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6.下列對細胞器的說法中,正確的是( 。
A.溶酶體能合成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
B.葉綠體是唯一含有色素的細胞器
C.細胞中的核糖體的合成不一定都與核仁有關
D.細胞中的囊泡都是由高爾基體形成的

分析 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功能

細胞器分布形態(tài)結構功   能
線粒體動植物細胞雙層膜結構
 
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
細胞的“動力車間”
葉綠體植物葉肉細胞 雙層膜結構植物細胞進行光合作用的場所;植物細胞的“養(yǎng)料制造車間”和“能量轉換站”.
內質網動植物細胞 單層膜形成的網狀結構細胞內蛋白質的合成和加工,以及脂質合成的“車間”
高爾
基體
動植物細胞 單層膜構成的囊狀結構對來自內質網的蛋白質進行加工、分類和包裝的“車間”及“發(fā)送站”(動物細胞高爾基體與分泌有關;植物則參與細胞壁形成)
核糖體動植物細胞無膜結構,有的附著在內質網上,有的游離在細胞質中合成蛋白質的場所
“生產蛋白質的機器”
溶酶體動植物細胞  單層膜形成的泡狀結構“消化車間”,內含多種水解酶,能分解衰老、損傷的細胞器,吞噬并且殺死侵入細胞的病毒和細菌.
液泡成熟植物細胞
 
單層膜形成的泡狀結構;內含細胞液(有機酸、糖類、無機鹽、色素和蛋白質等)調節(jié)植物細胞內的環(huán)境,充盈的液泡使植物細胞保持堅挺
中心體動物或某些低等植物細胞無膜結構;由兩個互相垂直的中心粒及其周圍物質組成與細胞的有絲分裂有關
 

解答 解:A、溶酶體中含有多種水解酶,但溶酶體自身不能合成多種水解酶,A錯誤;
B、含有色素的細胞器除了葉綠體,還有液泡,B錯誤;
C、細胞中的核糖體的合成不一定都與核仁有關,如原核細胞不含核仁,其核糖體的形成與核仁無關,C正確;
D、細胞中的囊泡可以由細胞膜、高爾基體或內質網形成,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考查細胞結構和功能,重點考查細胞器的相關知識,要求考生識記細胞中各種細胞器的結構、分布和功能,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選項.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為基因型AABb的雌性動物某細胞分裂示意圖,相關判斷正確的是(  )
A.此細胞可能是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或極體
B.產生a基因的原因可能是聯會時期發(fā)生了非姐妹染色單體間的交叉互換
C.此細胞的子細胞發(fā)育成的個體是單倍體
D.用秋水仙素處理此細胞可得到四倍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對各種有機物的鑒定,所用試劑正確的是( 。
A.還原糖一雙縮脲試劑,蛋白質一斐林試劑
B.脂肪一蘇丹Ⅲ(或蘇丹Ⅳ),淀粉一碘液
C.DNA-吡羅紅染液,RNA-甲基綠染液
D.酒精一堿性條件下的重鉻酸鉀溶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在下列細胞中,含高爾基體和內質網較多的細胞是( 。
A.口腔上皮細胞B.汗腺細胞C.肌細胞D.胃腺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某校生物興趣小組選擇了“海洋動物和淡水動物對環(huán)境的適應性”的課題研究,欲探索一下海洋動物和淡水動物血漿滲透壓的高低.現已得到了兩類動物的血液,并已離心分離出兩類動物的血漿各50mL,請你幫助設計實驗以完成研究任務.
(1)設計原理:在半透膜兩側溶液存在濃度差時,會發(fā)生滲透作用.
(2)應準備的儀器有燒杯、長頸漏斗、半透膜、細線、鐵架臺等.
(3)實驗的步驟:①先將淡水動物的血漿倒入燒杯中.
②用半透膜封住長頸漏斗的口,用細線將半透膜扎緊.
③將海洋動物的血漿倒入漏斗,將漏斗浸入到燒杯中并使漏斗管中的液面與燒杯液面齊平.
(4)放置一段時間后,觀察漏斗管中液面的變化.
(5)結果預測和結論:
①液面上升,說明海洋動物的血漿滲透壓高于淡水動物.
②液面不變,說明海洋動物的血漿滲透壓與淡水動物相等.
③液面下降,說明海洋動物的血漿滲透壓低于淡水動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有一種精神病是由常染色體一對等位基因控制的.一對正常的夫婦生了一個有病的女孩和一個正常的男孩,這個正常的男孩是該致病基因攜帶者的概率是( 。
A.0B.$\frac{1}{4}$C.$\frac{1}{2}$D.$\frac{2}{3}$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如圖是某二倍體(2n=6)高等植物根尖分生區(qū)的顯微照片和細胞分裂圖象.請據圖回答下面的問題.

(1)乙和丙是某同學根據甲圖細胞中染色體的形態(tài)和數目等特點而繪制的示意圖,乙圖不正確的原因是染色體數目不對,丙圖不正確的原因是染色體數目不對、不應有中心體.
(2)甲圖中的B細胞對應于丁圖的時期是d(填小寫字母).
(3)丁圖中AB段形成的原因是DNA復制(或染色體復制);丁圖中BC段染色體數和染色單體數分別是6和12;丁圖中CD段形成的原因是著絲點分裂,染色單體變?yōu)槿旧w.
(4)觀察到的生長點細胞中,大多數細胞處于分裂間期,原因是細胞分裂間期遠長于細胞分裂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下列有關細胞核的敘述正確的是(  )
A.①②是由DNA和蛋白質組成的鏈狀結構,在細胞周期中發(fā)生周期性變化
B.③只有2層磷脂分子組成
C.脫氧核苷酸、信使RNA、RNA聚合酶、脫氧核糖核酸等物質必須通過核孔才能進出細胞核
D.⑤是產生核糖體、mRNA和蛋白質的場所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有科學家在人類遺傳學的會議上提出,雖然同卵雙胞胎可能共享他們全部的DNA,但他們的基因也不完全一樣.下列與同卵雙胞胎基因差異相關的分析中,合理的是( 。
A.母親形成次級卵母細胞時,非同源染色體發(fā)生自由組合
B.該雙胞胎是由兩個卵細胞分別與精子受精形成的受精卵發(fā)育而來的
C.個體發(fā)育的有絲分裂過程中,間期染色體上某一基因發(fā)生基因突變
D.父親的精原細胞在產生精細胞過程中,同源染色體的非姐妹染色單體發(fā)生交換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