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習題
 0  141612  141620  141626  141630  141636  141638  141642  141648  141650  141656  141662  141666  141668  141672  141678  141680  141686  141690  141692  141696  141698  141702  141704  141706  141707  141708  141710  141711  141712  141714  141716  141720  141722  141726  141728  141732  141738  141740  141746  141750  141752  141756  141762  141768  141770  141776  141780  141782  141788  141792  141798  141806  176998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6.如圖所示,長L=9m、質(zhì)量M=30kg的木板靜止放在光滑水平面上,質(zhì)量m=10kg的小物體放在木板的右端,木板和物塊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μ=0.2.現(xiàn)對木板施加一水平向右的恒定拉力F,小物塊可視為質(zhì)點,物塊受到的最大靜摩擦力等于滑動摩擦力,g取10m/s2,求:
(1)使物塊始終不掉下去的最大拉力F0
(2)如果拉力F=110N恒定不變,小物塊在木板上所能獲得的最大速度.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5.質(zhì)量為m的A和質(zhì)量為2m的B小球之間系一個質(zhì)量不計的彈簧,放在光滑的臺面上.A豎靠墻壁,如圖所示,今用恒力F將B球向左擠壓彈簧,達到平衡時,突然將力撤去,此瞬間( 。
A.A球的加速度為零B.A球的加速度為$\frac{F}{m}$
C.B球的加速度為$\frac{F}{2m}$D.B球的加速度為$\frac{F}{m}$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4.如圖是質(zhì)譜儀的工作原理示意圖,帶電粒子被加速電場加速后,進入速度選擇器.速度選擇器內(nèi)相互正交的勻強磁場和勻強電場,磁感應強度為B,電場強度為E.粒子沿直線穿過速度選擇器后通過平板S上的狹縫P,之后到達記錄粒子位置的膠片A1A2.板S下方有磁感應強度為B0的勻強磁場.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粒子在速度選擇器中一定做勻速運動
B.速度選擇器中的磁場方向垂直紙面向里
C.能通過狹縫P的帶電粒子的速率等于$\frac{B}{E}$
D.比荷($\frac{q}{m}$)越大的粒子打在膠片上的位置越靠近狹縫P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3.如圖所示,在直角坐標系的第Ⅰ象限和第Ⅲ象限存在著電場強度均為E的勻強電場,其中第Ⅰ象限電場沿x軸正方向,第Ⅲ象限電場沿y軸負方向.在第Ⅱ象限和第Ⅳ象限存在著勻強磁場,磁場方向均垂直紙面向里.有一個電子從y軸的P點以垂直于y軸的初速度v0進入第Ⅲ象限,第一次到達x軸上時速度方向與x軸負方向夾角為45°,第一次進入第Ⅰ象限時,與y軸正方向夾角也是45°,經(jīng)過一段時間電子又回到了P點,已知電子的電荷量為e,質(zhì)量為m,不考慮重力和空氣阻力.求:
(1)P點距原點O的距離;
(2)粒子第一次到達x軸上C點與第一次進入第Ⅰ象限時的D點之間的距離;
(3)第四象限勻強磁場的磁感應強度B的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填空題

2.一物體在某星球表面受到的吸引力為在地球表面受到吸引力的N倍,該星球半徑是地球半徑的M倍,若該星球和地球的質(zhì)量分布都是均勻的,則該星球的密度是地球密度的$\frac{N}{M}$倍.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1.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光電效應既顯示了光的粒子性,又顯示了光的波動性
B.原子核內(nèi)的中子轉(zhuǎn)化成一個質(zhì)子和一個電子,這種轉(zhuǎn)化產(chǎn)生的電子發(fā)射到核外,就是β粒子,這就是β衰變的實質(zhì)
C.一個氘核${\;}_{1}^{2}$H與一個氚核${\;}_{1}^{3}$H聚變生成一個氦核${\;}_{2}^{4}$He的同時,放出一個質(zhì)子
D.光子的能量由光的頻率所決定
E.按照玻爾理論,氫原子核外從半徑較小的軌道躍遷半徑較大的軌道時,電子的動能減小,電勢能增大,原子的總能量增大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多選題

