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18.誘變育種可以改良生物的性狀,這是因為這種方法( 。
A.使后代的性狀較穩(wěn)定B.提高突變率,增加變異類型
C.能使基因重組D.一定能獲得理想品種

分析 1、幾種?嫉挠N方法:

 雜交育種誘變育種單倍體育種多倍體育種
方法 (1)雜交→自交→選優(yōu)(2)雜交 輻射誘變、激光誘變、化學藥劑處理花藥離體培養(yǎng)、秋水仙素誘導加倍  秋水仙素處理萌發(fā)的種子或幼苗
原理 基因重組基因突變  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組先成倍減少,再加倍,得到純種)  染色體變異(染色體組成倍增加)
優(yōu)
不同個體的優(yōu)良性狀可集中于同一個體上 提高變異頻率,出現新性狀,大幅度改良某些性狀,加速育種進程明顯縮短育種年限營養(yǎng)器官增大、提高產量與營養(yǎng)成分 

 時間長,需要及時發(fā)現優(yōu)良性狀 有利變異少,需要處理大量實驗材料,具有不確定性 技術復雜,成本高 技術復雜,且需要與雜交育種配合;在動物中難以實現
舉例高桿抗病與矮桿抗病小麥雜產生矮桿抗病品種高產量青霉素菌株的育成三倍體西瓜、八倍體小黑麥抗病植株的育成
2、基因突變的特點:基因突變具有普遍性、低頻性(個體的基因突變率低,但種群中個體數,其突變率較高)、隨機性、不定向性、多害少利性.

解答 解:A、基因突變能使基因變?yōu)榈任换,所以誘變育種獲得的個體往往是雜合體,所以誘變育種不會提高后代的遺傳穩(wěn)定性,A錯誤;
B、人工誘變能提高突變率,增加變異類型,大幅度改良生物的性狀,B正確;
C、誘變育種的原理是基因突變,能使控制某些性狀的基因突變成等位基因,C錯誤;        
D、誘變育種的原理是基因突變,基因突變具有多害少利性,因此有利突變體數目少,D錯誤.
故選:B.

點評 本題考查生物變異及育種的相關知識,重點考查誘變育種,要求考生識記誘變育種的原理、方法、優(yōu)缺點及實例;識記基因突變的類型及特點,能結合所學的知識準確判斷各敘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興奮性是指細胞接受刺激產生興奮的能力.為探究不同缺氧時間對中樞神經細胞興奮性的影響,研究人員先將體外培養(yǎng)的大鼠海馬神經細胞置于含氧培養(yǎng)液中,測定單細胞的靜息電位和閾強度(引發(fā)神經沖動的最小電刺激強度),之后再將其置于無氧培養(yǎng)液中,于不同時間點重復上述測定,結果如圖所示.請回答:

(1)本實驗的自變量是缺氧時間.
(2)靜息電位水平是影響細胞興奮性水平的因素之一,圖中靜息電位是細胞膜內側的電位.據圖分析,當靜息電位由-60mV變?yōu)?65mV時,神經細胞的興奮性水平降低.
(3)在缺氧處理20min時,給予細胞25pA強度的單個電刺激不能(能/不能)記錄到神經沖動,判斷理由是刺激強度低于閾強度.
(4)據圖分析,本實驗的結論是:缺氧時間在20分鐘內,神經細胞的興奮性下降;20分鐘后,神經細胞的興奮性上升.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9.如圖表示由不同化學元素所組成的化合物,以下說法不正確的是( 。
A.若圖中①為某種多聚體的單體,則①最可能是氨基酸
B.若②存在于皮下和內臟器官周圍等部位,則②可能是脂肪
C.若④主要在人體肝臟和肌肉內合成,則④最可能是糖原
D.若③為多聚體,且能貯存生物的遺傳信息,則③是染色體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下面是某蛋白質的肽鏈結構示意圖(圖1,其中數字為氨基酸序號)及部分肽鏈放大圖(圖2),據圖判斷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該蛋白質中含有1條肽鏈124個肽鍵
B.圖2中含有的R基是①②④⑥⑧
C.從圖2推知該肽鏈至少含有2個游離的羧基
D.從圖2推知該肽鏈至少含有2個游離的氨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3.100年來,果蠅作為經典模式生物在遺傳學研究中備受重視.下圖為果蠅正常體細胞和幾種異常體細胞染色體組成圖,請據圖回答問題:

