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草原是綠色生態(tài)環(huán)境的重要組成部分。某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如圖所示。

(1)圖中食物網很簡單,因此,該草原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能力較弱,穩(wěn)定性較低。除圖中所示的生物類群外,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生物組成成分還應有 才能保證其物質循環(huán)的正常進行。

(2)若去除蛇,且狐的數量不變,則草原容納鷹的數量會 。若外來生物入侵該區(qū),則會導致草原的 銳減或喪失。

(3)影響圖中兔種群數量變化的種間因素是 。若某年兔種群的K值為1000只,且1只兔和4只鼠消耗的草量相等,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次年鼠的數量增加400只,則兔種群的K值變?yōu)?u> 只。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有關顏色反應的敘述正確的( 。
A.斐林試劑鑒定還原糖呈紫色B.雙縮脲試劑鑒定蛋白質呈紅色
C.健那綠鑒定葉綠體呈綠色D.吡羅紅鑒定RNA呈紅色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下列關于植物激素的敘述,錯誤的是(  )
A.細胞分裂素和赤霉素對種子萌發(fā)的調節(jié)具有協(xié)同作用
B.細胞的成熟情況會影響相關激素作用的發(fā)揮
C.植物激素一旦運送到作用部位就立即水解失活
D.植物的正常生長是多種激素共同調節(jié)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花生種子的子葉肥厚,含有豐富的營養(yǎng)物質.某實驗小組利用花生種子進行以下實驗,請補充完善,并分析回答相關問題.
(1)將花生子葉切片,選用蘇丹Ⅳ進行染色,在滴加清水蓋上玻片前用50%的酒精洗去浮色.在顯微鏡下觀察脂肪滴呈現出紅色.
(2)在花生種子萌發(fā)后,進行探究實驗.
一、實驗課題:探究花生子葉對幼苗生長的影響
二、實驗材料:胚根長出2~3mm,種皮漲破的花生種子.
三、實驗步驟:①對花生種子進行處理:
A組:保留兩片子葉   B組:保留一片子葉  C組:保留半片子葉   D組:去除兩片子葉
②將處理后的各組種子分別種在盛有培養(yǎng)基的塑料杯中.
③每天定時澆水,觀察和記錄實驗結果.
四、實驗結果:萌發(fā)3周后結果如下.不同處理對花生幼苗生長的影響
組別株高(cm)根長(cm)葉片數
A10.118.2526
B7.21419
C5.11114
D0.83.89
①本實 驗的自變量是子葉的完整程度(子葉的數量、大小、多少),對照組是A.
②實驗中應該控制的無關變量有光照、溫度(填兩個).
③實驗過程中花生種子進行什么類型的呼吸,關鍵取決于含培養(yǎng)基的塑料杯中氧氣的含量
④請寫出以葡萄糖為底物的有氧呼吸的反應方程式C6H12O6+6O2+6H2O$\stackrel{酶}{→}$ 6CO2+12H2O+能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圖為如圖為某二倍體高等動物細胞示意圖,請據圖回答.
(1)該細胞處于減數第一次分裂前期,產生的子細胞為次級精母細胞或次級卵母細胞和第一極體.
(2)該細胞中有4條染色體,8條染色單體,有2對同源染色體.
(3)該動物體細胞中染色體數目最多的時期為有絲分裂后期.
(4)若該動物為雄性動物,則其精巢細胞中的染色體數目可能為2或4或8.
(5)圖中A、B的關系為同源染色體;a、a′的關系為姐妹染色單體,它們是在減數第一次分裂間期形的.
(6)圖中A與B彼此分離發(fā)生在減數第一次分裂后期,a與a′彼此分離發(fā)生在減數第二次分裂后期.
(7)若該細胞僅是在減數第一次分裂時,A、B未分開,則其形成的正常和異常精子的比例為0:4;若僅是在減數第二次分裂時,a、a′未能分開,則其形成的正常和異常精子的比例為1: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浙江蒼南求知中學高二學業(yè)水平適應性考試(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假設將含有一對同源染色體的精原細胞的DNA分子用15N標記,并供給含14N的原料。該細胞進行減數分裂產生的4個精子中,含15N標記的DNA的精子所占比例為( )

A.0 B.25% C.50% D.100%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4-2015浙江蒼南求知中學高二學業(yè)水平適應性考試(二)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現有基因型為Rr的豌豆植株若干,取其花藥進行離體培養(yǎng)得到單倍體幼苗。這些幼苗的基因型及其比例為(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人體中,K+很容易穿過細胞膜,但許多細胞內部的K+濃度比細胞外部的K+濃度要高,如人的紅細胞中K+的濃度比血漿中K+的濃度高30倍,這種物質進入細胞的方式屬于(  )
A.簡單擴散B.易化擴散C.被動運輸D.主動運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9.如圖甲表示細胞的部分結構以及進行有關生理活動過程([]內填圖中標號,橫上填適當內容的文字)據圖回答:
(1)由圖可知,溶酶體起源于高爾基體(填細胞器名稱),請你推測該溶酶體中的酶主要是在附著的核糖體(附著的核糖體、游離的核糖體)上合成的.
(2)用放射性同位素標記腺嘌呤核糖核苷酸培養(yǎng)該細胞,則圖中可能出現放射性的細胞器是③⑦(填序號)
(3)細胞上的多肽往往發(fā)生“糖基化”(蛋白質上連上糖側鏈),而將該細胞放入某一含藥品“X”的培養(yǎng)液中,則該細胞中合成的多肽無法糖基化,則藥品“X”可能作用的細胞結構是B
A、核糖體     B、內質網    C、高爾基體      D、細胞膜    E、線粒體  F、溶酶體
(4)如果圖甲是某哺乳動物的乳腺細胞,用3H標記一定量的氨基酸來培養(yǎng)該細胞,測得內質網、核糖體、高爾基體上放射性強度的變化曲線如圖乙所示,依據放射性出現的時間先后分析,b屬于內質網;在此過程中,高爾基體膜,細胞膜、內質網膜面積會發(fā)生變化,請在圖丙中繪出該種分泌蛋白合成和運輸后,細胞中這三種膜的膜面積變化.

(5)下列哪類物質是分泌蛋白?BC.(多選)
A、呼吸酶     B、胰島素    C、抗體      D、血紅蛋白        E、性激素
(6)通過分析發(fā)現該細胞分泌的一種蛋白質分子式是C55H70O19N10,將它徹底水解后只能得到如圖四種氨基酸,則該多肽是該四種氨基酸在核糖體上進行脫水縮合作用形成的十肽,一個該蛋白分子中谷氨酸有4個,請在圖中補充相鄰兩個氨基酸在該結構上形成的化學鍵的結構簡式是

(7)蛋白質分子結構復雜,加熱、X射線、強酸、強堿、重金屬鹽等會導致蛋白質變性,其主要原理是蛋白質分子的空間結構發(fā)生改變.
(8)在食用蘋果、梨過程中,常會看到鮮嫩的果肉很快就變成暗褐色,這是這些植物細胞里存在的酚類物質發(fā)生了化學變化.本來植物細胞里酚氧化酶與酚類底物是分開存放的,但若組織細胞受損或衰老,結構解體時,酚氧化酶便有機會與酚類底物接觸而使底物氧化成棕褐色的物質.材料所述“本來植物細胞里酚氧化酶與酚類底物是分開存放的”這一現象是由于細胞內具有生物膜的緣故.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