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探索2,4-D促進插條生根的最適濃度時,通過“預實驗確定濃度范圍” |
B、調查人群中紅綠色盲發(fā)生率時,調查“足夠大的群體,隨機取樣并統(tǒng)計” |
C、比較有絲分裂不同分裂時期的時間長短,通過“觀察多個裝片多個視野的細胞并統(tǒng)計” |
D、稀釋涂布平板法計數(shù)微生物數(shù)量時,選擇“菌落數(shù)在30-300的實驗組平板進行計數(shù)” |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達爾文的假說是,可能有某種化學物質從苗尖端傳遞到了下面 |
B、選擇明膠和云母的原因是,化學物質能夠透過明膠卻不能透過云母 |
C、當時的實驗結論是,的確有某種化學物質從苗尖端向下傳遞 |
D、若把單側光改為黑暗進行實驗,實驗結果就不能支持達爾文的假說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低倍鏡下看到的洋蔥根尖分生區(qū)細胞呈正方形 |
B、紙層析法分離出的色素,從上到下的順序依次是:胡蘿卜素、葉黃素、葉綠素a、葉綠素b |
C、蛋白質與雙縮脲試劑反應生成紫色物質 |
D、在比較過氧化氫酶和Fe3+的催化效率時,一定要用另一支滴管將提前一天準備好的肝臟研磨液滴入試管中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選項 | 材料 | 試劑與儀器 | 實驗目的 |
A | 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 | 0.5g/mL蔗糖溶液、顯微鏡 | 驗證植物細胞通過滲透作用吸水 |
B | 紫色洋蔥鱗片葉外表皮 | 93號汽油配層析液 | 用紙層析法分離細胞中紫色的光合色素 |
C | 洋蔥鱗片葉內表皮 | 吡羅紅甲基綠染色劑、顯微鏡 | 觀察DNA和RNA在細胞中的分布 |
D | 洋蔥根尖 | 15%鹽酸+95%酒精、龍膽紫染液、顯微鏡 | 觀察細胞是否發(fā)生基因突變 |
A、A | B、B | C、C | D、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萎蔫 | 復水2h | 復水4h | 復水8h | 復水24h | 對照 | |
根 | - | +++ | +++ | +++ | +++ | ++ |
莖 | - | + | + | + | + | - |
葉 | - | - | - | + | - | - |
A、干旱導致萎蔫的植株PR-5基因被破壞 |
B、對照組說明在葉分化過程中PR-5基因丟失 |
C、復水后根比莖葉產生了更多的PR-5基因 |
D、干旱后復水促進了PR-5基因的表達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A、利用高倍顯微鏡可以觀察葉肉細胞中葉綠體的基粒 |
B、用紙層析法可以提取和分離植物細胞中的各種光合色素 |
C、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法可以追蹤細胞內的物質代謝途徑 |
D、向稀釋的蘋果組織樣液中加入斐林試劑搖勻后,溶液呈現(xiàn)磚紅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操作步驟 | 操作方法 | 試管A | 試管B |
1 | 加淀粉溶液 | 2mL | |
2 | 加蔗糖溶液 | 2mL | |
3 | 加本尼迪特試劑 | 2mL | 2mL |
4 | 加淀粉酶溶液 | 1mL | 1mL |
A、蔗糖溶液可用蛋白質溶液取代 |
B、實驗步驟有科學性錯誤 |
C、能用碘液取代本尼迪特試劑 |
D、不可用蔗糖酶溶液取代淀粉酶溶液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