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分析A圖:A圖細胞不含同源染色體,著絲點分裂,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
分析B圖:bc段形成的原因是DNA的復制;cd段表示有絲分裂前期和中期、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前期和中期;de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的分裂;ef段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和末期、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和末期.
解答 解:(1)圖A細胞中無同源染色體,著絲點分裂,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由于細胞質均等分裂,所以該細胞為第一極體.該細胞中著絲點分裂,姐妹染色單體分開成為染色體,因此該細胞不含染色單體.該細胞處于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后期,此時細胞中所含染色體數(shù)目與體細胞相同,因此該生物體細胞中含有6條染色體,在有絲分裂后期最多為12條.
(2)圖乙的cd段時,每條染色體含有2個DNA分子,因此H的值為$\frac{1}{2}$.由于細胞質中還含有少量DNA分子,因此此時,細胞內染色體數(shù)/DNA含量的值會比H值。
(3)測交是指雜交產(chǎn)生的子一代個體與隱性個體交配的方式.因此,與該生物進行測交的另一親本體細胞中的染色體和有關基因的組成應是bbddXaY或bbDDXaY.
(4)根據(jù)圖甲極體中的基因組成可知,該動物在此次分裂過程中產(chǎn)生的生殖細胞的基因型是bdXA.動物細胞培養(yǎng)中,將原代細胞繼續(xù)傳代培養(yǎng),需用胰蛋白酶處理,使其分散成單個細胞.
故答案為:
(1)第一極體 0 12
(2)$\frac{1}{2}$ 小
(3)bbddXaY或bbDDXaY
(4)bdXA 胰蛋白酶
點評 本題結合圖解,考查細胞的減數(shù)分裂、基因自由組合定律的實質及應用、伴性遺傳,要求考生識記細胞減數(shù)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掌握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染色體和DNA含量變化規(guī)律,能準確判斷圖中各細胞和各曲線段所處的時期;掌握伴性遺傳的特點,能根據(jù)題中信息做出準確的判斷.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這種轉運方式是順濃度梯度進行的 | |
B. | 離子過膜有隨機性并消耗ATP中的能量 | |
C. | 細胞呼吸強弱會影響物質的轉運速率 | |
D. | 磷脂的運動使離子過膜的通道自動開閉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B. | ||||
C. | D.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蒸餾水不含營養(yǎng) | B. | 無機鹽離子容易進入細胞 | ||
C. | 由血液中的紅細胞的遺傳物質決定 | D. | 防止細胞過度吸水或失水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神經(jīng)細胞膜上有大量神經(jīng)毒氣載體 | |
B. | 神經(jīng)細胞膜與神經(jīng)毒氣的結合力很強 | |
C. | 神經(jīng)細胞膜對神經(jīng)毒氣選擇吸收 | |
D. | 神經(jīng)毒氣以自由擴散方式透過細胞膜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若a為核糖,b則為DNA的基本組成單位 | |
B. | 若m為尿嘧啶,則DNA中肯定不含b這種化合物 | |
C. | 若m為腺嘌呤,則b肯定為腺嘌呤脫氧核苷酸 | |
D. | 若由b構成的核酸能被吡羅紅染成紅色,則a為脫氧核糖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隔離是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 | |
B. | 自然選擇使種群基因頻率發(fā)生定向改變 | |
C. | 突變是否有利取決于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 | |
D. | 捕食者的存在對被捕食者有害無益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酶和ATP的化學成分中都含有氮元素 | |
B. | 分化程度不同的活細胞中酶和ATP的含量都不同 | |
C. | 細胞中基因的表達過程都需要酶和ATP的參與 | |
D. | 酶的合成和分解分別與ATP的合成和分解相聯(lián)系 |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lián)網(wǎng)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wǎng)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