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15331  115339  115345  115349  115355  115357  115361  115367  115369  115375  115381  115385  115387  115391  115397  115399  115405  115409  115411  115415  115417  115421  115423  115425  115426  115427  115429  115430  115431  115433  115435  115439  115441  115445  115447  115451  115457  115459  115465  115469  115471  115475  115481  115487  115489  115495  115499  115501  115507  115511  115517  115525  170175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為某一條大河兩岸物種演化過程.圖中上為河東,下為河西,甲、乙、丙、丁四個物種及其演化過程如圖所示,請據(jù)圖分析回答:
(1)河東河西的自然環(huán)境不同,由原物種甲進化為乙、丙兩物種的外部條件是自然選擇和地理隔離,內部因素是遺傳和變異.
(2)河東的乙物種遷移到河西后,不與丙物種融
合為同一物種,而是各自獨立進化,其內部原因是存在生殖隔離,外界原因是基因庫存在差異.
(3)遷移到河西的乙物種經(jīng)一定時期后卻進化為丁物種,那么,由乙物種進化為丁物種條件是河東、河西環(huán)境條件不同,自然選擇作用也不同,再加上地理隔離使它們基因頻率的差別得到積累形成了生殖隔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下列有關膜成分的說法正確的是( 。
A.膽固醇,與磷脂的非極性尾部一起存在于脂雙層內部,使質膜具有一定的流動性,又比較堅實
B.膜蛋白也有水溶性部分和脂溶性部分
C.膜蛋白如載體蛋白可以從膜外側移動到膜內側,說明比磷脂移動更容易
D.受體一般是糖蛋白,是識別信息分子如激素、神經(jīng)遞質等的膜蛋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5.細菌共有的特征是( 。
①光學顯微鏡下可見②具有細胞結構③屬于分解者④能寄生.
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4.如圖甲是縮手反射的相關結構,圖乙是圖甲中某一結構的亞顯微結構模式圖,圖丙表示三個神經(jīng)元及其聯(lián)系,據(jù)圖回答下列問題:

(1)圖甲中f表示的結構是感受器,圖乙是圖甲d(填字母)的亞顯微結構放大模式圖,該部位又由突觸前膜、突觸間隙、突觸后膜三部分組成.圖乙中的B是下一個神經(jīng)元的胞體膜或樹突膜.
(2)縮手反射時,興奮從A傳到B的信號物質是神經(jīng)遞質,傳遞形式電信號→化學信號→電信號.興奮不能由B傳到A的原因是神經(jīng)遞質只能由突觸前膜釋放作用于突觸后膜.
(3)圖丙中若①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⑤代表神經(jīng)支配的小腿肌肉,則③稱為神經(jīng)中樞.若刺激圖丙中b點,圖中的abcde點可產(chǎn)生興奮,圖丙中共有突觸3個.
(4)圖乙中神經(jīng)遞質由A細胞合成,經(jīng)過高爾基體包裝加工,形成突觸小泡,突觸小泡再與突觸前膜融合,通過A細胞的胞吐作用,進入突觸間隙.
(5)突觸后膜上的“受體”與相應神經(jīng)遞質結合,引起B(yǎng)胞產(chǎn)生興奮或抑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3.如圖是紫莖澤蘭入侵某地1--9年的增長速率圖形,下列有關敘述正確的是( 。
A.表現(xiàn)為“J”型增長B.6年出生率小于死亡率
C.增長受種群密度制約D.第5年間種內斗爭最劇烈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2.羥胺可使胞嘧啶分子轉變?yōu)榻?jīng)化胞嘧啶,導致DNA復制時發(fā)生錯配(如圖).若一個DNA片段的兩個胞嘧啶分子轉變?yōu)檩p化胞嘧啶,下面相關敘述正確的是( 。
①該片段復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上的堿基序列都發(fā)生改變
②該片段復制后的子代DNA分子中G一C堿基對與總堿基對的比下降
③這種變化一定會引起編碼的蛋白質結構改變
④在細胞核與細胞質中均可發(fā)生如圖所示的錯配.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1.下列關于氨基酸和蛋白質的敘述,錯誤的是( 。
A.酪氨酸幾乎不溶于水,而精氨酸易溶于水,這種差異是由R基的不同引起的
B.甜味肽的分子式為C13H16O5N2,則該甜味肽是一種二肽
C.n個氨基酸共有m(m>n)個氨基,則由這些氨基酸縮合成的一條多肽鏈中氨基的數(shù)目為m-n
D.某二肽的化學式C8H14N2O5,水解后得到丙氨酸(R基為-CH3)和另一種氨基酸X,則X的化學式應該是C5H9NO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0.線粒體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場所,科學家在研究線粒體組分時,首先將線粒體放在低滲溶液中獲得漲破的外膜,經(jīng)離心后將外膜與線粒體內膜包裹的基質分開.再用超聲波破壞線粒體內膜,破裂的內膜自動閉合成小泡,然后用尿素處理這些小泡,實驗結果如圖1所示.請分析回答:

(1)研究發(fā)現(xiàn),在適宜成分溶液中,線粒體含F(xiàn)0-F1內膜小泡能完成有氧呼吸第三階段的反應,其反應式為[H]+O2$\stackrel{酶}{→}$H2O+能量.
(2)線粒體內膜上的F0-F1顆粒物是ATP合成酶(見圖2),其結構由突出于膜外的親水頭部和嵌入膜內的親脂尾部組成,其功能是在跨膜H+濃度梯度推動下合成ATP.為了研究ATP合成酶的結構與合成ATP的關系,用尿素破壞內膜小泡將F1顆粒與小泡分開,檢測處理前后ATP的合成.若處理之前,在條件下,含F(xiàn)1顆粒內膜小泡能合成ATP;處理后含F(xiàn)0顆粒內膜小泡不能合成ATP,說明F1顆粒的功能是催化ATP的合成.
(3)將線粒體放入低滲溶液中,外膜漲破的原理是外膜面積小與能膜面積.用差速離心方法能將外膜與內膜及其它結構分開.線粒體基質中可能含有a、b、e、f(填選項前的字母).
a.DNAb.丙酮酸c.葡萄糖d.染色質e.核苷酸f.RNA聚合酶.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9.如圖表示某一生物細胞有絲分裂過程中的相關圖示,據(jù)圖回答:

(1)圖甲表示有絲分裂過程中染色體數(shù)目變化規(guī)律曲線,圖中ab段主要完成DNA的復制和有關蛋白質的合成;觀察染色體形態(tài)數(shù)目最佳時期是cd段(以甲圖中字母表示).
(2)圖乙表示有絲分裂后期,對應于圖甲中的ef段,圖乙的下一個時期細胞的特點是紡錘體消失,出現(xiàn)了新的核膜和核仁,染色體變成染色體絲,細胞膜從細胞的中部向內凹陷,最后把細胞縊裂成兩部分..
(3)染色體可被龍膽紫 染成紫色,用胰蛋白酶處理染色體后,剩余的細絲狀結構是DNA.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選擇題

8.下列關于遺傳學中的一些基本概念敘述正確的是( 。
A.雜種顯性個體與隱性個體雜交子代同時出現(xiàn)顯性和隱性性狀稱為性狀分離
B.等位基因的本質區(qū)別是控制的性狀不同
C.所有RNA分子中的三個相鄰堿基是密碼子
D.基因突變會引起基因結構的改變,如交叉互換和移接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