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1.小鼠是遺傳學研究常用的實驗動物.
(l)在某突變系肥胖小鼠體內發(fā)現肥胖基因,現對該基因進行相關研究.
①為確定小鼠肥胖性狀的遺傳方式(不考慮X、Y染色體的同源區(qū)段),需進行以下雜交
實驗.
實驗材料:選用純合肥胖和純合正常小鼠;
雜交方法:正交和反交(純合肥胖雌鼠×純合正常雄鼠和純合正常雌鼠×純合肥胖雄鼠)
實驗結果:子一代表現型均正常.
結論;小鼠肥胖性狀的遺傳方式為常染色體隱性遺傳.
②研究表明,小鼠肥胖是由于正;虻木幋a鏈(模板鏈的互補鏈)部分序列“CTC CGA”中的一個C被T替換,突變?yōu)闆Q定終止密碼(UAA或UGA或UAG)的序列,導致的蛋白質不能正常合成,突變后的序列是CTCTGA(或TGA),這種突變不能(填“能”或“不能”)使基因的轉錄終止.
(2)小鼠的牙齒生長速度由一對等位基因D和d控制,研究人員進行了下列雜交實驗:
 
親本組合
 
 
 
 
后代形狀及數量
 
 
雄鼠
 
雌鼠
 
生長快
 
生長慢
 
生長快
 
生長慢
 
生長慢×生長快
 
0
 
80
 
82
 
0
由實驗結果推知,親本組合中的生長慢小鼠和生長快小鼠的基因型分別是XdXd和XDY.若子代生長快小鼠和生長慢小鼠雜交,所生子代中生長慢小鼠所占比例為50%.
(3)小鼠毛色深淺由3對獨立遺傳的常染色體上的等位基因控制,深色由顯性基因控制且具有累加效應.基因型均為AaBbCC的雌雄小鼠雜交,其子代表現型及概率如圖所示.若基因型分別為AaBbCc與AahbCc的雌雄小鼠雜交,則子代的表現型有6種,毛色為N4的基因型有5種,N1與N2毛色的個體比例為1:5.

分析 1、研究肥胖基因的遺傳方式,先用具有相對性狀的純合體進行雜交判斷屬于顯性遺傳病還是隱性遺傳,位于常染色體上的遺傳與性別無關,正交、反交的結果相同,位于性染色體上的遺傳總是與性別相關聯(lián),正交、反交的結果不同;
2、基因是有遺傳效應的DNA片段,具有兩條脫氧核苷酸鏈,基因的編碼鏈與轉錄的模板鏈遵循堿基互補配對,轉錄過程是以模板鏈為模板合成mRNA的功能,基因突變后,由于基因的編碼鏈和模板鏈的堿基序列改變,導致mRNA的堿基序列改變,終止密碼子位于mRNA上,是翻譯過程終止的信號,不是轉錄終止的信號.

解答 解:(1)①由題意知,該實驗的目的是研究某肥胖基因的遺傳方式,實驗結果是子一代表現型均正常,結論是該遺傳方式是常染色體隱性遺傳,因此實驗材料應該是選擇純合肥胖小鼠和純合正常小鼠,交配方式是應該是正交和反交.
②由題意知,正;虻木幋a鏈的堿基序列是“CTCCGA”,則轉錄的模板鏈的堿基序列是“GAGGCT”,轉錄形成的mRNA的堿基序列是“CUCCGA”,發(fā)生基因突變后,突變?yōu)榻K止密碼子(UAA或UGA或UAG)即mRNA中“CUCCGA”→“CUCUGA”,則突變后的模板鏈的堿基序列是“GAGACT”,因此突變后的基因的編碼鏈的堿基序列是“CTCTGA”;這種突變不能是基因的轉錄過程終止,但可以使翻譯過程終止.
(2)由實驗結果推知,控制該性狀的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并且后代雄性一定表現出母本的性狀,而雌鼠與雄鼠表現型不同,在生長快為顯性性狀,因此因此親本組合中的生長慢小鼠和生長快小鼠的基因型分別是XdXd和XDY.若子代生長快小鼠(XDXd)和生長慢小鼠(XdY)雜交,所生子代中生長慢小鼠(XdXd、XdY)所占比例為50%.
(3)若基因型分別為AaBbCc與AabbCc的雌雄小鼠雜交,由于雙親中共有5個顯性基因,因此后代可能6種表現型,即5顯、4顯、3顯、2顯、1顯、0顯;毛色為N4的有3個顯性基因,因此AaBbCc與AabbCc雜交后代中含有4的顯性基因的有:AABbcc、AAbbCc、AaBbCc、AabbCC、aaBbCC,共5種,0個顯性基因的個體(aabbcc)有=$\frac{1}{4}×\frac{1}{2}×\frac{1}{4}=\frac{1}{32}$,含有1個顯性基因的個體(Aabbcc、aaBbcc、aabbCc)=$\frac{1}{2}×\frac{1}{2}×\frac{1}{4}+\frac{1}{4}×\frac{1}{2}×\frac{1}{4}+\frac{1}{4}×\frac{1}{2}×\frac{1}{2}$=$\frac{5}{32}$,即N1與N2毛色的個體比例為1:5.
故答案為:
(1)①純合肥胖和純合正常    正交和反交(純合肥胖雌鼠×純合正常雄鼠和純合正常雌鼠×純合肥胖雄鼠)
②CTCTGA(或TGA)     不能
(2)XdXd    XDY   50%
(3)6   5    1:5

