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生物 > 題目詳情

某興趣小組偶然發(fā)現一突變植株,突變性狀是由一條染色體上的某個基因突變引起的(假設突變性狀和野生性狀由一對等位基因A、a控制)。為了了解突變基因的顯隱性和在染色體中的位置,該小組設計了雜交實驗方案:利用該突變雄株與多株野生純合雌株雜交;觀察記錄子代中雌雄植株中野生性狀和突變性狀的數量,下列說法錯誤的是

A.如果突變基因位于Y染色體上,則子代雄株全為突變性狀,雌株全為野生性狀

B.如果突變基因位于X染色體上且為顯性,則子代雄株全為野生性狀,雌株全為突變性狀

C.如果突變基因位于X和Y的同源區(qū)段,且為顯性,則子代雄株雌株全為野生性狀

D.如果突變基因位于常染色體上且為顯性,則子代雄株雌株各有一半野生性狀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安徽郎溪中學高一上學期直升部第一次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最能表明一個細胞特殊功能的是 ( )

A.細胞核的大小 B.細胞器的種類和數量

C.細胞膜的結構 D.細胞的大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天門華泰中學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實驗操作步驟的敘述中,正確的是 ( )。

A.用于鑒定還原糖的斐林試劑甲液和乙液,可直接用于蛋白質的鑒定

B.脂肪的鑒定實驗中可能需要用顯微鏡才能看到被染成橘黃色的脂肪滴

C.鑒定還原糖時,要加入斐林試劑甲液搖勻后,再加入乙液

D.用于鑒定蛋白質的雙縮脲試劑A液與B液要混合均勻后,再加入含樣品的試管中,且必須現用現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5-2016學年湖北天門華泰中學高一上學期10月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

A.細胞是所有生物的結構和功能的基本單位

B.一只草履蟲就是一個細胞

C.SARS病毒不具有細胞結構,所以不具有生命特征

D.精子不具有細胞結構,只有形成受精卵,才具有細胞的結構和功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浙江省嘉興市高三上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科學家將離體葉綠體浸泡在pH=4的酸性溶液中不能產生ATP(見圖1,指示線分別標志基粒和基質的pH),當葉綠體基質和類囊體均達到pH=4時(見圖2),將其轉移到pH=8的堿性溶液中(見圖3)發(fā)現ATP合成。下列敘述不合理的是

A.光可為該實驗提供能量,是該實驗進行的必要條件

B.該實驗中葉綠體結構完整,保證反應過程高效、有序地進行

C.產生ATP的條件是類囊體腔中的H+濃度高于葉綠體基質

D.葉肉細胞中的葉綠體依靠水的光解產生類似于圖3的條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6屆浙江省嘉興市高三上期中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某些植物在早春開花時,花序細胞的耗氧速率高出其它細胞100倍以上,但單位質量葡萄糖生成ATP的量卻只有其它細胞的40%,此時的花序細胞

A.主要進行厭氧呼吸、并生成ATP B.產生的熱量遠多于其它細胞

C.線粒體基質沒有參與需氧呼吸 D.沒有進行需氧呼吸第三階段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為玉米PEPC基因的結構示意圖,非編碼區(qū)不能轉錄,但有調控功能;J、L、N是編碼區(qū)中能夠編碼氨基酸的區(qū)段,K、M是不能編碼氨基酸的區(qū)段(轉錄后被切去).以下分析正確的是( 。
A.若該基因一條鏈中$\frac{G+T}{A+C}$=$\frac{2}{3}$,則該鏈轉錄成的mRNA中$\frac{C+A}{U+G}$=$\frac{2}{3}$
B.PEPC基因控制合成的肽鏈中的氨基酸數約為178
C.若L區(qū)段的一個堿基對被替換,則其控制合成的肽鏈中的氨基酸數不變或減少
D.非編碼區(qū)中堿基對的增添、缺失和替換不會引起該基因突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0.如圖1表示細胞內某些重要化合物的元素組成及相互關系.請分析回答下列問題:

(1)圖中A是核酸,X代表的化學元素是N和P,Y代表的主要化學元素是N.
(2)現從某種真核細胞中提取出大量核糖體放入培養(yǎng)液中,再加入下列幾種有機物,模擬化合物B的合成.

假設培養(yǎng)液里含有核糖體完成其功能所需的一切物質和條件,圖2中五種化合物中能作為原料合成化合物B的是①④⑤(填序號).
(3)B物質具有多種功能的原因是B具有多樣性,其原因在于:組成蛋白質的氨基酸的種類、數目和排列順序以及肽鏈的空間結構不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圖1示某植物生理作用與環(huán)境因素之間的關系,請據圖回答:

(1)甲圖中,A點時表示植物只能進行呼吸作用,B點表示光合作用速率與呼吸作用速率達到相等.
(2)甲圖曲線E、F是表示20℃和30℃的環(huán)境中所得到的曲線,其中表示20℃時光合作用效率的是F曲線.
(3)上述甲、乙兩圖表示,影響光合作用的因素包括光照強度、CO2濃度、溫度.甲圖中B點時光合作用的限制(或影響)因素是光照強度.
(4)甲圖中B點能產生ATP的細胞結構是細胞質基質、線粒體、葉綠體(的類囊體薄膜),A點能產生ATP的細胞器是線粒體
(5)寫出B點時進行的生理過程的反應式C6H12O6+6O2+6H2O6CO2+12H2O+能量,CO2+H2O(CH2O)+O2
(6)某中學課外生物興趣小組為探究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而設置了如圖2裝置,并放于25℃環(huán)境中.實驗開始時,針筒的讀數是0.2mL,毛細管內的水滴在位置X.30分鐘后,針筒的容量需要調至0.8mL的讀數,才能使水滴仍維持在X的位置.若以釋放出的氧氣量來代表光合作用速率,該植物的光合作用速率是1.2mL/h;用這一方法測量光合作用速率,比實際的光合速率為低,原因是植物同時進行呼吸作用,消耗了氧氣.若實驗測得呼吸速率是0.5mL/h,則實際光合速率是1.7mL/h.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