(1)對果蠅進行基因組測序時,需測定5條染色體.
(2)白眼雌果蠅(XrXrY)產生配子的類型分別為Xr、Y、XrXr、XrY.該果蠅與紅眼雄果蠅(XRY)雜交,子代中紅眼雌果蠅的基因型為XRXr、XRXrY.
(3)用黑身白眼雌果蠅(aaXrXr)與灰身紅眼雄果蠅(AAXRY)雜交,F1雌果蠅表現為灰身紅眼,雄果蠅表現為灰身白眼.F2中灰身紅眼與黑身白眼果蠅的比例為3:1.
(4)用紅眼雌果蠅(XRXR)與白眼雄果蠅(XrY)作為親本雜交,在F1中發(fā)現一只白眼雄果蠅(記為“M”).M果蠅出現的原因有三種可能:第一種是環(huán)境改變引起表現型變化,但基因型未變;第二種是親本果蠅發(fā)生基因突變;第三種是親本雌果蠅在減數分裂時X染色體不分離,產生沒有X的配子.請設計簡便的雜交實驗確定M果蠅出現的原因.
實驗步驟:M果蠅與正常白眼雌果蠅雜交,分析子代的表現型.
結果預測:
Ⅰ.若子代出現紅眼(雌)果蠅,則是環(huán)境改變;
Ⅱ.若子代表現型全部為白眼,則是基因突變;
Ⅲ.若無子代產生,則是減數分裂時X染色體不分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下面是有關酶的探究實驗,A組同學的課題是探究pH對過氧化氫酶活性的影響.
Ⅰ.A組同學設計了如下實驗,請根據提供的材料用具,完成下面的實驗,并回答有關問題:
材料用具:試管,量筒,滴管,試管架,pH試紙;新鮮的質量分數為20%的雞肝研磨液;新配制的體積分數為3%的過氧化氫溶液,質量分數為5%的鹽酸溶液,質量分數為5%的氫氧化鈉溶液,蒸餾水等.
(1)實驗步驟:
①如圖所示,先在1號、2號、3號試管中各加入2mL新配制的體積分數為3%的過氧化氫溶液,再向l號試管內加入l mL蒸餾水,向2號試管內加入1mL(等量)氫氧化鈉溶液,向3號試管內加入1mL(等量)鹽酸溶液,并振蕩試管.
②向l號、2號、3號試管內各滴入2滴新鮮的質量分數為20%的雞肝研磨液.
③仔細觀察各試管內產生氣泡的多少,并記錄.
(2)實驗結果:1號試管內產生的氣泡較多,2號和3號試管內產生的氣泡較少.
(3)實驗結論:pH為7左右時過氧化氫酶的活性較高,而pH偏高、偏低時過氧化氫酶的活性降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0.在檢測花生細胞中脂肪的實驗中,用顯微鏡觀察細胞中脂肪顆粒,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A.在用蘇丹Ⅲ染液染色后,可用體積分數為50%的鹽酸溶液洗去浮色
B.若將臨時切片的蓋玻片一側朝下安放在載物臺上,則在低倍鏡下無法看到物像
C.在低倍顯微鏡下找到花生子葉的最薄處,移到視野中央,將物像調節(jié)清楚
D.高倍鏡下,先用粗準焦螺旋調節(jié),再用細準焦螺旋調節(jié)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下列有關生態(tài)系統(tǒng)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是單向的、逐級遞減的
B.物質不能在無機環(huán)境和生物群落之間循環(huán)
C.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營養(yǎng)結構越復雜,自我調節(jié)能力越弱
D.生態(tài)系統(tǒng)越復雜,人類可利用的能量就越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做“綠葉在光下制造有機物”的實驗時,對一片完整的葉部分遮光的原因是( 。
A.作為對照B.太大用不了C.具觀賞性D.消耗體內淀粉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