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7.如圖所示的圖解表示構成細胞的元素、化合物,a、b、c、d代表不同的小分子物質,A、B、C代表不同的大分子物質,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a是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質,物質a是葡萄糖,檢測物質a常用的試劑是斐林試劑.若物質A在動物、植物細胞中均可含有,并且作為細胞內最理想的儲能物質,則A是脂肪.
(2)物質c在人體細胞中共有4種,分子中含氮堿基的不同決定了c的種類不同.
(3)物質d是雄性激素.

分析 分析題圖可知,A是植物細胞的儲能物質,可能是淀粉或脂肪,a是葡萄糖,B是蛋白質,b是氨基酸,C是RNA,c是核糖核苷酸,d是性激素

解答 解:(1)a是細胞生命活動所需要的主要能源物質,由C、H、O組成,可判斷物質a是葡萄糖.葡萄糖是還原性糖,檢測還原性糖常用的試劑是斐林試劑;動物細胞的儲能物質是糖原.若物質A在動物、植物細胞中均可含有,并且作為細胞內最理想的儲能物質,則A是脂肪.
(2)c是脫氧核糖核苷酸,根據脫氧核糖核苷酸的堿基不同,分為4種.
(3)根據d的功能,可判斷d是雄性激素,與膽固醇、維生素D同屬于脂質中的固醇類物質.
故答案為:
(1)葡萄糖  斐林試劑  脂肪  
(2)4  含氮堿基  
(3)雄性激素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糖類的分類、分布和功能,蛋白質的基本組成單位和功能,核酸的分類、分布、基本組成單位和功能,脂質的分類和功能,對于相關知識點的理解和區(qū)分記憶并把握知識點間的內在聯(lián)系是本題考查的重點.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浙江省紹興市高一上期中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圖所示過程體現了細胞膜具有

A.一定的流動性

B.呼吸作用

C.選擇透過性

D.主動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某校生物興趣小組利用本校資源,對高中生物實驗進行了部分重復.請根據相關實驗回答問題.
(l)在以下實驗操作過程中不需要染色的是①④⑤,需要鹽酸的是②⑥.(均填序號)
①觀察植物細胞的吸水和失水  ②觀察DNA與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③觀察線粒體                ④觀察葉綠體
⑤綠葉中色素的提取和分離    ⑥觀察根尖分生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
(2)為獲得較純細胞膜,在制備時,不選用蛙紅細胞的原因是具有細胞核和眾多的細胞器
(3)若要探究溫度對酶活性的影響,供選擇的材料有過氧化氫酶和過氧化氫、淀粉酶和淀粉,最好選擇淀粉酶和淀粉進行實驗,原因是過氧化氫加熱會分解,影響實驗結果.
(4)該組同學將載有三棱鏡和好氧細菌的臨時裝片放在沒有空氣的黑暗環(huán)境中,利用透過三棱鏡的光,照射水綿的臨時裝片,發(fā)現大量的好氧細菌聚集在紅光和藍紫光區(qū)域,這一結果可說明葉綠體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紅光和藍紫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將3H標記的尿苷引入某綠色植物細胞內,一段時間后破碎細胞并分離各種結構,一定能表現出放射性的是( 。
A.核糖體、核仁和中心體B.細胞核,核糖體和線粒體
C.核糖體、線粒體和葉綠體D.線粒體、內質網和核仁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在適宜溫度條件下,研究CO2濃度倍增對干旱脅迫下黃瓜幼苗光合特性的影響,結果如下表,請回答.
組別處理(Q光強度)凈光合速率(ρmol CO2•m-1•s-1相對氣孔開度(%)水分利用效率
A對照大氣CO2濃度121001.78
B干旱7.5621.81
C對照CO2濃度倍增15833.10
D干旱9.5473.25
(1)黃瓜幼苗葉肉細胞內與CO2濃度直接相關的細胞器是線粒體、葉綠體.
(2)由圖可知,C組相對于其他組別光飽和點時所對應的光強度變大(不變/變大/變。杀砜芍珊得{迫會降低氣孔相對開度從而影響凈光合速率,CO2濃度倍增不僅能提高凈光合速率,還能通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來增強抗旱能力.
(3)實驗結果表明,干旱條件下可以通過提高CO2濃度提高凈光合速率,此時光反應速率變大(不變/變大/變。鄬τ谔岣逤O2濃度,干旱時提高凈光合速率的更簡單有效的方法是及時灌溉(澆水).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研究者為了研究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過程,選用槍烏賊的神經組織進行實驗,處理及結果見下表.
實驗
組號
處   理微電極刺激突觸前神經元測得動作電位(mV)室溫,0.5ms后測得突觸后神經元動作電位(mV)
未加河豚毒素(對照)7575
浸潤在河豚毒素中5min后6565
10min后5025
15min后400
(1)第I組處理說明槍烏賊神經元興奮時,膜外比膜內電位低75mV.室溫下,微電極刺激突觸前神經元測得動作電位0.5ms后,才能測到突觸后神經元的動作電位,這被稱為“興奮的延遲”,延遲的原因之一是突觸前膜以胞吐的方式釋放神經遞質,該物質被突觸后膜上的特異性受體識別.
(2)已知河豚毒素對于突觸后膜識別信息分子的敏感性無影響,從Ⅱ、Ⅲ、Ⅳ組推斷,突觸后神經元動作電位的降低應該是作用于突觸后膜的神經遞質數量減少直接引起的,由此可知河豚毒素對神經興奮的傳遞起抑制作用.
(3)若利用河豚毒素的生理作用開發(fā)藥物,可作b、c、d(選填選項前的符號).
a.降糖藥     b.麻醉藥     c.鎮(zhèn)痛劑    d.抗肌肉痙攣劑
(4)研究者利用水母熒光蛋白標記突觸前神經元,直接觀察到突觸前膜先出現鈣離子內流,之后引發(fā)突觸小泡的定向移動.藥物BAPTA能迅速結合鈣離子,現將該藥物注入突觸小體內,若突觸前神經元的動作電位無改變,神經遞質釋放量減少,則說明鈣離子不影響突觸前神經元產生神經沖動,但對于神經元之間興奮的傳遞是必需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下列關于細胞器分布的說法,錯誤的是(  )
A.在胰島細胞中分布了大量的核糖體、內質網和高爾基體
B.分泌性激素的細胞中內質網分布較多
C.若植物細胞內存在中心體,則該細胞與相鄰細胞間可能存在胞間連絲
D.不是所有的植物細胞中都含有中央大液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列關于植物體內水分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植物體內的水分參與營養(yǎng)物質的運輸
B.水是構成葉肉細胞的重要化合物之一
C.自由水可作為細胞內化學反應的反應物
D.植物生長過程中吸水量和吸收礦質離子呈正相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為人體細胞的生命歷程,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3過程由于遺傳物質的改變而形成不同種類的細胞
B.4過程的細胞內多種酶活性降低影響細胞代謝
C.5過程是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細胞內的原癌基因突變?yōu)橐职┗蛩?/td>
D.6過程一定會引起人體的衰老與死亡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