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魚草的花色由一對等位基因控制,AA為紅色,Aa為粉紅色,aa為白色。紅花金魚草與白花金魚草雜交得到F1,F1自交產(chǎn)生F2。下列關于F2個體的敘述,錯誤的是

A.雜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2

B.純合子所占的比例為1/4

C.紅花個體所占的比例為1/4

D.白花個體所占的比例為1/4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遼寧省葫蘆島市六校協(xié)作體高三上期初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洋蔥是二倍體植物,某同學用低溫誘導洋蔥根尖細胞染色體加倍并獲得成功。下列相關敘述中錯誤的是 ( )

A.低溫誘導過程會使細胞出現(xiàn)不完整的細胞周期

B.低溫誘導只能使具有分裂能力的細胞染色體加倍

C.低溫和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相同

D.低溫誘導的根尖細胞,可能發(fā)生染色體數(shù)目變異,也可能發(fā)生基因重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江蘇省高三上學期摸底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生物技術的應用實例中,運用的原理與其他各項不同的是

A.利用生物反應器懸浮培養(yǎng)人參細胞,提取人參皂苷

B.利用花藥離體培養(yǎng)獲得植物單倍體植株

C.將轉(zhuǎn)入貯存蛋白基因的向日葵細胞培育成植株

D.通過植物組織培養(yǎng)獲得人工種子并發(fā)育成植株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濮陽市高三上第二次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BAK基因是近年來發(fā)現(xiàn)的一種促凋亡基因,癌細胞內(nèi)的BAK基因表達異常。請分析回答:

(1)在癌變細胞內(nèi),BAK基因的表達水平明顯 。

(2)將體外擴增的BAK基因?qū)氚┘毎T導細胞凋亡,有望成為治療癌癥的新途徑,F(xiàn)用實驗驗證導入的BAK基因在胃癌細胞中大量表達所起的作用,結果如下圖。據(jù)圖完善和分析該實驗:

①用 處理胃癌細胞使之分散成單個細胞,分為A、B、C三組。

②A組細胞 ,B組細胞導入空載體,C組細胞

③在相同且適宜條件下培養(yǎng)5d,統(tǒng)計各組活細胞數(shù),并從分子水平上比較 的含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濮陽市高三上第二次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狗毛褐色由b基因控制,黑色由B基因控制,I和i是位于另一對同源染色體上的一對等位基因,I是抑制基因,當I存在時,B、b均不表現(xiàn)深顏色而表現(xiàn)為白色。現(xiàn)有褐色狗(bbbbii)和白色狗(BBII)雜交,產(chǎn)生的&中雌雄個體相互交配,則Fz中黑色:白色為

A.1:3 B.3:1 C.1:4 D.4:1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濮陽市高三上第二次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關于細胞呼吸的敘述,錯誤的是

A.細胞呼吸必須在酶的催化下進行

B.人體硬骨組織細胞也進行細胞呼吸

C.酵母菌既可以進行有氧呼吸,又可以進行無氧呼吸

D.葉肉細胞在光照下進行光合作用,不進行細胞呼吸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河南省濮陽市高三上第二次檢測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選擇題

下列有關細胞器的敘述,正確的是

A.溶酶體能合成水解酶,用于分解衰老的細胞器

B.中心體在動物細胞有絲分裂的前期完成倍增

C.液泡內(nèi)細胞液的濃度高,使植物細胞質(zhì)壁分離

D.內(nèi)質(zhì)網(wǎng)與蛋白質(zhì)和脂質(zhì)的合成密切相關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湖北省黃石市高三9月份調(diào)研考試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對黃瓜植株不同著生位置的葉片的結構及光合作用進行研究,部分結果如下。

(1)若檢測葉片光合作用淀粉的產(chǎn)生,為了便于觀察,常需使用 對葉片進行脫色處理,然后使用 處理葉片。

(2)上位葉(著生于植株上部)的光合作用速率和CO2固定速率均明顯高于下位葉(著生于植株基部)。其主要原因是,下位葉接受到的光照較弱,光反應產(chǎn)生的 較少,影響了暗反應中CO2的固定,三碳化合物的合成速率 。

(3)上位葉的光飽和點和光補償點均明顯高于下位葉。若右圖中的曲線I表示上位葉在不同的光照強度下的光合速率(以吸收CO2的相對值表示),表示下位葉的光合速率的曲線最可能是 。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生物 來源:2017屆廣西欽州市高三8月考生物試卷(解析版) 題型:綜合題

為了探究不同光照處理對植物光合作用的影響,科學家以生長狀態(tài)相同的某種植物為材料設計了A、B、C、D四組實驗。各組實驗的溫度、光照強度和CO2濃度等條件相同、適宜且穩(wěn)定,每組處理的總時間均為135 s,處理結束時測定各組材料中光合作用產(chǎn)物的含量。處理方法和實驗結果如下。

A組:先光照后黑暗,時間各為67.5 s;光合作用產(chǎn)物的相對含量為50%。

B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處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時間各為7.5 s;光合作用產(chǎn)物的相對含量為70%。

C組:先光照后黑暗,光照和黑暗交替處理,每次光照和黑暗時間各為3.75 ms(毫秒);光合作用產(chǎn)物的相對含量為94%。

D組(對照組):光照時間為135 s;光合作用產(chǎn)物的相對含量為100%。

回答下列問題。

(1)單位光照時間內(nèi),C組植物合成有機物的量 (填“高于”“等于”或“低于”)D組植物合成有機物的量,依據(jù)是 ;C組和D組的實驗結果可表明光合作用中有些反應不需要 ,這些反應發(fā)生的部位是葉綠體的 。

(2)A、B、C三組處理相比,隨著 的增加,光下產(chǎn)生的 能夠及時被利用與及時再生,從而提高了光合作用中CO2的同化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