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某實驗小組在進行“用單擺測定重力加速度”的實驗中,已知單擺在擺動過程中的擺角小于5,在測量單擺的周期時,從單擺運動到最低點開始計時且記數(shù)為0,到第n次經(jīng)過最低點所用的時間為t,在測量單擺的擺長時,先用毫米刻度尺測得擺球懸掛后的擺線長(從懸點到擺球的最上端)為L′,再用游標(biāo)卡尺測得擺球的直徑為d(讀數(shù)如圖).
(1)為了減小實驗誤差:當(dāng)擺球的直徑約為2cm時,比較合適的擺長應(yīng)選A.
A.100cm   B.30cm   C.10cm
(2)從圖可知,擺球的直徑d=20.3mm;
(3)該單擺在擺動過程中的周期T的表達式為T=$\frac{2t}{n}$;
(4)寫出用上述所測物理量求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g=$\frac{{n}^{2}{π}^{2}}{{t}^{2}}(L′+\fracfsg9s6o{2})$;
(5)實驗結(jié)束后,某同學(xué)發(fā)現(xiàn)他測得的重力加速度的值總是偏大,其原因可能是下述原因中的BD.
A.單擺的懸點未固定緊,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使擺線增長了
B.把n次擺動的時間誤記為(n+1)次擺動的時間
C.以擺線長做為擺長來計算
D.以擺線長與擺球的直徑之和做為擺長來計算
(6)為了提高實驗精度,在實驗中可改變幾次擺長L并測出相應(yīng)的周期T,從而得出一組對應(yīng)的L與T的數(shù)據(jù),再以L為橫坐標(biāo)、T2為縱坐標(biāo)將所得數(shù)據(jù)連成直線,并求得該直線的斜率k,則重力加速度g=$\frac{4{π}^{2}}{k}$.(用k表示)

分析 (1)擺線長度與擺球半徑之和是單擺擺長,即擺長為擺線懸點到球心的距離;為減小誤差,擺線的長度要適當(dāng)長一些.
(2)游標(biāo)卡尺主尺與游標(biāo)尺示數(shù)之和是游標(biāo)卡尺示數(shù).
(3)單擺完成一次全振動需要的時間是一個周期,根據(jù)題意求出單擺的周期.
(4)根據(jù)題意求出單擺的周期,單擺擺長等于擺線長度與擺球半徑之和,由單擺周期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表達式.
(5)由單擺周期公式求出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分析實驗誤差.
(6)由重力加速度的表達式,根據(jù)數(shù)學(xué)知識分析T2-l圖線斜率的意義.

解答 解:(1)單擺的擺長應(yīng)是球自然下垂時從懸點量至球心的距離,為減小誤差,擺線的長度要適當(dāng)長一些,所以應(yīng)選擇長100cm的擺長.
故選:A
(2)由圖示游標(biāo)卡尺可知,主尺示數(shù)為2cm=20mm,游標(biāo)尺示數(shù)為3×0.1mm=0.3mm,擺球的直徑為20mm+0.3mm=20.3mm.
(3)從單擺運動到最低點開始計時且記數(shù)為0,到第n次經(jīng)過最低點時,單擺完成全振動的次數(shù)為$\frac{n}{2}$,在此期間所用的時間內(nèi)為t,則單擺的周期T=$\frac{t}{\frac{1}{2}n}=\frac{2t}{n}$.
(4)單擺的擺長:L=L′+$\fracyyw2kev{2}$,單擺周期T=$\frac{2t}{n}$,由單擺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可知,重力加速度:g=$\frac{4{π}^{2}L}{{T}^{2}}$=$\frac{{n}^{2}{π}^{2}}{{t}^{2}}(L′+\fracqiajb3t{2})$.
(5)由單擺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可知,重力加速度g=$\frac{4{π}^{2}L}{{T}^{2}}$;
A、單擺的懸點未固定緊,振動中出現(xiàn)松動,使擺線增長了,使所測周期T偏大,g偏小,故A錯誤;
B、把n次擺動時間誤記為(n+1)次擺動的時間,使所測周期T偏小,g偏大,故B正確;
C、以擺線長作為擺長來計算,擺長偏小,所測g偏小,故C錯誤;
D、以擺線長與擺球的直徑之和作為擺長來計算,擺長L偏大,所測g偏大,故D正確;
故選BD.
(6)由單擺周期公式T=2π$\sqrt{\frac{L}{g}}$可知,T2=$\frac{4{π}^{2}}{g}$L,T2-L圖象的斜率k=$\frac{4{π}^{2}}{g}$,重力加速度:g=$\frac{4{π}^{2}}{k}$;
故答案為:(1)A;(2)20.3;(3)$\frac{2t}{n}$;(4)$\frac{{n}^{2}{π}^{2}}{{t}^{2}}(L′+\fracbl11hr4{2})$;(5)BD;(6)$\frac{4{π}^{2}}{k}$

點評 常用儀器的讀數(shù)要掌握,這是物理實驗的基礎(chǔ).掌握單擺的周期公式,從而求解加速度,擺長、周期等物理量之間的關(guān)系.單擺的周期采用累積法測量可減小誤差.對于測量誤差可根據(jù)實驗原理進行分析.

