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 a~b段,三類植物在群落中的斑塊鑲嵌分布,形成了群落的垂直結構 | |
B. | b~d段,植物群落的演替情況是草本植物被灌木取代,灌木又被喬木取代 | |
C. | 演替過程中,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逐漸增加,各種群數(shù)量多呈“S”型增長 | |
D. | 演替到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時的群落類型取決于土壤中植物種子等繁殖體的存留狀況 |
分析 1、三類植物在群落中呈斑塊狀鑲嵌分布應為群落水平結構的特點.
2、根據題圖,b~d段,植物群落的演替情況是草本植物被灌木優(yōu)勢取代,灌木又被喬木優(yōu)勢取代.
3、演替過程中,由于植物形成垂直結構,則生產者固定的太陽能總量逐漸增加,但種群數(shù)量不一定呈現(xiàn)S型曲線.
4、群落演替的原因:生物群落的演替是群落內部因素(包括種內關系、種間關系等)與外界環(huán)境因素綜合作用的結果.
解答 解:A、由于環(huán)境和人為因素影響,同一地段種群密度有差別,常呈鑲嵌分布,為群落水平結構,A錯誤;
B、b~d段,從各種植物出現(xiàn)先后時間,推斷演替的過程是:草本植物群落→灌木群落→喬木群落;在演替過程中優(yōu)勢種是不斷的變化,但草本植物、灌木植物都存在,沒有消失,B錯誤;
C、在整個演替過程中,由于生產者同化的能量越來越多,最后趨于穩(wěn)定,各種群的種群數(shù)量一般呈S型增長,C正確;
D、演替到相對穩(wěn)定狀態(tài)時的群落類型,由氣候、土壤、水分、溫度等環(huán)境因素決定,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主要考查群落的演替,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理解所學知識要點的能力;能運用所學知識與觀點,通過比較、分析與綜合等方法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斷或得出正確的結論.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望都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成年大鼠血液中甲狀腺激素濃度升高時,可能出現(xiàn)( )
A.體溫升高、耗氧量減少
B.體溫下降、耗氧量增加
C.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提高、耗氧量增加
D.神經系統(tǒng)興奮性提高、體溫下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北望都中學高二上學期第二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是細胞與內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示意圖,a、b處的箭頭表示血液流動的方向。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③是人體內細胞代謝的主要場所
B.若②為肝臟細胞,則a處的氧氣濃度高于b處
C.①③中的蛋白質可以通過毛細淋巴管壁相互交換
D.毛細血管管壁細胞生活的具體內環(huán)境是②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A. | “一對相對性狀的雜交實驗和結果”--提出問題 | |
B. | “測交實驗和結果”--分析問題,尋找規(guī)律 | |
C. | “分離定律的本質”--發(fā)現(xiàn)問題,提出假說 | |
D. | “對分離現(xiàn)象的解釋”--分析問題,提出假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化學反應前后,酶的化學性質和數(shù)量保持不變 | |
B. | 酶的催化效率一般比無機催化劑高 | |
C. | 酶是活細胞產生的一類特殊有機物,其中大多數(shù)酶為蛋白質 | |
D. | 一種酶只能催化一種化合物的反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能否利用光能,是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根本區(qū)別 | |
B. | 當細胞內外存在濃度差時,植物細胞就會發(fā)生質壁分離或復原 | |
C. | 脂質中的膽固醇是對生物體有害的物質 | |
D. | 拍攝洋蔥鱗片葉表皮細胞的顯微照片就是建構了細胞的物理模型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②③ | B. | ①② | C. | ①③ | D. | ③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