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3.鎘(Cd)是一種毒性很大的重金屬元素,會對植物的生長造成傷害.現以洋蔥為材料探究外源鈣(Ca)能否緩解Cd的毒害.
(1)實驗步驟:
①在室溫(25℃)條件下,用自來水培養(yǎng)洋蔥鱗莖,待剛長出葉片后選取80棵生長狀況一致的洋蔥幼苗平均分成16組,依次編號.
②每組鎘處理和鈣處理的濃度組合如表,其他培養(yǎng)條件相同且適宜.
組別鎘處理(μmol/L)
010100300
鈣處理(mmol/L)0A1B1C1D1
0.1A2B2C2D2
1A3B3C3D3
10A4B4C4D4
③兩周后,分別測量植株高度,并計算各組的平均值.
(2)繪制實驗結果柱形圖如圖所示.

(3)實驗分析與討論:
①A1、B1、C1、D1四組實驗結果說明:鎘能抑制洋蔥的生長,且隨著鎘濃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漸增強.
②A、B組實驗結果說明:在低鎘濃度條件下,外源Ca對洋蔥的生長無明顯的影響;而C、D組實驗結果則說明:在中、高鎘濃度條件下,外源鈣能部分緩解鎘對洋蔥生長造成的抑制作用,且鈣濃度越高,緩解效果越明顯.
③進一步研究發(fā)現,Ca2+與Cd2+競爭細胞表面有限的離子通道,當溶液中Ca2+和Cd2+同時存在時,Ca2+可顯著地降低細胞對鎘的吸收,從而減輕Cd的毒害.
(4)若土壤中過量的鎘被洋蔥等植物吸收積累,會通過食物鏈傳遞進入人體,使人體骨骼中的鈣大量流失,臨床上常補充維生素D來輔助治療,以促進人體腸道對鈣的吸收.臨床上補充的此物質能以自由擴散的方式進入細胞.

分析 分析表格和柱形圖:A、B、C、D四組的變量是鎘(Cd)濃度,且A、B、C、D四組的鎘(Cd)濃度逐漸增大,四組的平均株高隨著鎘(Cd)濃度逐漸增大而減小,可見鎘(Cd)對植物的生長有抑制作用;1234組的變量是鈣( Ca)濃度,AB兩組表明在低鎘濃度條件下,外源Ca對洋蔥的生長無明顯的影響;C、D兩組實驗結果說明在中、高鎘濃度條件下,外源Ca 能緩解Cd對洋蔥生長的抑制作用,且Ca濃度越高,緩解作用越明顯.

解答 解:(1)①看柱形圖可知:該實驗設置了16組.
③通過柱形圖的縱坐標可知:該實驗的觀測指標是各組洋蔥幼苗的平均株高,故兩周后,分別測量各組洋蔥幼苗的株高,算出各組平均值.
(3)①A1、B1、C1、D1四組實驗的變量是鎘(Cd)濃度,實驗結果說明:一定范圍內,鎘濃度升高,對洋蔥幼苗生長抑制作用增強.
②C、D兩組實驗結果說明在中、高鎘濃度條件下,外源Ca 能緩解Cd對洋蔥生長的抑制作用,且Ca濃度越高,緩解作用越明顯.
③Ca2+與Cd2+競爭細胞表面有限的離子通道,因此當溶液中Ca2+和Cd2+ 同時存在時,Ca2+可顯著地降低細胞對Cd的吸收.
(4)若土壤中過量的鎘被洋蔥等植物吸收積累,會通過食物鏈傳遞進入人體,使人體骨骼中的鈣大量流失;維生素D能促進小腸對鈣的吸收,故補鈣的同時要添加維生素D輔助治療,以促進人體腸道對鈣的吸收.維生素D屬于脂質,細胞膜的主要成分是脂質,根據相似相溶原理,維生素D以自由擴散的方式進入細胞.
故答案為:
(1)①16
③測量植株高度,并計算各組的平均值
(3)①鎘能抑制洋蔥的生長,且隨著鎘濃度的升高,抑制作用逐漸增強
②外源鈣能部分緩解鎘對洋蔥生長造成的抑制作用,且鈣濃度越高,緩解效果越明顯
③降低細胞對鎘的吸收
(4)食物鏈      維生素D       自由擴散

