核轉移實驗中,一般通過
 
(物理方法)將受體細胞激活,使其進行細胞分裂和發(fā)育,當胚胎發(fā)育到
 
階段時,將胚胎移入受體(代孕)動物體內.
(2)從卵巢中吸取的卵母細胞,一般要培養(yǎng)到
 
階段才能用于實驗.
(3)利用體細胞進行核移植技術的難度明顯高于胚胎細胞核移植的原因是
 

(4)在山中伸彌的實驗中,利用了逆轉錄病毒,該病毒的作用是
 

(5)一般情況下,體外擴增目的基因常用的方法是
 
.在動物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當貼壁細胞分裂生長到細胞表面相互接觸時,細胞會停止分裂增值,這種現(xiàn)象稱為細胞的
 
.要使貼壁的細胞從瓶壁上分離下來,需要用
 
處理.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小家鼠的正常尾與彎曲尾是一對相對性狀(相關基因設為A、a).某實驗動物養(yǎng)殖場現(xiàn)有三個小家鼠養(yǎng)殖籠,每籠中均有正常尾和彎曲尾小家鼠,且正常尾和彎曲尾的性別情況不同:正常尾全為雌性、彎曲尾全為雄性;或正常尾全為雄性、彎曲尾全為雌性.各籠內雌雄小家鼠交配后產生的子代情況如下:
甲籠:雌雄小家鼠均為彎曲尾.
乙籠:雌性小家鼠為彎曲尾,雄性小家鼠為正常尾.
丙籠:雌雄小家鼠均為一半數(shù)量的個體為彎曲尾,另一半為正常尾.
請分析回答:
(1)甲、乙、丙三個養(yǎng)殖籠中,親代正常尾小家鼠的性別依次分別是
 
、
 
 

(2)丙籠中親代小家鼠的基因型是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五)下列兩圖是有關內環(huán)境穩(wěn)定的調節(jié)所涉及的相關問題

Ⅰ.圖1是關于神經(jīng)與激素調節(jié)的模式圖,請據(jù)圖1回答:
(1)圖中結構Ⅰ中的細胞具有神經(jīng)調節(jié)與內分泌雙重功能,則結構Ⅱ是
 

(2)若細胞丁是精原細胞,則物質A、D依次是
 

(3)若細胞丁是腎小管的上皮細胞,某種激素影響細胞丁對水分的吸收作用,則該激素可能是圖中編號
 
;產生該物質的細胞是圖中的
 
;當血漿濃度
 
升高時該激素合成量
 

(4)若物質D是甲狀腺激素,則產生促甲狀腺激素的細胞是圖中的
 

(5)圖中可以代表生長激素的是
 

Ⅱ.圖2中的“中樞”相當于圖1中的結構
 
;圖2中的激素A是
 
;激素C可能是
 
;途徑D、X、Y、Z中,屬于交感神經(jīng)-激素調節(jié)的是
 

Ⅲ.圖1為脊髓支配腿部肌肉運動的結構模式圖;圖2為突觸結構模式圖.
(1)關于圖3的敘述正確的有
 

A.刺激Ⅲ處,a點不能檢測到動作電位
B.處切斷Ⅲ,刺激Ⅱ處無肌肉反應
C.b神經(jīng)元的活動可受大腦皮層控制
D.刺激Ⅰ處發(fā)生的肌反應稱反射,刺激Ⅱ處引起的肌反應不是反射
(2)關于圖4的敘述正確的有
 

①神經(jīng)興奮從A細胞向B細胞傳導 ②神經(jīng)興奮從B細胞向A細胞傳導③神經(jīng)興奮從B細胞向C細胞傳導 ④神經(jīng)興奮從C細胞向B細胞傳導 ⑤C的物質通過通道a進入d中引起動作電位⑥d中的物質能與結構b結合從而影響結構a對Na+離子的通過.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