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家教網 > 高中物理 > 題目詳情
12.一輛質量為800kg的小汽車駛上圓弧半徑為50m的拱橋.
(1)汽車到達橋頂時速度為5m/s,汽車對橋的壓力是多大?
(2)汽車以多大速度經過橋頂時恰好對橋沒有壓力而騰空?(結果可用根式表示)

分析 在橋頂,根據豎直方向上的合力提供向心力,運用牛頓第二定律求出支持力的大小,從而得出汽車對橋的壓力大。
當壓力為零時,根據牛頓第二定律求出速度的大小.

解答 解:(1)由受力分析可知:Fn=G-FN
所以${F}_{N}=G-m\frac{{v}^{2}}{R}=8000-800×\frac{25}{50}$N=7600N.
(2)根據mg=$m\frac{v{′}^{2}}{R}$得,
$v′=\sqrt{gR}$=$\sqrt{10×50}$m/s=$10\sqrt{5}$m/s.
答:(1)汽車對橋的壓力為7600N.
(2)汽車以10$\sqrt{5}$m/s的速度經過橋頂時恰好對橋沒有壓力而騰空.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知道汽車在橋頂向心力的來源,結合牛頓第二定律進行求解,基礎題.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如圖甲所示,豎直面MN的左側空間中存在豎直向上的勻強電場(上、下及左側無邊界).一個質量為m、電荷量為q,可視為質點的帶正電小球,以水平初速度v0沿PQ向右做直線運動.若小球剛經過D點時(t=0),在電場所在空間疊加如圖乙所示隨時間周期性變化、垂直紙面向里的勻強磁場,使得小球再次通過D點時與PQ連線成60°角.已知D、Q間的距離為($\sqrt{3}$+1)L,t0小于小球在磁場中做圓周運動的周期,忽略磁場變化造成的影響,重力加速度為g.求:

(1)電場強度E的大;
(2)t0與t1的比值;
(3)小球過D點后將做周期性運動.則當小球運動的周期最大時,求出此時的磁感應強度B0及運動的最大周期Tm的大小,并在圖中畫出此情形下小球運動一個周期的軌跡.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公路在通過小型水庫泄洪閘的下游時常常要修建凹形橋,也叫“過水路面”,質量為2×103kg的小汽車以20m/s的速度通過凹形橋,橋面的圓弧半徑為80m,則汽車通過橋的最低點時(如圖所示),向心加速度大小為多大,對橋的壓力為多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0.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
A.兩分子間距離增大,分子勢能可能減小
B.一定質量的理想氣體在壓強不變的情況下其體積與攝氏溫度成正比
C.兩個系統(tǒng)相互接觸而傳熱,當兩個系統(tǒng)的內能相等時就達到了熱平衡
D.單晶體中的原子都是按照一定的規(guī)則周期性排列的,因而原子是固定不動的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7.如圖甲所示兩平行金屬板,B板接地.從t=0時刻起AB板接電源,A板電勢隨時間變化圖象如圖乙,板間一帶正電粒子(不計重力)由靜止開始在電場力作用下運動.板間距足夠長,則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粒子在兩板間往復運動
B.t=$\frac{T}{2}$時粒子速度為零
C.t=$\frac{T}{2}$到t=$\frac{3}{4}T$這段時間內粒子的電勢能降低,電場力對粒子做正功
D.t=$\frac{T}{8}$時與t=$\frac{T}{4}$時粒子速度之比是1:4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如圖所示,光滑絕緣的水平桌面上有一有界勻強磁場,磁感應強度的大小為B,方向豎直向下,虛線MN為磁場的邊界.單匝正方形均勻導線框abcd,邊長為L,總電阻為R,當導線框在外力的作用下以速度v勻速進入磁場區(qū)域的過程中(ab邊始終保持與MN平行).求:
(1)線框中產生的感應電動勢E;
(2)線框a、b兩點的電勢差;
(3)導線框在進入磁場的過程中外力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4.如圖所示,矩形線圈面積為S,匝數為N,線圈總電阻為r,在磁感應強度為B的勻強磁場中繞OO′軸以角速度ω勻速轉動,外電路電阻為R,當線圈由圖示位置轉過60°的過程中,下列判斷正確的是( 。
A.電壓表的讀數為$\frac{NBSω}{\sqrt{2}(R+r)}$
B.通過電阻R的電荷量為q=$\frac{NBS}{2(R+r)}$
C.電阻R所產生的焦耳熱為Q=$\frac{{N}^{2}{B}^{2}{S}^{2}ωRπ}{4(R+r)^{2}}$
D.當線圈由圖示位置轉過60°時的電流為$\frac{NBSω}{2(R+r)}$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物理學發(fā)展過程中,觀測、實驗、假說和邏輯推理等方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下列敘述符合史實的是(  )
A.奧斯特在實驗中觀察到電流的磁效應,該效應解釋了電和磁之間存在聯(lián)系,提出了分子電流假說
B.安培根據通電螺線管的磁場和條形磁鐵的磁場的相似性
C.法拉第在實驗中觀察到,在通有恒定電流的靜止導線附近的固定導線圈中,出現感應電流
D.楞次在分析了許多實驗事實后提出,感應電流應具有這樣的方向,即感應電流的磁場總要阻礙引起感應電流的磁通量的變化.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2.關于開普勒第三定律$\frac{R^3}{T^2}$=k的理解,以下說法中正確的是( 。
A.k是一個與行星無關的常量,可稱為開普勒常量
B.T表示行星運動的自轉周期
C.該定律只適用于行星繞太陽的運動,不適用于衛(wèi)星繞行星的運動
D.若地球繞太陽運轉軌道的半長軸為R1,周期為T1,月球繞地球運轉軌道的半長軸為R2,周期為T2,則$\frac{R_1^3}{T_1^2}=\frac{R_2^3}{T_2^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