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如圖為人體體液之間的物質交換示意圖,其中敘述錯誤的是( 。
A.A中的脂類物質含量相對較高
B.神經(jīng)遞質(如乙酰膽堿)可以存在于C中
C.A、B、C、D依次為淋巴液、血漿、組織液、細胞內液
D.DNA解旋酶可以存在于B內

分析 細胞內液和組織液之間以及血漿和組織液之間是雙向交換物質的,淋巴液是單向流動的,所以根據(jù)圖示進行判斷:A是淋巴,B是細胞內液,C是組織液,D是血漿.

解答 解:A、脂質在小腸內消化、吸收,由淋巴系統(tǒng)進入血液循環(huán),所以A淋巴液中脂類物質含量相對較高,A正確;
B、當興奮在突觸之間傳遞時,神經(jīng)遞質可以釋放到突出間隙中,突出間隙的液體屬于組織液,所以神經(jīng)遞質可以存在于C組織液中,B正確;
C、A、B、C、D依次為淋巴液、細胞內液、組織液、血漿,C錯誤;
D、DNA解旋酶存在于B細胞內,D正確.
故選:C.

點評 本題的知識點是內環(huán)境的組成,血漿、組織液、淋巴之間的關系,內環(huán)境的作用,分析題圖獲取信息是解題的突破口,對于內環(huán)境的組成血漿、組織液、淋巴之間的關系的理解和應用是解題的關鍵.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與細胞中的元素和化合物有關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A.耐旱的仙人掌細胞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是蛋白質
B.組成細胞的主要元素中含量最多的是氫
C.RNA和DNA組成元素的種類不同
D.碳是構成細胞的最基本元素,生物大分子以碳鏈為骨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8.現(xiàn)有3個純種品系的玉米,其基因型分別是:甲aaBBCC、乙AAbbCC和丙AABBcc.由基因a、b、c所決定的性狀可提高玉米的市場價值,請回答下列問題(假定三對基因是獨立分配的,玉米可以自交和雜交):
①獲得aabbcc個體的雜交方案有多種,請補全下面的雜交方案.
第一年:甲與丙(甲與乙、乙與丙)雜交,獲得F1種子;
第二年:種植F1和純系乙(丙、甲),讓F1與純系乙(丙、甲)雜交,獲得F2種子;
第三年:種植F2,讓F2自交,獲得F3種子;
第四年:種植F3,植株長成后,選擇aabbcc表現(xiàn)型個體,使其自交,保留種子.
②此雜交育種方案中,aabbcc表現(xiàn)型個體出現(xiàn)的概率是$\frac{1}{256}$.
(4)玉米中aa基因型植株不能長出雌花而成為雄株,而基因B控制的性狀是人類所需要的某種優(yōu)良性狀.現(xiàn)有基因型為aaBb的植株,為在短時間內獲得大量具有這種優(yōu)良性狀的純合雄性植株,請你寫出簡要的實驗方案:
①取該植株的花藥離體培養(yǎng)成單倍體植株幼苗.
②用秋水仙素使單倍體加倍成純合的二倍體,選取aaBB性狀的植株.
③將②中選取的植株利用植物組織培養(yǎng)技術進行擴大培養(yǎn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填空題

