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如圖所示,斜面固定于水平面上,物體A置于光滑斜面上,斜面傾角α=30°,小滑輪1的上端正好與懸點O相平且相距為2d,兩光滑滑輪通過細繩連接著A、B兩物體,質(zhì)量分別為M和m;剛開始時兩物體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夾角β=120°.然后用力F將物體B向下緩慢拉一小段距離,使夾角β變?yōu)?0°時撤去拉力F,下拉過程中,物體A始終沒有接觸斜面上的滑輪,下滑過程中物體A也沒有滑到水平面上,則從撤掉拉力到物體A運動到最低點的過程中,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質(zhì)量關系M=2m,撤掉力F后繩子的拉力越來越大
B.剛撤掉拉力的瞬間物體B的加速度大小是($\sqrt{3}$-1)g
C.B向上運動的過程中,滑輪1左側(cè)的繩子一定能伸直
D.物體B向上運動的最大速度大小為vm=$\sqrt{\frac{4(2-\sqrt{3})}{3}gd}$

分析 根據(jù)剛開始時兩物體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由平衡條件求解M與m的關系.分析剛撤掉拉力的瞬間物體B的合力,由牛頓第二定律求解其加速度.當B的合力為零時速度最大,由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恒和幾何關系結(jié)合求解最大速度.

解答 解:AC、剛開始時兩物體均處于靜止狀態(tài),則有:
2Tcos60°=mg,
T=Mgsin30°,
得 M=2m
設B向上運動的過程中上升的最大高度為h,根據(jù)兩個物體組成的系統(tǒng)機械能守恒得:
mgh=Mgsinα•($\frackhkv57v{sin30°}$-$\sqrt{rx9atfp^{2}+(dcot30°-h)^{2}}$)
解得:h=2$\sqrt{3}$d>dvot30°,所以B向上運動的過程中,滑輪1左側(cè)的繩子一定能伸直,繩子的拉力先越來越大,當滑輪1左側(cè)的繩子伸直后拉力越來越。蔄錯誤,C正確.
B、剛撤掉拉力前的瞬間F的大小為:
F=2Mgcos30°-mg=(2$\sqrt{3}$-1)mg
剛撤掉拉力的瞬間物體B的合力大小等于F,則剛撤掉拉力的瞬間物體B的加速度大小是:
a=$\frac{F}{m}$=(2$\sqrt{3}$-1)g.故B錯誤.
C、D、當β=120°時,物體B向上運動的速度最大,由系統(tǒng)的機械能守恒得:
  Mg($\fracehynbbj{sin30°}$-$\fracv8oclbm{sin60°}$)=mg(dcot30°-dcot60°)+$\frac{1}{2}m{v}_{m}^{2}$+$\frac{1}{2}M{v}_{A}^{2}$
又 由速度的分解可知:vA=vmcos60°
聯(lián)立解得:vm=$\sqrt{\frac{4(2-\sqrt{3})}{3}gd}$.故D正確.
故選:CD.

點評 本題是共點力平衡、牛頓第二定律和機械能守恒定律的綜合,關鍵要正確分析物體的受力情況,明確系統(tǒng)的機械能是守恒的.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5.用螺旋測微器測量一根電阻絲的直徑,測量結(jié)果如練圖①,其讀數(shù)為1.555mm.用游標為50分度的卡尺測量某圓筒的內(nèi)徑,測量結(jié)果如練圖②所示,此工件的直徑為1.114c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甲所示,有一傾角為30°的光滑固定斜面,斜面底端的水平面上放一質(zhì)量為M的木板.開始時質(zhì)量為m=1kg的滑塊在水平向左的力F作用下靜止在斜面上,今將水平力F變?yōu)樗较蛴,當滑塊滑到木板上時撤去力F,滑塊滑上木板的過程不考慮能量損失.此后滑塊和木板在水平上運動的v-t圖象如圖乙所示,g=10m/s2.求
(1)水平作用力F的大。
(2)滑塊開始下滑時的高度;
(3)木板的質(zhì)量.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3.如圖所示,水平地面上有一坑,其豎直截面為半圓,ab為沿水平方向的直徑,O為球心,若在a點以某一初速度沿ab方向拋出一小球,小球擊中坑壁,不計空氣阻力,則( 。
A.小球的初速度越大,在坑中運動的時間一定越長
B.小球的初速度不同,在坑中的運動時間可能相同
C.小球與坑壁相撞時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長線可能過O點
D.小球與坑壁相撞時速度方向的反向延長線不可能過O點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填空題

10.一列簡諧橫波以5m/s的速度沿x軸正方向傳播,在t=0時刻,波恰好傳到x=4m處,波形如圖所示,則波源起振方向沿y軸正方向(填“正”或“負”),質(zhì)點P的坐標為(18,0),t=3s時,質(zhì)點P第一次到達波峰.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如圖所示,實現(xiàn)為沿x軸傳播的一列簡諧橫波在t=0時刻的波形圖,質(zhì)點P恰好在平衡位置,虛線是這列波在t=0.2s時刻的波形圖.已知該波的波速是0.8m/s,那么,則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這列波可能是沿x軸正方向傳播的
B.在t=0時,x=4cm處的質(zhì)點P的速度沿y軸負方向
C.質(zhì)點P在0.6s時間內(nèi)經(jīng)過的路程為0.48m
D.質(zhì)點P在t=0.31s時刻速度方向與加速度方向相同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7.在做“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實驗時,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木板上,用兩個彈簧秤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某一確定的O點,以下操作中正確的是( 。
A.同一次實驗過程中,O點位置允許變動
B.實驗中,彈簧秤必須保持與木板平行,讀數(shù)時視線要正對彈簧秤刻度
C.實驗中,把橡皮條的另一端拉到O點時,兩個彈簧秤之間夾角應取90°,以方便計算合力
D.實驗中兩繩套應該長一些,以便方便確定彈簧秤拉力的方向,但它們的必須長度相同
E.實驗時,量彈簧秤拉力的方向的夾角盡量大些,記錄拉力方向時鉛筆應盡量細些,以便記錄拉力方向,減少作圖帶來的相對誤差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4.2011年3月11日,日本東部近海發(fā)生里氏9.0級地震,這場大地震引發(fā)巨大災難,隨后發(fā)生的海嘯引發(fā)福島縣第一核電站發(fā)生爆炸,進而發(fā)生核泄漏,放射性碘(${\;}_{53}^{131}$I)是重要的核裂變產(chǎn)物之一,該物質(zhì)裂變后生成${\;}_{54}^{131}$Xe,核反應方程為${\;}_{53}^{131}$ I→${\;}_{54}^{131}$ Xe(氙)+${\;}_{-1}^{0}$e.若有4克碘(${\;}_{53}^{131}$I),其半衰期約為8天,那么經(jīng)過16天后剩余的碘(${\;}_{53}^{131}$I)還有1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5.如圖所示,V1、V2是理想電壓表,當閉合開關,將滑動變阻器的觸片由左端向右滑動時,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小燈泡L2變暗,V1表的讀數(shù)變小,V2表的讀數(shù)變大
B.小燈泡L1變亮,V1表的讀數(shù)變大,V2表的讀數(shù)變小
C.小燈泡L2變亮,V1表的讀數(shù)變大,V2表的讀數(shù)變小
D.小燈泡L1變暗,V1表的讀數(shù)變小,V2表的讀數(shù)變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