20.下列說法正確的是(  )
A.黑體輻射的強度與頻率的關系是:隨著溫度的升高,各種頻率的輻射強度都增加,輻射強度極大值向頻率低的方向移動
B.太陽輻射的能量主要來自太陽內(nèi)部的熱核反應
C.紫外線照射到金屬鋅板表面時能夠發(fā)生光電效應,則當增大紫外線的照射強度時,從鋅粒表面逸出的光電子的最大初動能也隨之增大
D.14C能夠自發(fā)進行β衰變,考古專家利用14C的放射性來進行出土文物的年代測量
E.玻爾的原子模型中提出了定態(tài)和躍遷的概念,成功地解釋了氫原子光譜的實驗規(guī)律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9.如圖所示,BC是半徑為R的$\frac{1}{4}$圓弧形的光滑且絕緣的軌道,位于豎直平面內(nèi),其下端與水平絕緣軌道平滑連接,整個軌道處在水平向左的勻強電場中,電場強度為E,P為一質(zhì)量為m,帶正電q的小滑塊(體積很小可視為質(zhì)點),重力加速度為g.
(1)若小滑塊P能在圓弧軌道上某處靜止,求其靜止時所受軌道的支持力的大。
(2)若將小滑塊P從C點由靜止釋放,滑到水平軌道上的A點時速度減為零,已知滑塊與水平軌道間的動摩擦因數(shù)為μ求:
①滑塊通過圓弧軌道末端B點時的速度大小以及所受軌道的支持力大小
②水平軌道上A、B兩點之間的距離.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8.有一阻值在500Ω左右的定值電阻,額定功率為0.20W,現(xiàn)用電流表和電壓表測量它的阻值,備有如下器材:
A.電流表:量程0-30mA,內(nèi)阻約20Ω
B.電流表:量程0-300mA,內(nèi)阻約1Ω
C.電壓表:量程0-3V,內(nèi)阻約2.5kΩ
D.電壓表:量程0-15V,內(nèi)阻約20kΩ
E.變阻器:阻值范圍0-20Ω,額定電流2A
F.電源:輸出電壓12V,內(nèi)阻不計
另有開關和導線若干.
①測量時,為使被測電阻不被燒壞,實驗中被測電阻兩端的電壓應控制在10V以下,據(jù)此電流表應選用A(用器材序號填寫)
②為了減小測量誤差,并能方便的進行多次測量取平均值,在如圖所給的四種測量電路中,應選用C

③在操作、測量與計算均無誤的情況下,若實驗中選擇了C所示的電路,測得的結(jié)果是488Ω,若選擇了D所示的電路,測得的結(jié)果是519Ω,則C
A.該電阻的真實阻值更接近519Ω,且應略小于519Ω
B.該電阻的真實阻值更接近519Ω,且應略大于519Ω
C.該電阻的真實阻值更接近488Ω,且應略大于488Ω
D.該電阻的真實阻值更接近488Ω,且應略小于488Ω
④對于該待測電阻的I-U圖線,理想情況下I-U圖線用實線所示,若選擇用圖B進行實驗,所繪制的I-U圖線用虛線表示,則在如圖所示的幾個圖線總可能正確的是D.

查看答案和解析>>

科目: 來源: 題型:解答題

17.某同學利用單擺測定當?shù)刂亓铀俣萭,發(fā)現(xiàn)單擺靜止時擺球重心在球心的正下方,于是他應用所學的物理知識設計出一個測量重心偏離球心的距離的實驗.實驗步驟如下
A.用游標卡尺測出小球的直徑
B.將單擺安裝好后,用刻度尺測出擺線的長度L;
C.讓單擺在小角度下擺動,用秒表測出單擺完成30次全振動的時間,求出周期T;
D.改變擺線的長度,共測得6組L的值和對應的周期T,即(L1,T1)、(L12,T2)、(L3,T3)、(L4,T4)、(L5,T5)、(L6,T6
該同學利用所得的實驗數(shù)據(jù)畫出T2-(L+$\frac{a}{2}$)圖線如圖所示,其中正確的圖線應是A(填“A、“B”或“C”),從圖中可得出重心偏離球心的距離h=bcm,當?shù)刂亓铀俣萭=$\frac{4{π}^{2}b}{a}$cm/s2

查看答案和解析>>

同步練習冊答案