點評 本題旨在考查學生分析題干獲取信息的能力,理解所學知識的要點,把握知識的內在聯(lián)系形成知識網絡的能力并結合題干信息對某些生物學問題進行解釋、推理、判斷、獲取結論的能力及實驗設計能力.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天門華泰中學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生物體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是( )

A.各種元素 B.各種化合物 C.細胞 D.器官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圖一表示植物細胞亞顯微結構,圖二表示動物細胞某種活動情況.據圖作答.
(1)圖一細胞內完成能量轉換的結構有1、3、6(填標號).
(2)研究圖二細胞所示生命活動,一般采用的研究方法是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
(3)若圖二細胞表示動物胰臟內的細胞,⑥可能為胰液(消化酶)、胰島素、胰高血糖素物質.(寫出一種既可)
(4)從圖二中可看出,與高爾基體膜可以囊泡形式相互轉化的生物膜是內質網膜和細胞膜.
(5)若圖一是油脂腺細胞,參與油脂合成與分泌過程的細胞結構和參與圖二所示物質的合成和分泌活動的細胞結構相比,不同的是合成和分泌油脂不需要核糖體參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如圖為細胞呼吸部分過程示意圖.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葡萄糖$\stackrel{①}{→}$丙酮酸$\stackrel{②}{→}$二氧化碳.
A.①、②過程進行的場所一定不同B.催化①、②過程的酶一定不同
C.①、②過程一定都有ATP生成D.①、②過程一定都有[H]生成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是一個遺傳病的家族系譜圖.甲病基因以A或a表示,乙病基因以B或b表示,兩對基因自由組合.I1不攜帶乙病基因.下列分析錯誤的是(  )
A.甲病為常染色體顯性遺傳,乙病為伴X隱性遺傳
B.II6患乙病是由于等位基因分離的原因
C.可以推測出III13的基因型是AaXBXB或AaXBXb
D.III12和III13結婚,子女同時患兩種病的概率$\frac{1}{36}$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中國女科學家屠呦呦發(fā)現并提取青蒿素挽救了數百萬人的生命.研究表明,青蒿素易溶于丙酮、乙酸乙酯、氯仿、苯及冰醋酸,可溶于甲醇、乙醇、乙醚及石油醚,幾乎不溶于水.
(1)應采用萃取法從植物黃花蒿中提取青蒿素,其中的揮發(fā)性油應采用水蒸氣蒸餾提取.
(2)選用青蒿芽等運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可獲得大量用于提煉青蒿素的幼苗,該過程的原理是植物細胞的全能性,該過程所需的MS培養(yǎng)基含有大量元素、微量元素和有機物等,此外還需要加入植物激素.
(3)在MS培養(yǎng)基中添加有機物,用蔗糖作為碳源,若換用葡萄糖會導致植物細胞失水而生長不良好,同時葡萄糖可作為微生物直接利用的碳源,而蔗糖可以抑制微生物的生長,減少微生物污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關于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每種蛋白質均含有C、H、O、N四中元素
B.氨基酸的種類、數目和排列順序以及肽鍵的空間結構決定了蛋白質的多樣性
C.9個氨基酸構成的多肽有8個肽鍵,稱為9肽
D.某蛋白分子是由6條肽鏈共500個氨基酸分子組成.則此分子中-NH2和-COOH的數目都至少為6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關于生命活動離不開細胞的敘述,錯誤的是( 。
A.地球上最早出現的生命形式是單細胞生物
B.變形蟲的運動、攝食、呼吸等生命活動都可在一個細胞內完成
C.人體進行的學習活動需要多種細胞參與
D.艾滋病病毒可以在富含有機物的人工培養(yǎng)基上培養(y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某同學在觀察自制淡水生物裝片時,結合所學的知識畫了如圖,請分析回答:[]中填標號
(1)該圖是低等植物細胞,圖中含有DNA的結構有359(填標號).
(2)該細胞進行新陳代謝的主要場所是[10]細胞質基質.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是[3]葉綠體.進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是[9]線粒體.與1結構形成有關的細胞器是[8]高爾基體.
(3)與細菌相比較,該細胞最顯著的特點是有成形的細胞核;與動物細胞相比較,該細胞特有的細胞器是液泡、葉綠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