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替階 段編號 | 物種總數(種) | 喬木層優(yōu)勢物種數(種) | ||||
喬木 | 灌木 | 藤本 | 草本 | 針葉樹 | 闊葉樹 | |
A | 7 | 3 | 2 | 6 | 1 | 3 |
B | 4 | 2 | 0 | 3 | 3 | 0 |
C | 18 | 7 | 4 | 10 | 0 | 6 |
分析 1、群落演替的類型:
類型 項目 | 初生演替 | 次生演替 |
起點 | 在一從來沒有過植被,或者原來存在過植被,但被徹底消滅了的地方 | 在原有植被雖已不存在,但是保留有土壤條件,甚至種子或其他繁殖體的地方 |
時間 | 經歷時間漫長 | 經歷時間較短 |
影響 因素 | 自然因素 | 人類活動較為關鍵 |
實例 | 裸巖上的演替 | 森林砍伐地、棄耕地上的演替 |
解答 解:(1)隨著演替的進行,群落的物種數目逐漸增加、結構逐漸復雜化,再結合表中數據可知,處于演替早期的階段是B;若該群落是在原始森林被砍伐后的地段上重新形成的,則此演替類型屬于次生演替.
(2)據表推測,動物種類最多,分層現象最復雜的群落所處的演替階段是C;一般情況下,群落的結構越簡單,其恢復力穩(wěn)定性越高,因此在三個演替階段中,若群落遭受同等程度的破壞,則恢復力穩(wěn)定性最高的階段是B.
(3)不同演替階段中喬木層的優(yōu)勢樹種不同,主要原因是當環(huán)境條件發(fā)生變化時,后期樹種具有適應當前環(huán)境的能力更強或競爭能力更強的特點.
故答案為:
(1)B 群落的物種數少、結構簡單 次生演替
(2)C B
(3)適應當前環(huán)境的能力更強或競爭能力更強
點評 本題結合表格數據,考查群落演替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群落演替的概念、類型等,掌握群落演替的特點,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答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河南省高一上第1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兩個氨基酸分子脫水縮合成二肽,脫去的水分子中的氫來自
A.羧基 B.氨基
C.羧基和氨基 D.連接在碳原子上的氫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 | 2 | 3 | 4 | |
甲狀腺激素片 | … | 1mg/天 | 2mg/天 | … |
甲硫咪唑 | … | … | … | 5mg/天 |
蝌蚪只數 | 10 | 10 | 10 | 10 |
平均體長 | 17.2 | 17.4 | 17 | 17.4 |
1d | 4d | 8d | 14d | 19d | 24d | |
1號組 | 0 | 0 | 0 | 2后 | 2后 | 3后 |
2號組 | 0 | 2后 | 3后 | 5后 | 6后 | 3前7后 |
3號組 | 0 | 3后 | 6后 | 7后 | 3前8后 | 6前9后 |
4號組 | 0 | 0 | 0 | 0 | 3后 | 3后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A. | 光能、H2O、葉綠素、類胡蘿卜 | B. | 葉綠體、類胡蘿卜素、ATP、CO2 | ||
C. | 光能、酶、H2O、[H] | D. | 酶、CO2、[H]、ATP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山西省上期高三10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長度為1000個堿基對的雙鏈環(huán)狀DNA分子。其中含腺嘌呤600個,該DNA分子復制時,1鏈首先被斷開形成3′、5′端口,接著5′端與2鏈發(fā)生分離,隨后DNA分子以2鏈為模板通過滾動從1鏈的3′端開始延伸子鏈,同時還以分離山來的5′端單鏈為模板合成另一條子鏈,其過程如圖所示。下列關于該過程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A.1鏈中的堿基數目多于2鏈
B.該過程是從兩個起點同時進行的
C.復制過程中2條鏈分別作模板,邊解旋邊復制
D.若該DNA連續(xù)復制3次,則第二次共需鳥嘌呤2800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查看答案和解析>>
湖北省互聯網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平臺 | 網上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電信詐騙舉報專區(qū) | 涉歷史虛無主義有害信息舉報專區(qū) | 涉企侵權舉報專區(qū)
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027-86699610 舉報郵箱:58377363@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