點評 本題以探究外源鈣( Ca)能否緩解Cd的毒害為載體,考查考生的分析圖形、表格,獲取有效信息的能力,得出實驗結論的能力,有一定的難度.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某單基因遺傳病在某地區(qū)發(fā)病率為1%,如圖為該遺傳病的一個家系,I-3為純合子,I-1、II-6和II-7因故已不能提取相應的遺傳物質.則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此遺傳病為伴X染色體隱性遺傳病
B.該家系中此遺傳病的正;蝾l率為90%
C.II-8與該地區(qū)一個表現型正常的男性結婚后,所生男孩患該病的幾率是$\frac{1}{22}$
D.通過比較III-10與I-3或II-5的線粒體DNA序列可判斷他與該家系的血緣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月季是一種常見的花卉.在月季的花色遺傳中,紅花和白花是一對相對性狀,受一對等位基因(用R、r表示)控制.某生物興趣小組為了探究月季花色的遺傳規(guī)律,做了兩組雜交實驗,其結果如表:
            雜交組合    后代性狀
    一 紅花A×白花B    全部為紅花
    二 紅花C×紅花D   紅花:白花≈3:1
請根據上述實驗結果回答下列問題:
(1)在紅花和白花這對相對性狀中,隱性性狀是白花.
(2)在雜交實驗一的后代中,紅花的基因型為Rr;在雜交實驗二的后代中,白花的基因型為rr.
(3)若將紅花C與白花B雜交,后代的表現型應有2種.
(4)在雜交實驗二后代的紅花中,理論上純合子所占的比例是$\frac{1}{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元素與化合物的組成關系如圖.下列相關敘述不正確的是(  )
A.若①為生物大分子,則其可能是蛋白質
B.若②是動物細胞內的特有儲能物質,則②是脂肪
C.若③為細胞內的遺傳物質,則③是DNA
D.若④是植物的能源物質,則④包括淀粉和纖維素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枯草桿菌野生型與某一突變型的差異如表:
枯草桿菌核糖體S12蛋白第55-58位的氨基酸序列鏈霉素與核糖體的結合在含鏈霉素培養(yǎng)基中的存活率(%)
野生型0
突變型不能100
注:P:脯氨酸;K:賴氨酸;R:精氨酸
下列敘述錯誤的是(  )
A.突變型的產生是由于堿基對的替換所致
B.鏈霉素誘發(fā)枯草桿菌產生相應的基因突變
C.鏈霉素通過與核糖體結合抑制其翻譯功能
D.S12蛋白結構改變使其突變型具有鏈霉素抗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8.姐妹染色單體會發(fā)生同源片段的交換,交換率可作為檢測藥物致畸變的指標.在細胞培養(yǎng)過程中,加入5-溴脫氧尿嘧啶核苷酸(BrdU),DNA復制時,BrdU可取代胸腺嘧啶而摻入到新合成DNA鏈中,這樣DNA有三種類型:T/T型(DNA兩條鏈都不含BrdU)、T/B型(DNA一條鏈含BrdU,一條鏈不含BrdU)、B/B型(DNA兩條鏈都含BrdU).B/B型的DNA螺旋化程度降低而導致該DNA所在染色體染色淺,其余兩種類型染色深.兩條姐妹染色單體有色差,才可觀察到交換現象,如圖.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
A.DNA復制產生的兩個子代DNA分子位于姐妹染色單體上
B.第一次分裂中期,每條染色體兩條姐妹染色單體都染色深
C.第二次分裂中期,姐妹染色單體交換現象不能被觀察到
D.若交換率高,說明所服用的藥物容易導致細胞發(fā)生畸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牛等反芻動物的胃中含有大量的分解纖維素的微生物.我們可以利用這些微生物將植物秸稈分解成可溶性糖類,從而實現碳能源的再利用.請回答相關問題:
(1)為了從牛胃中分離所需的微生物,可將纖維素作為唯一的碳源加入培養(yǎng)基;篩選纖維素分解菌的方法是剛果紅染色法.
(2)常用稀釋涂布平板法統(tǒng)計樣品中活菌的數量,統(tǒng)計結果一般用培養(yǎng)基中出現的菌落數表示.
(3)纖維素酶的組份至少包括3種,其具體作用是C1酶和Cx酶使纖維素分解成纖維二糖;葡萄糖苷酶將纖維素分解成葡萄糖.
(4)利用秸稈造紙時,常用易溶于有機溶劑的植物色素著色,人們采用萃取法提取植物色素,提取過程中要進行水浴加熱加熱,以防止有機溶劑遇明火易引起燃燒、爆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下列是與艾滋病有關的敘述,其中正確的是( 。
A.艾滋病是免疫失調引起的自身免疫病
B.初次感染HIV時記憶細胞產生大量的抗體
C.蚊蟲叮咬、握手和擁抱不是艾滋病的傳播途徑
D.艾滋病晚期患者的HIV宿主細胞被效應T細胞大量攻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如圖為人體細胞的分裂、分化、衰老和死亡過程的示意圖,圖中①-⑥為各個時期的細胞,a-c表示細胞所進行的生理過程.據圖分析,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與①相比,②的表面積與體積的比值增大,與外界環(huán)境進行物質交換的能力增強
B.⑤與⑥的遺傳物質相同,由于基因的選擇性表達,所合成的蛋白質完全不同
C.在機體內細胞分化具有不可逆性
D.細胞的衰老與死亡就會引起人體衰老與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