5.請根據(jù)生態(tài)系統(tǒng)相關的知識,回答下列問題.
(1)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組成成分包括:非生命物質和能量、生產者、消費者、分解者.
(2)生態(tài)系統(tǒng)的食物網(wǎng)如圖,共有5條食物鏈;鷹與蛇的關系:捕食和競爭,如果圖中鷹aKJ的能量,營養(yǎng)級間的能量傳遞效率為10%~20%,則最多消耗植物1000aKJ.
(3)流經(jīng)該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總能量:生產者所固定的能量
(4)生態(tài)系統(tǒng)中能量流動的特點:單向流動、逐級遞減.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現(xiàn)代進化理論認為,突變和基因重組為生物進化提供了原材料,下列變異現(xiàn)象不屬于此類變異范疇的是(  )
A.無籽西瓜B.白眼果蠅種群中出現(xiàn)了紅眼
C.21三體綜合征D.無籽番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回答下列與生物體的信息傳遞和調節(jié)的相關問題.將蛙腦破壞,保留脊髓,做蛙心靜脈灌注,以維持蛙的基本生命活動.暴露蛙左后肢曲腿
反射的傳入神經(jīng)和傳出神經(jīng),分別連接電位計a和b.將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電位計a和b有電位波動,出現(xiàn)反射.圖為該反射弧結構示意圖.
(1)用簡便的實驗驗證興奮能在神經(jīng)纖維上雙向傳導,而在反射弧中只能單向傳遞.下列相關敘述正確的是AC.(多選)
A.要證明神經(jīng)纖維上的雙向傳導,需要分別刺激a、b兩處的左右側
B.刺激a處的兩側的偏轉結果與刺激b處的不相同
C.刺激a處的兩側,兩個電位計均會發(fā)生偏轉
D.刺激b處的兩側,兩個電位計均會發(fā)生偏轉
(2)若在灌注液中添加某種藥物,將蛙左后肢趾尖浸入0.5%硫酸溶液后,電位計a有波動,電位計b未出現(xiàn)波動,左后肢未出現(xiàn)反射,其原因可能有:
①藥物增強了突觸間隙中分解神經(jīng)遞質的酶的活性,使突觸間隙中的神經(jīng)遞質量銳減;
②藥物抑制了遞質受體(突觸后膜上的遞質受體),使突觸后膜失去了接受和轉換信息的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回答下列與生命科學探究的相關問題.
某同學為探究光照強度和光合作用速率的關系,取幾株有5個葉片、株高相近的西紅柿植株,分別放在密閉的玻璃容器內.實驗開始先測定CO2濃度,12小時后,再測定CO2濃度,且以7種不同光照強度進行實驗.實驗裝置如圖22,實驗結果見表格.
序號溫度℃光照強度(%)開始CO2濃度12h后CO2濃度(%)植物葉片數(shù)
12500.350.3685
225100.350.3425
325200.350.2065
425400.350.2895
525600.350.2825
625800.350.2805
725950.350.2795
(1)該同學的實驗目的是研究光照強度與光合作用速率的關系.實驗的單因子變量是光照強度,控制條件是溫度、開始時CO2濃度、植物葉片數(shù)和高度等等.(至少回答出2點)
(2)表中序號1的目的是作為空白對照,以便分析結果.序號2至7,實驗前后用CO2濃度的變化值來表示西紅柿植株的凈光合速率.
(3)實驗中7種光照強度各都只用1株植物,試評價該同學在實驗設計時,實驗原則運用的合理性.考慮了控制變量原則和對照原則,但忽略了平行重復原則.
(4)試在下列方框內用曲線圖表示該同學的實驗結果.

(5)該同學對探究結果感到失望,因仍不能確切地知道哪種光照強度最好.下列建議合理的是BC.(多選)
A.繼續(xù)增加光照強度
B.每種光強下進行3個重復
C.繼續(xù)縮小相鄰組別之間的光照強度差值
D.最后無需求出各組平均值.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3.下列有關激素的敘述,正確的是( 。
①激素只運輸給相應的靶器官、靶細胞
②生長激素和性激素均能與雙縮脲試劑發(fā)生作用,產生紫色反應
③激素一經(jīng)靶細胞接受并作用后立即被滅活
④在人工飼養(yǎng)條件下,如果淡水魚不排卵,可將同種性成熟魚的垂體提取液注射到雌魚體內來促進排卵.
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回答下列有關基因表達和基因工程問題.
(1)圖1表示含有目的基因D的DNA片段長度(bp即堿基對)和部分堿基序列,圖2表示一種質粒的結構和部分堿基序列.現(xiàn)有MspⅠ、BamHⅠ、MboⅠ、SmaⅠ4種限制性核酸內切酶,它們識別的堿基序列和酶切位點分別為CCGG、GGATCC、GATC、CCCGGG.下列分析中正確的是CD(多選)

A.若用限制酶SmaⅠ完全切割圖1中DNA片段,能產生2個平滑末端
B.若用限制酶MspⅠ酶切含目的基因的DNA片段,則獲得的最長的DNA片段長度為788bp
C.若需將目的基因D導入圖2中的質粒,應選擇限制酶是BamHⅠ
D.為了篩選出含重組質粒的大腸桿菌,培養(yǎng)基上需分別添加抗生素B和抗生素A
(2)假設某基因的右側序列是AAGCTTGAC∥TTCGAACTG,應選擇下表中的3酶(填數(shù)字序號)作為內切酶.
(3)請在圖3方框內畫出上題酶切割后產生的兩個末端的堿基序列.
圖4甲是某目的基因(4.0kb,1kb=1000對堿基)與大腸桿菌pUC18質粒(2.7kb)重組的示意圖.圖中Ap′是抗氨芐青霉素基因,lacZ是顯色基因,其上的EcoRI識別位點位于目的基因插入位點的右側,其控制合成的物質能使菌落呈現(xiàn)藍色.(圖乙中深色圓點即為藍色菌落)
(4)圖乙的培養(yǎng)基中含有氨芐青霉素,請判斷圖乙中所出現(xiàn)的白色和藍色兩種菌落中,何種會含有重組質粒?白色.
(5)現(xiàn)用EcoRI酶切質粒,酶切后進行電泳觀察.有人說,只有出現(xiàn)長度為3.0kb和3.7kb的片段,才可以判斷該質粒已與目的基因重組成功(重組質粒上目的基因的插入位點與EcoRI的識別位之間的堿基對忽略不計).你如何評價之?不對,因為還可能出現(xiàn)1.0kb和5.7kb的結果.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