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下列關于力的說法,正確的是( 。
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B.力是由施力物體發(fā)出,被受力物體接受的一種特殊物質(zhì)
C.力的作用是同時發(fā)生的
D.地球?qū)μO果有力的作用,而蘋果對地球沒有力的作用,所以蘋果落向地球

分析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作用力與反作用力是同時產(chǎn)生的.

解答 解:A、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有作用力必有反作用力,故A正確.
B、力是由施力物體對受力物體施加的一種作用,不是特殊物質(zhì),故B錯誤.
C、力的作用是同時發(fā)生的,故C正確.
D、地球?qū)μO果有力的作用,蘋果對地球也有力的作用,且作用力大小相等,由于蘋果的質(zhì)量小,加速度大,所以蘋果落向地球,故D錯誤.
故選:AC.

點評 解決本題的關鍵是理解并掌握力的概念,可根據(jù)牛頓第三定律理解力作用的相互性.

練習冊系列答案
相關習題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如圖所示,長為L的輕桿一端固定質(zhì)量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轉(zhuǎn)軸O,現(xiàn)使小球在豎直平面內(nèi)做圓周運動.P為圓周軌道的最高點.若小球通過圓周軌道最低點時的速度大小為$\sqrt{\frac{9}{2}gL}$.求:
(1)判斷小球是否能到達P點,到達P點時的速度VP
(2)小球到達P點受到輕桿的彈力F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8.如圖所示,長方體物塊A疊放在長方體物塊B上,B置于水平地面上.A、B的質(zhì)量分別為mA=6kg,mB=2kg,A、B之間、B與水平地面之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均為0.2,現(xiàn)用大小為18N的水平恒力F向右拉A,若最大靜摩擦力可認為等于滑動摩擦力,g=10m/s2,則以下說法正確的是( 。
A.A、B兩物塊將一起沿水平地面勻速運動
B.物塊B保持靜止,物塊A相對B加速滑動
C.物塊A所受的摩擦力大小為12N
D.物塊B所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16N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如圖所示,P和Q為兩豎直放置的帶等量異種電荷平行金屬板,兩板間有某種電介質(zhì).在兩板間用絕緣線懸掛一帶電小球,開始懸線偏轉(zhuǎn)了角度α.在以下方法中,能使懸線的偏角變大的是( 。
A.縮小兩板間的距離B.兩板上下錯開一段距離
C.取出兩極板間的電介質(zhì)D.增大兩板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2.如圖所示為某導體伏安特性曲線:
(1)試說明導體電阻隨電壓的變化規(guī)律;
(2)試算出電壓為20V時導體的電阻;
(3)歐姆定律適用于該導體嗎?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2.一輛客車時速最高可達180km.如果客車總質(zhì)量為9×103kg,當它在某城市快速公交路面上以v=9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時,驅(qū)動電機的輸入電流I=150A,電壓U=300V.在此行駛狀態(tài)下(取g=10m/s2),求:
(1)驅(qū)動電機的輸入功率P;
(2)若驅(qū)動電機能夠?qū)⑤斎牍β实?0%轉(zhuǎn)化為用于牽引汽車前進的機械功率P,求汽車所受阻力的大小;
(3)如果當它在某城市快速公交路面上以v=90km/h的速度勻速行駛一段時間后關閉電源(設汽車所受阻力不變),客車滑行的時間是多少?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多選題

9.光滑水平面上有一邊長為L的正方形區(qū)域處在電場強度為E的勻強電場中,電場方向與正方形一邊平行.一質(zhì)量為m、帶電量為q的小球由某一邊的中點,以垂直于該邊的水平速度V0進入該正方形區(qū)域.當小球再次運動到該正方形區(qū)域的邊緣時,具有的動能可能為(  )
A.$\frac{1}{2}$mv02B.$\frac{1}{2}$mv02-qElC.$\frac{1}{2}$mv02+$\frac{2}{3}$qElD.$\frac{1}{2}$mv02+$\frac{1}{4}$qEl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選擇題

6.如圖所示,質(zhì)量為m的木塊在質(zhì)量為M的木板上滑行,木板與地面間動摩擦因數(shù)為μ1,木塊與木板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2,木板一直靜止,則木板受地面的摩擦力大小為( 。
A.μ2mgB.μ1mgC.μ1(m+M)gD.μ1Mg+μ2mg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高中物理 來源: 題型:解答題

7.在探究“互成角度的兩個力的合成”的實驗中.在做上述實驗中,在水平放置的木板上墊上一張白紙,把橡皮條的一端固定在板上,另一端結兩個細繩套,通過細繩套用兩個互成角度的彈簧秤拉橡皮條,使結點移到某一位置O,此時需記下:①O點位置,②細繩所示方向,③相應彈簧秤讀數(shù),然后用一個彈簧秤把橡皮條拉長,使結點到達O點位置,再記下彈簧秤讀數(shù)和橡皮條方向.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