練習(xí)冊系列答案
相關(guān)習(xí)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如圖所示,小球自由下落,落在一豎直放置的彈簧上,小球在a點與彈簧接觸,到b點時將彈簧壓縮到最短,在球從a點到b點的過程中,不計空氣阻力作用,則(  )
A.小球的動能一直減少B.小球的重力熱能一直增大
C.彈簧的彈性勢能一直增大D.小球的機械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質(zhì)量為m的衛(wèi)星圍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離地高度是地球半徑的2倍.已知地球半徑為R,地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為g.求:
(1)衛(wèi)星在軌道上和在地面上受到的萬有引力大小之比;
(2)衛(wèi)星在軌道上的動能.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9.質(zhì)量為m的飛機以恒定速率v在空氣水平盤旋,如圖所示,其做勻速圓周運動的半徑為R,重力加速度為g,則此時空氣對飛機的作用力大小為( 。
A.m$\frac{{v}^{2}}{R}$B.mgC.m$\sqrt{{g}^{2}+\frac{{v}^{4}}{{R}^{2}}}$D.m$\sqrt{{g}^{2}-\frac{{v}^{4}}{{R}^{2}}}$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所示,遙控電動賽車(可視為質(zhì)點)從A點由靜止出發(fā),經(jīng)過時間t后關(guān)閉電動機,賽車?yán)^續(xù)前進至B點后進入固定的圓形光滑過山車軌道,通過軌道最高點P后又進入水平軌道CD上.已知賽車在水平軌道AB部分和CD部分運動時受到的阻力恒為車重的0.5倍,賽車的質(zhì)量m=0.4kg,通電后賽車的電動機以額定功率P=2W工作,軌道AB的長度L=2m,圓形軌道的半徑R=0.5m,空氣阻力可以忽略,取重力加速度g=10m/s2.某次比賽,要求賽車在運動過程中既不能脫離軌道,又要在CD軌道上運動的路程最短.在此條件下,求:
(1)賽車過P點時,不脫離軌道的最小速度Vp;
(2)賽車在CD軌道上運動的最短路程x;
(3)賽車電動機工作的時間t.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6.船在靜水中的航速為v1,水流的速度為v2.為使船行駛到河正對岸的碼頭,已經(jīng)v1>v2,則v1、v2的方向應(yīng)為( 。
A.B.C.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用如圖(a)所示的實驗裝置驗證機械能守恒定律.

①為了減少紙帶與限位孔之間的摩擦阻力帶來的誤差,打點計時器的兩個限位孔中心連線應(yīng)在一條豎直線上.
②實驗操作時,先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再釋放紙帶.(選填“釋放紙帶”、“接通打點計時器電源”)
③如圖(b)是某次實驗的一條紙帶,A、B、C、D、E、F、G是連續(xù)的七個點.為驗證重錘對應(yīng)B點和F點時的機械能是否相等,并使數(shù)據(jù)處理簡便,應(yīng)測量A、C兩點間的距離,E、G兩點間的距離和B、F兩點間的距離.
④若重物質(zhì)量為0.200kg,B、F間的距離為12.00cm,g取9.8m/s2.對應(yīng)B到F的下落過程中,重錘重力勢能的減少量△EP=0.235 J(計算結(jié)果保留三位有效數(shù)字).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在載流直導(dǎo)線近旁固定有兩平行光滑導(dǎo)軌A、B,導(dǎo)軌與直導(dǎo)線平行且在同一水平面內(nèi),在導(dǎo)軌上有兩可自由滑動的導(dǎo)體ab和cd.當(dāng)載流直導(dǎo)線中的電流逐漸增強時,導(dǎo)體ab和cd的運動情況是( 。
A.一起向左運動B.一起向右運動
C.相背運動,相互遠(yuǎn)離D.相向運動,相互靠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1.對一定質(zhì)量的理想氣體,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體積不變,壓強增大時,氣體分子的平均動能一定減小
B.溫度不變,壓強減小時,氣體的密度一定減小
C.壓強不變,溫度降低時,氣體的密度一定減小
D.溫度升高,壓強和體積都可能不變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xí)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