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物體從A靜止出發(fā),做勻加速直線運動,緊接著又做勻減速直線運動,到達(dá)B點時恰好停止.在先后兩個運動過程中( 。
A.物體通過的路一定相等B.兩次運動的加速度大小一定相同
C.平均速度一定相同D.所用的時間一定相同

分析 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overline{v}=\frac{{v}_{0}+v}{2}$,結(jié)合加速度和位移的基本規(guī)律解答.

解答 解:設(shè)勻加速運動的末速度為v,則根據(jù)勻變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overline{v}=\frac{{v}_{0}+v}{2}$
勻加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overline{v}$=$\frac{0+v}{2}$
勻減速直線運動的平均速度$\overline{v}=\frac{{v}_{0}+v}{2}$=$\frac{v+0}{2}$
故先后兩個運動過程中平均速度相等,運動的時間不一定相等,故加速度和路程不一定相等,故C正確,ABD錯誤.
故選:C.

點評 本題就是考查學(xué)生對基本概念的理解,是很基本的內(nèi)容,必須要掌握住的,也可以利用v-t圖象解答,題目比較簡單.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6.如圖所示為水平傳送帶裝置的示意圖,繃緊的傳送帶始終保持3.0m/s的恒定速率運行,傳送帶的水平部分AB距離水平地面的高度h=0.45m.現(xiàn)有一煤塊(可視為質(zhì)點)由A端被傳送到B端,并被水平拋出,不計空氣阻力,取g=10m/s2
(1)若煤塊從B端水平拋出時的速度v=3.0m/s,求它在空中運動的時間和飛行的水平距離;
(2)在(1)中情況下,煤塊落地時的速度大小為多少?若煤塊質(zhì)量為0.2kg,求從A端由靜止開始被加速后,摩擦力對煤塊所做的功;
(3)若煤塊以v0=1.0m/s的初速度從A端向右滑行,煤塊與傳送帶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0.已知煤塊最終仍以v=3.0m/s的速度被水平拋出,求煤塊在被拋出前在傳送帶上留下的痕跡的長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一邊長為L的等邊玻璃三棱鏡,其橫截面如圖所示,在三棱鏡內(nèi),一束單色光從BC邊中點D射向AC邊中點E,光束在AC界面上發(fā)生了反射和折射,其反射光線與折射光線的夾角為105°,求:
①玻璃三棱鏡的折射率;
②光束從D點射入三棱鏡,經(jīng)兩次反射回到BC邊,求此過程中光束在三棱鏡內(nèi)的傳播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4.在“驗證牛頓第二定律”實驗中,在研究小車的加速度a和小車的質(zhì)量M的關(guān)系時,由于沒有始終滿足M>>m(m為砂桶及砂桶中砂的總質(zhì)量)的條件,結(jié)果得到的圖象應(yīng)是(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如圖所示,A、B、C、D是光滑絕緣永平面上一正方形四條邊上的四個中點,E、F為CD上的兩點,且OE=OF.分別在A、B兩點固定等量負(fù)電荷,C、D兩點固定等量正電荷,一個帶正電荷的小球P(設(shè)不改變原來電場分布)從E點由靜止釋放,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O點的電場強(qiáng)度一定為零B.O點的電勢一定為零
C.小球P從E點移向O點,電勢能減小D.小球P在E、F間做往復(fù)運動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1.按圖1所示的電路測量完全相同的兩節(jié)干電池串聯(lián)而成的電池組的電動勢E和內(nèi)阻r,其中R為電阻箱,R0為定值電阻,干電池的工作電流不宜超過0.5A.實驗室提供的器材如下:
電流表(量程0~0.6~3.0A)
電阻箱(阻值范圍0~999.9Ω)
定值電阻若干電鍵、導(dǎo)線若干.

(1)在下面提供的四個定值電阻中,保護(hù)電阻R0應(yīng)選用A(填寫阻值相應(yīng)的字母).
A.5ΩB.20ΩC.50ΩD.100Ω
(2)根據(jù)電路圖,請在圖2中畫出連線,將器材連接成實驗電路.
(3)實驗時,改變電阻箱R的值,記錄下電流表A的示數(shù)I,得到若干組R、I的數(shù)據(jù).
根據(jù)實驗數(shù)據(jù)繪出如圖3所示的R-$\frac{1}{I}$圖線,由此得出每節(jié)干電池的電動勢為1.5V(保留兩位有效數(shù)).按照此實驗方法,內(nèi)電阻的測量值與真實值相比偏大.(填“偏大”、“偏小”或“相等”)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8.如圖所示,在某一峽谷的兩側(cè)存在于水平面成相同角度的山坡,某人站在左側(cè)山坡上的P點向?qū)γ娴纳狡律纤綊伋鋈齻質(zhì)量不等的石塊,分別落在A,B,C三處,不計空氣阻力,A,C兩處在同一水平面上,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落到A,B,C三處的石塊落地速度方向相同
B.落到A,B兩處的石塊落地速度方向相同
C.落到B,C兩處的石塊落地速度大小可能相同
D.落到C處的石塊在空中運動的時間最長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5.如圖甲所示,兩平行金屬板間接有如圖乙所示的隨時間t變化的電壓UAB,兩板間電場可看做是均勻的,且兩板外無電場,極板長L=0.2m,板間距離d=0.2m,在金屬板右側(cè)有一邊界為MN的區(qū)域足夠大的勻強(qiáng)磁場,MN與兩板間中線OO′垂直,磁感應(yīng)強(qiáng)度B=5×10-3T,方向垂直紙面向里.現(xiàn)有帶正電的粒子流沿兩板中線OO′連續(xù)射入電場中,已知每個粒子的速度vo=105m/s,比荷$\frac{q}{m}$=108C/kg,重力忽略不計,每個粒子通過電場區(qū)域的時間極短,此極短時間內(nèi)電場可視作是恒定不變的.求:
(1)在t=0.1s時刻射入電場的帶電粒子,進(jìn)入磁場時在MN上的入射點和出磁場時在MN上的出射點間的距離為多少;
(2)帶電粒子射出電場時的最大速度;
(3)在t=0.25s時刻從電場射出的帶電粒子,在磁場中運動的時間.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2011年3月11日日本發(fā)生的地震及海嘯,引發(fā)了令世人震驚的日本福島第一核電站核泄漏事故,核泄漏出的人工放射性核素碘-131發(fā)出的放射線對人體有害.產(chǎn)生碘-131的一種方式為:${\;}_{92}^{235}U$+${\;}_0^1n$→${\;}_{53}^{131}$I+${\;}_{39}^{102}Y$+3X.已知${\;}_{92}^{235}U$、${\;}_{53}^{131}I$、${\;}_{39}^{102}Y$、${\;}_0^1n$的質(zhì)量分別為m1、m2、m3、m4,真空中的光速為c.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方程中的X表示質(zhì)子
B.方程中的X表示電子
C.核反應(yīng)中質(zhì)量虧損△m=m1+m4-m2-m3
D.核反應(yīng)中釋放的核能△E=( m1-m2-m3-2m4)c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