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圖是具有四條染色體的某細胞進行有絲分裂的簡圖,據(jù)圖回答:
(1)該圖是
 
細胞(動物還是植物)有絲分裂簡圖,其分裂順序依次是
 
(用字母表示).
(2)圖示作為一個細胞周期還缺少處于
 
期的細胞簡圖.
(3)圖示的細胞分裂結束后,子細胞內含
 
個DNA分子.
(4)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發(fā)生在圖
 
所示時期,圖A中有
 
個姐妹染色單體.
(5)圖B所處時期的最明顯變化是
 

(6)著絲點與DNA數(shù)之比為1:1的圖示是
 
考點:細胞有絲分裂不同時期的特點
專題:
分析:有絲分裂各時期的變化:
分裂間期:分裂間期最大特征是DNA分子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同時細胞有適度的增長,對于細胞分裂來說,它是整個周期中為分裂期作準備的階段.
分裂期
(1)前期:最明顯的變化是染色質絲螺旋纏繞,縮短變粗,成為染色體,此時每條染色體都含有兩條染色單體,由一個著絲點相連,稱為姐妹染色單體.同時核仁解體,核摸消失,紡錘絲形成紡錘體.
(2)中期:染色體清晰可見,每條染色體的著絲點都排列在細胞中央的一個平面上,染色體的形態(tài)比較穩(wěn)定,數(shù)目比較清晰,便于觀察.
(3)后期:每個著絲點一分為二,姐妹染色單體隨之分離,形成兩條子染色體,在紡錘絲的牽引下向細胞兩極運動.
(4)末期:染色體到達兩極后,逐漸變成絲狀的染色質,同時紡錘體消失,核仁、核模重新出現(xiàn),將染色質包圍起來,形成兩個新的子細胞,然后細胞一分為二.
解答: 解:(1)圖中看出,該細胞有細胞壁,沒有中心體,因此確定該圖是植物細胞有絲分裂簡圖.
(2)圖中A表示后期,B表示前期,C表示中期,D表示末期,圖示作為一個細胞周期還缺少處于分裂間期的細胞簡圖.
(3)D圖表示有絲分裂末期,該細胞分裂結束后,子細胞中含有4條染色體,4個DNA分子.
(4)染色體數(shù)目加倍發(fā)生在有絲分裂后期(圖A所示時期).圖A中由于著絲點分裂,因此不存在染色單體.
(5)圖B為有絲分裂前期,該時期最明顯變化是細胞核中出現(xiàn)染色體.
(6)細胞中沒有染色單體時,著絲點與DNA數(shù)之比為1:1,對應圖AD.
故答案為:
(1)植物    BCAD   
(2)分裂間    
(3)4     
(4)A     0  
(5)細胞核中出現(xiàn)染色體  
(6)AD
點評:本題考查了有絲分裂的相關知識,意在考查考生的識圖能力和識記能力,考生要能夠識記有絲分裂各時期的變化特點,由此判斷各圖表示的時期;能夠識記并區(qū)分植物細胞和動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的區(qū)別,最好能夠列表進行比較,便于記憶.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在下列人體細胞中,含核糖體和高爾基體數(shù)目較多的細胞是( 。
A、肝細胞B、神經(jīng)細胞
C、唾液腺細胞D、肌肉細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1表示縮手反射的反射弧,圖2、圖3分別表示圖1虛線框內局部結構放大示意圖.請回答相關問題:
(1)圖1中表示效應器的是
 
(填字母),由
 
組成.圖2中組成突觸的結構包括
 
(填字母).圖2中d是指
 

(2)圖3中,表示興奮部位的是
 
(填字母).
(3)興奮在圖2所示處只能單向傳遞的原因是
 

(4)某同學取指血進行化驗,當針刺破手指時并未縮手.這說明縮手反射的神經(jīng)中樞雖在脊髓,但還會受
 
控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最新研究顯示,由于南極半島拉森冰架的崩塌,以海水中微小生物為食物的玻璃海綿的種群數(shù)量出現(xiàn)了爆炸性的增長.一組科學家對威德爾海(南極的邊緣海)部分區(qū)域進行了探索,發(fā)現(xiàn)該處的玻璃海綿種群數(shù)量大約增加到了以往的三倍.但是,這種海綿可能不會永遠在這一深層海域中稱霸,因為其他物種可能會對它們產生影響,不過玻璃海綿戲劇性地增長暗示,海底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變遷比之前預想的要快得多.請回答下到問題:
(1)玻璃海綿在南極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屬于
 
成分,其種群數(shù)量呈現(xiàn)爆炸性增長,推測其數(shù)量增長曲線可能呈現(xiàn)近似
 
型.
(2)玻璃海綿的數(shù)量增加到以往的3倍,究其原因可能是
 
 
(至少答出2點).
(3)“玻璃海綿不可能長期處于霸主的地位,是因為周圍其他生物的影響”,推測能影響其霸主地位的其他生物與玻璃海綿的關系可能是
 
,一段時間后此處的生物群落發(fā)生了明顯的變化,屬于
 

(4)玻璃海綿獲得的碳元素是以
 
形式流人其體內的,玻璃海綿體內的碳還能以
 
形式進入大氣中,上述過程與生態(tài)系統(tǒng)的
 
功能有密切關系.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如圖表示細胞膜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請據(jù)圖回答:
(1)圖中[B]
 
的組成單位是
 
.構成細胞膜基本支架的結構是[
 
]
 

(2)與細胞膜的識別功能有關的結構是[
 
]
 

(3)吞噬細胞吞噬細菌的過程體現(xiàn)了細胞膜具有
 
性.這是因為
 

(4)不同細胞的細胞膜的生理功能不同,主要取決于細胞膜上的哪些結構的不同?
 
(填寫標號).
(5)細胞膜的外側是
 
(M、N)側,判斷的依據(jù)是
 

(6)經(jīng)分析人體細胞內外成分,發(fā)現(xiàn)細胞內外化學成分及其含量差別很大,這說明細胞膜具有哪些生理功能?
 

(7)該種細胞膜的結構模型被稱為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有關ATP的敘述,不正確的是( 。
A、ATP直接為生命活動供能的過程消耗水
B、人體在饑餓狀態(tài)下,細胞中ATP的含量仍可保持動態(tài)平衡
C、ATP脫去兩個磷酸基團后可以參與合成RNA
D、ATP的合成與水解所需的酶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下列多肽片段充分水解后,產生的氨基酸種類有(  )
A、2種B、3種C、4種D、5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人和動物體內的儲能物質主要分布在( 。
①血液    ②肝臟    ③肌肉    ④腎臟.
A、①②B、②③C、②④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

減數(shù)分裂過程中,等位基因分離、決定非等位基因自由組合的時期發(fā)生在(  )
A、同時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B、分別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和第二次分裂的后期
C、分離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自由組合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二次分裂
D、分別發(fā)生在減數(shù)第一次分裂的后期和中期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